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合理引導“發呆”利於孩子成長
北京兒(er) 童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閆俊娟在臨(lin) 床工作中發現,有些孩子因為(wei) 經常發呆而被家長帶到醫院就診。這些孩子的發呆通常發生在上課、寫(xie) 作業(ye) 、考試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有的孩子發呆還會(hui) 伴有情緒變化,比如持續的情緒低落、暴躁易怒、學習(xi) 效率下降等。此外,經常發呆的孩子在學習(xi) 和生活中也會(hui) 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丟(diu) 三落四、過度多動等問題。
閆俊娟解釋說,發呆是指一個(ge) 人在沒有特定目標或任務的情況下,陷入一種放鬆和思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men) 傾(qing) 向於(yu) 將注意力從(cong) 外部轉移到自己的內(nei) 心。
合理地利用發呆,對人有不少好處:比如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有助於(yu) 情緒調節,提高記憶力,可以幫助回憶和鞏固過去的經曆和知識,進行自我探索等。
閆俊娟告訴記者,發呆時,大腦處於(yu) 放鬆狀態,能夠提高注意力,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jue) 方案;發呆可以促進大腦進行非線性思考,更容易產(chan) 生創意,有助於(yu) 創造性解決(jue) 問題;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men) 常常會(hui) 積累一些負麵情緒,發呆可以幫助放鬆心情,緩解焦慮和負麵情緒,讓人感到更加放鬆和愉悅;在發呆時,大腦會(hui) 聯係之前的經曆,幫助回憶和鞏固過去的經曆和知識;發呆還可以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覺察能力,幫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nei) 心世界,反思自己的“三觀”、生活的目標和意義(yi) ,從(cong) 而有助於(yu) 個(ge) 人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閆俊娟強調,這些潛在好處並不是所有的發呆都能夠帶來的。如果發呆過於(yu) 頻繁和強烈,反而導致思維變得遲鈍,影響工作和學習(xi) 效率;浪費時間、影響社交,導致更多的焦慮和擔心等。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發呆呢?閆俊娟給出以下技巧:
首先要找一個(ge) 安靜舒適的環境。發呆可以讓人更加關(guan) 注周圍的環境,比如綠植、富含深意的人文景觀,也可以傾(qing) 聽一些自然聲音,或者感受自然界的陽光、風、空氣等。發呆可以讓人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美。
其次要放鬆身體(ti) 。可以選擇一個(ge) 自己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下,放鬆肌肉,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緩慢深呼吸,這樣可以更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思維和感受。
第三讓孩子沉浸式發呆。發呆需要一段時間,可以選擇在一個(ge) 相對安靜的時間段,讓孩子不被打擾,使其完全沉浸在發呆中。
第四,發呆時不要刻意去想。發呆不是在想事情,而是讓思維放空,隨意遊蕩,讓意識處於(yu) 一種自由的狀態,不要刻意去想什麽(me) 。
第五,設置時間。為(wei) 了避免過度發呆帶來的不良後果,對於(yu) 發呆也需要有限製。比如適當的時間限製,每次10分鍾或20分鍾,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nei) 發呆,然後以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xi) 和生活中。
最後,閆俊娟補充說,如果孩子的情緒低落、暴躁易怒、學習(xi) 效率下降已經嚴(yan) 重影響到學習(xi) 、人際交往、生活等,需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鬱障礙等,建議家長帶孩子及時到精神科就診。(記者 劉昶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