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杯”也能吸?警惕電子煙“換馬甲”違規線上銷售
近日,有網民反映消費市場上出現了以“奶茶杯”“可樂(le) 杯”等為(wei) 名的一次性水果味電子煙產(chan) 品,售價(jia) 在40-199元不等。一些產(chan) 品外包裝全為(wei) 英文介紹,且無生產(chan) 廠商名稱、地址和生產(chan) 日期等信息。記者隨機購買(mai) 幾款送檢後發現,這些產(chan) 品存在電子煙煙堿超標等質量問題。同時,這些電子煙線上銷售途徑相當隱蔽,賣家通過關(guan) 鍵詞屏蔽、隱藏物流信息等途徑逃避平台監管。
2022年3月11日,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並於(yu)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chan) 品;國務院煙草專(zhuan) 賣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任何個(ge) 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本辦法規定的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網絡銷售電子煙產(chan) 品、霧化物和電子煙用煙堿等。但記者調查發現,依然有商家在網上“換馬甲”售賣電子煙產(chan) 品。
專(zhuan) 家認為(wei) ,此類產(chan) 品流入市場會(hui) 嚴(yan) 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建議重點監管霧化物工廠,從(cong) 源頭斬斷威脅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產(chan) 業(ye) 鏈。
非法電子煙泛濫
“奶茶杯”質量堪憂
“‘奶茶杯’‘可樂(le) 罐’‘星球杯’,3個(ge) 包郵,廠家直送。”小晨(化名)在朋友圈裏時常能看到兜售這類“玩具”的微商廣告。“雖然是一次性,但裏麵有15毫升的大容量煙油,買(mai) 回去能吸上五六千口。”
記者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上看到,很多賣家都宣稱此類電子煙沒有傳(chuan) 統香煙的有害物質,卻有傳(chuan) 統香煙的“口感”,是戒煙的完美替代品。有的還將電子煙產(chan) 品名稱冠以電子咖啡、霧化能量棒甚至戒煙棒等名稱,這也迷惑了不少未成年人。
“看起來並沒有什麽(me) 危害,而且有很多口味”一些未成年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這類產(chan) 品,吸上了“第一口煙”。2022年5月,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2021年中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煙草流行監測結果》顯示,2021年中學生使用過電子煙的比例為(wei) 16.1%,其中使用水果味的比重占到63.8%。事實上,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子煙強製性國家標準》規定,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以外的其他口味電子煙。這類“三無”電子煙通過各種水果口味,迷惑了不少消費者。
“水果味電子煙的出現,嚴(yan) 重幹擾了我們(men) 原本針對青少年的禁煙宣傳(chuan) 。”深圳市控製吸煙協會(hui) 負責人莊潤森說。
除了名稱、外包裝和“口感”具有迷惑性,記者還留意到,這類電子煙產(chan) 品大多為(wei) 一次性煙油,且電子煙外包裝都為(wei) 外文,未見中文標記,未注明生產(chan) 廠商名稱、地址和生產(chan) 日期等信息,實為(wei) “三無”產(chan) 品。記者隨機購買(mai) 了四款微商售賣的電子煙,依據《電子煙強製性國家標準》針對電子煙霧化物中煙堿和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四個(ge) 樣品中,提取出來的電子煙煙油都達不到宣稱的15毫升或20毫升,有的甚至隻有7、8毫升;其中一個(ge) 產(chan) 品煙堿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20mg/g,檢測值為(wei) 24mg/g,煙堿濃度超標。
此外,很多“三無”電子煙外包裝上並沒有寫(xie) 明煙油的主要成分,隻用英語寫(xie) 著“本品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種上癮性物質”。消費者並不清楚這些具有多種口感的電子煙中究竟添加了何種成分。
廣東(dong) 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研究員孫世英表示,水果味電子煙中的“果味精油”究竟是何種成分,很難通過標準化檢測來檢測出來,隻能通過氣味來判斷,這就給了很多不法商家可乘之機。不少消費者稱吸食此類水果味電子煙“吸了一口就想吐”“味道完全不正常”。一些微商通常以“大家都在吸”“評價(jia) 都沒問題”為(wei) 由搪塞,不做正麵回複。
偽(wei) 裝成“外貿貨”
平台監管仍存漏洞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三無”電子煙是線上微商等渠道的熱銷產(chan) 品,部分商家通過偽(wei) 裝成“外貿貨”、逃避關(guan) 鍵詞搜索、逃避物流實名製約束等方式進行線上銷售。
記者留意到,市麵上販售的“奶茶杯”等產(chan) 品大多為(wei) 英文包裝,偽(wei) 裝成“外貿貨”,還有的生產(chan) 信息也未注明。對於(yu) 這些電子煙外包裝全為(wei) 英文的內(nei) 幕,一位自稱與(yu) 電子煙廠家私交甚密的微商源源(化名)透露,《電子煙強製性國家標準》實施後,一些電子煙廠商開始打上“外貿產(chan) 品”的幌子繼續生產(chan) 、銷售相關(guan) 產(chan) 品。
除了微商渠道,在一些電商平台上,記者也發現了這類產(chan) 品的蹤影。記者在淘寶頁麵搜索“電子煙”,出現大量“電子煙保護套”“矽膠套”“電子煙掛繩”等周邊產(chan) 品,店鋪客服彈出留言“請及時加vx,避免因政策影響無法聯係”,客服稱“現在還能買(mai) ,淘寶沒有,+v”,而所謂的“+v”即通過社交軟件微信進行聯係。而在另外一個(ge) 名為(wei) “WAPE總倉(cang) ”的微信商城中,記者看到商城中展示了大量包括“流體(ti) 熊”“煙彈”等在內(nei) 的水果味電子煙產(chan) 品。客服告訴記者,隻需要選好後微信付款即可,商城中不展示物流信息則不會(hui) 被平台監控到。
據知情人士介紹,在“三無”電子煙售賣鏈條上,寄遞服務是重要環節。根據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電子煙產(chan) 品、霧化物、電子煙用煙堿等限量寄遞的通告》,寄遞煙具、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煙彈與(yu) 煙具組合銷售的產(chan) 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煙液等霧化物、電子煙用煙堿,每人每天限寄一件,不準多件寄遞。然而在記者購買(mai) 的產(chan) 品中,多數都是通過虛擬號碼進行“一號多發”。
一些商家明知電子煙為(wei) 快遞禁止寄遞的違禁品,依然在寄遞環節鑽空子。在“WAPE總倉(cang) ”微商商城中的“用戶下單必讀”中寫(xie) 著,“煙草限寄快遞已出,電子煙已成違禁品”“如有人電話谘詢購買(mai) 物品是什麽(me) ,說生活用品,切記勿說電子煙”。
建議多方發力
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嚴(yan) 格監管
針對這類電子煙在線上隱蔽售賣的情況,受訪專(zhuan) 家建議,對電子煙全產(chan) 業(ye) 鏈實施嚴(yan) 格監管,管住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鼓勵民眾(zhong) 積極舉(ju) 報違法線索,全方位攔截,讓“三無”電子煙無隙可乘。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建議,要進一步壓實網絡平台責任,應采取技術手段,對一些可能涉及電子煙的關(guan) 聯詞進行屏蔽,並嚴(yan) 格檢查平台商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行為(wei) ,社交平台對於(yu) 涉及電子煙及其關(guan) 聯詞的信息要進行更加嚴(yan) 格的排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蔡雨陽建議,應加強對社交媒體(ti) 平台的監管力度,封禁違規賬號,有效保障消費者安全。
此外,治理類似“三無”違規電子煙,溯及源頭是關(guan) 鍵。據悉,有關(guan) 監管部門已經開始采取行動,阻斷“三無”電子煙生產(chan) 廠商的黑色產(chan) 業(ye) 鏈。2022年11月,東(dong) 莞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發布了未獲證電子煙企業(ye) 的後續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各部門在全市展開摸查。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也開展“奶茶杯”“可樂(le) 罐”等調味電子煙整治工作,查破各類案件593起。
蔡雨陽表示,此類產(chan) 品大量流通屢禁不止,提示監管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重點監管持證企業(ye) 、霧化物工廠。建議由煙草管理部門牽頭,市場監督部門和司法機關(guan) 支持,對電子煙產(chan) 業(ye) 密集的地區和相關(guan) 企業(ye) 、霧化物工廠開展常態化監管。
青少年處於(yu) 快速探索、學習(xi) 周圍事物的階段,對新興(xing) 事物存在強烈的好奇心,電子煙外觀設計新穎、口味樣式各異,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劉俊海等專(zhuan) 家認為(wei) ,學校及家長應當共同擔負教育職責,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法律知識和健康知識的宣傳(chuan) 教育,讓青少年了解煙草的危害,正確引導青少年遠離煙草。對於(yu) 校園不良風氣,學校要及時引導阻止,家長也應加強教育,避免青少年前往容易接觸到煙草的場合。(記者胡林果 熊嘉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