培養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
核心閱讀
新征程上,我們(men) 隻有培養(yang) 一大批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心懷“國之大者”、具備深厚文化修養(yang) 和過硬藝術本領的文藝人才,才能不斷推出思想內(nei) 涵和藝術價(jia) 值兼備的高峰之作,才能肩負起文藝引領時代風氣的光榮使命。
青年學子要加強道德修養(yang) 和人格建設。中央戲劇學院教育青年學子:沒有高尚的德行和千錘百煉的技藝,再閃耀的花火也隻能是曇花一現。“欲從(cong) 藝,先立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個(ge) 有抱負的青年文藝人才的必然選擇。
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學子,要堅信“是金子總會(hui) 發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長期的積澱,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藝術“含金量”,用文質兼美的作品奉獻人民,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jia) 值,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書(shu) 寫(xie) 文藝新篇章。
德藝雙馨是古往今來優(you) 秀文藝工作者的重要特征。“德”是道德修養(yang) 和人格境界,“藝”是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與(yu) 文化修養(yang) ,“雙馨”是二者兼備、相得益彰。文藝史上,隻有德藝雙馨才能創作出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的文藝佳作。新征程上,我們(men) 隻有培養(yang) 一大批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心懷“國之大者”、具備深厚文化修養(yang) 和過硬藝術本領的文藝人才,才能不斷推出思想內(nei) 涵和藝術價(jia) 值兼備的高峰之作,才能肩負起文藝引領時代風氣的光榮使命。
培養(yang) 德藝雙馨人才,高等藝術院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高等藝術院校要堅持以德育促進專(zhuan) 業(ye) 教育,以專(zhuan) 業(ye) 教育夯實德育成果,為(wei) 青年文藝人才培養(yang) 打下深厚的思想、文化和專(zhuan) 業(ye) 基礎,為(wei) 建設一支宏大的新時代文藝人才隊伍發揮重要作用。
堅持崇德修身
走好藝術人生
“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這一“立”一“鑄”都要趁早。青年是立誌成才的關(guan) 鍵時期,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增強從(cong) 事文藝工作的社會(hui) 責任感,才能在藝術生涯中堅持走正路,在文藝創作中傳(chuan) 遞正能量,成為(wei) 推動文藝事業(ye) 健康發展的有生力量。
“你將要走一條怎樣的藝術道路?”作為(wei) 延安魯藝繼承者之一的中央戲劇學院,每年開學季都向新生同學提出這一問題。無數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men) ,隻有高遠又堅定的初心,才能支撐文藝人才走穩、走好藝術人生。青年學子要牢記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對黨(dang) 、對祖國、對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情,惟其如此,才會(hui) 有鑽研藝術的持久韌性和服務觀眾(zhong) 的不竭動力。
青年學子要心懷“國之大者”。“壯絕神州戲劇兵,浩歌聲裏請長纓。”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歐陽予倩和田漢等組織領導了中國戲劇史上影響深遠的“西南劇展”,通過進步演劇活動鼓舞人民群眾(zhong) 的抗戰士氣,也為(wei) 中國戲劇發展進行了文化上和藝術上的寶貴總結。實踐證明,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e) 。
青年學子要加強道德修養(yang) 和人格建設。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立德”貫穿於(yu) 每個(ge) 人的人生過程,事關(guan) 為(wei) 人做事的根本原則。人生道路不同,人生風景各異,但隻有講德行、有操守,才能立得住、行得穩、走得遠。文藝行業(ye) 尤其是演員等台前行當,容易受到社會(hui) 關(guan) 注,也容易遭遇名利的考驗。中央戲劇學院教育青年學子:沒有高尚的德行和千錘百煉的技藝,再閃耀的花火也隻能是曇花一現。“欲從(cong) 藝,先立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個(ge) 有抱負的青年文藝人才的必然選擇。
文藝人才樹立正確“三觀”,文藝作品才能深刻地傳(chuan) 達正確“三觀”。古人說“文如其人”,認為(wei) 文藝作品的形式和內(nei) 容,是創作者德行和才能的外化,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青年文藝人才要自覺樹立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錘煉自身的道德修為(wei) ,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要自覺抵製享樂(le) 主義(yi) 等不良風氣的影響,為(wei) 營造風清氣正的文藝行風乃至社會(hui) 風氣添磚加瓦,為(wei) 文藝事業(ye) 健康發展注入正能量。
高等藝術院校要利用教育教學和排戲演戲等方式立德樹人。2022年,中央戲劇學院創作演出了《萬(wan) 水朝東(dong) 》《風雲(yun) 兒(er) 女》《背篼裏的春天》《聽故事·見江西》《八女投江》等大型舞台劇。這些作品由青年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師生同台傳(chuan) 承文脈,在具體(ti) 生動的藝術創作實踐中,“繼承魯藝傳(chuan) 統,抓好學科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承前輩藝術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wei) 在新形勢下完成好新任務勇做排頭兵。
培養(yang) 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藝術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培根鑄魂的使命。教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ang) ,寬廣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藝術趣味,才能為(wei) 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更新教學內(nei) 容,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的言傳(chuan) 身教和生動鮮活的藝術實踐,潤物無聲地為(wei) 學生扣好從(cong) 藝道路上的第一粒扣子。
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加強文化修養(yang)
“德不優(you) 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新時代為(wei) 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廣闊舞台,如何書(shu) 寫(xie) 人民史詩,描繪時代風貌,怎樣開拓題材廣度、開掘思想深度、增加曆史厚度,回答這些時代文藝之問,需要文藝工作者不斷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文化修養(yang) ,為(wei) 創作文藝精品、講好中國故事打下堅實基礎。
戲劇界有句老話“戲比天大”,強調從(cong) 業(ye) 者要尊重觀眾(zhong) 、重視創作、遵從(cong) 藝術規律。其初心是為(wei) 人民服務,前提是具備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是從(cong) 事文藝工作的基礎,是實現藝術價(jia) 值的先決(jue) 條件。演員要熟練掌握台詞基本功,具備紮實的形體(ti) 基本功和創造人物形象的基本功。要關(guan) 注人、關(guan) 注時代,不斷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劇作家應該沉下心來紮根生活,下苦功夫,不怕坐冷板凳,自覺在人民創造新生活的偉(wei) 大實踐中汲取營養(yang) ,用人民創造曆史的奮發精神滋養(yang) 創作。
表演藝術家藍天野曾說,對於(yu) 演員而言,比表演方法更重要的是生活積累和文化積澱,“演戲到最後,拚的是文化修養(yang) ”。隻有熟練的技巧,很難成為(wei) 藝術大師。文化修養(yang) 是從(cong) 事藝術創作的保障,是決(jue) 定其藝術之路能否長遠的關(guan) 鍵因素。藝術家一方麵對生活具有深刻的體(ti) 驗和感悟,一方麵其深厚的學養(yang) 能夠支撐起藝術創作的哲學思考,再加上嫻熟的藝術技巧和高遠的美學追求,才能形成深刻的生活觀和藝術觀,才能從(cong) 不同的視角深入生活、理解生活,進而透過表象看到生活和人的本質。這個(ge) 創作的根本問題隻有在深厚而廣博的文化修養(yang) 支撐下才能得以解決(jue) 。
對於(yu) 文藝工作者來說,專(zhuan) 業(ye) 固然是立身之本,但如果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畫地為(wei) 牢,發展必定受到局限。隻有廣泛地吸收各方麵知識,才能在創作時更加遊刃有餘(yu) 。以哲學為(wei) 例。哲學在文藝創作中的分量,經典作家們(men) 已經論述得非常透徹。戲劇用形象說話,哲學用命題說話。戲劇是用訴諸感情的方法來表達思想,同時又是有思想地表達感情。通過提高哲學修養(yang) ,能夠使創作更具有獨特的視角。不隻是哲學,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還要對曆史學、心理學、社會(hui) 學、人類學乃至自然科學和前沿技術等領域廣泛涉獵,才可能在精神境界上打開格局,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思得深想得透,從(cong) 中獲得巨大的精神能量,進而使藝術創作具有更加豐(feng) 富的內(nei) 涵。
中央戲劇學院是涵蓋話劇、音樂(le) 劇、歌劇、舞劇、偶劇、京劇以及電影、電視等藝術門類的高等藝術院校。為(wei) 中國演藝行業(ye) 輸送生力軍(jun) ,為(wei) 中國戲劇影視事業(ye) 培養(yang) 高水平人才,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近些年,中央戲劇學院正在努力探索構建“話劇、戲曲、曲藝三位一體(ti) ”的學科體(ti) 係,探索符合中國文化傳(chuan) 統和中國國情的“中國演劇體(ti) 係”。這是時代對戲劇藝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們(men) 的社會(hui) 擔當和曆史使命。
對於(yu) 文藝工作者來說,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正所謂“美麗(li) 的容顏終將老去,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才是演員永葆青春的正道”。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學子,要堅信“是金子總會(hui) 發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長期的積澱,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藝術“含金量”,用文質兼美的作品奉獻人民,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jia) 值,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書(shu) 寫(xie) 文藝新篇章。(郝戎 為(wei)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