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村落”喚醒贛南老屋
新華社南昌4月25日電(記者劉楊、朱雨諾、霍丹彤)黛瓦石牆,老屋幢幢。被譽為(wei) “圍屋之都”的龍南位於(yu) 江西省贛州市,匯集了贛南70%的圍屋和大量客家民居。然而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搬出圍屋、走出鄉(xiang) 村,在縣城或周邊城市安了家,古建民居隨之閑置,造成老屋資源浪費。
近年來,龍南市開展“老屋複活”項目建設:對於(yu) 關(guan) 西圍、燕翼圍等具有文物保護價(jia) 值的圍屋,主張修舊如舊,彰顯原生態鄉(xiang) 土特點;對於(yu) 普通民居,則修舊如新,統一粉刷外立麵,添置公共設施,打造“新客家風”鄉(xiang) 村格調。“共享村落”“民宿村”“鄉(xiang) 村共同體(ti) ”等相繼湧現……一村一品,競相爭(zheng) 妍。
黃花灣坐落於(yu) 距龍南市區5公裏的桃江河畔,毗鄰大廣高速龍南西出口,是龍南市重點打造的“共享村落”之一。
何為(wei) “共享村落”?據龍南市渡江鎮鎮長李晶介紹,重點是土地房屋資源的共享,“村裏設立老屋托管站,負責流轉農(nong) 戶自願交予托管的閑置房屋,以村集體(ti) 名義(yi) 通過群眾(zhong) 自籌、政府獎補等方式將老屋整修並出租,讓有著田園夢的創業(ye) 人士得以租賃閑置農(nong) 房,幫助農(nong) 戶獲得租金收益”。
黃花灣原是渡江鎮蓮塘村下屬的黃花小組,曾是房屋破舊、村民大量流出的“空心村”。2021年底,通過整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和渡江鎮下轄7個(ge) 村的自籌資金,渡江鎮以“老屋複活”為(wei) 抓手,著手打造黃花灣。
“以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方式建設‘共享村落’是政府、村民和商家共同的事,村民的想法、商家的創意都能得到充分尊重。”李晶說。
蓮塘村村支部書(shu) 記陳靜介紹,村民最關(guan) 心房屋出租後能否得到長久妥善的經營、村莊的規劃建設能否方便自己的生活。因此,具體(ti) 到公共廁所的建造位置、祠堂瓦片的顏色,村民都會(hui) 提出自己的想法。至於(yu) 引進哪些新型業(ye) 態,“他們(men) 的態度是包容的”。
龍南人石清雄此前在成都從(cong) 事室內(nei) 設計工作,黃花灣建設之初,他和幾個(ge) 朋友租下一塊地,打造了一間音樂(le) 茶吧。因為(wei) 緊鄰祠堂,石清雄放棄了能提供更多使用麵積的二層設計,轉而采用與(yu) 傳(chuan) 統風格更加匹配的一層全木質結構設計。
“我希望我的設計都能融入這裏的鄉(xiang) 土氣息,而不是取而代之。”石清雄說。
漫步黃花灣,隨處可見黛瓦石牆、青山綠水,非遺體(ti) 驗館“客家梅子”牆外,繪有彩漆書(shu) 寫(xie) 的“食晝”“青貢貢”等客家方言。“好野食”餐館旁,立著寫(xie) 有客家行酒令的裝飾品……種種巧思,留住鄉(xiang) 愁,共享客家文化。
截至目前,黃花灣已入駐15家商戶,涵蓋餐飲、民宿、露營基地等不同業(ye) 態。今年以來,黃花灣平均每月接待遊客13000餘(yu) 人。
既要留住鄉(xiang) 愁,更要興(xing) 旺產(chan) 業(ye) 。“老屋複活”是一篇大文章,龍南市各鄉(xiang) 鎮正書(shu) 寫(xie) 著自己的特色章節——
挖掘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古法工藝。臨(lin) 塘鄉(xiang) 東(dong) 坑村利用紮根鄉(xiang) 土的民間手藝人才,建設“紙與(yu) 匠”造紙工坊、“竹與(yu) 趣”竹編工坊等體(ti) 驗項目,打造出具有非遺特色的“鄉(xiang) 村共同體(ti) ”芷溪穀。
走進裏仁鎮正桂村,從(cong) 村口的古榕樹旁向左取道,就能與(yu) 主打客家懷舊風的民宿“逗留一晚”不期而遇。再往前走,“漫心小築”盡顯園林之姿、“雅一居”聚焦鄉(xiang) 愁情懷……大大小小十幾家民宿讓昔日破敗的正桂村成為(wei) 有名的“民宿村”。
改造後的村莊留住了原住民的自然生活,更吸引年輕人回鄉(xiang) 創業(ye) ,為(wei) 村莊發展注入新活力。
臨(lin) 近午飯時間,黃花灣村口的餐館“家有囍宴”熱鬧起來。因為(wei) 主營傳(chuan) 統客家菜,店主曾輝主打的“鄉(xiang) 愁格調”在村裏得到了施展空間。曾輝是第一批入駐黃花灣的經營者,在市區從(cong) 事一段時間餐飲業(ye) 後,他看準了黃花灣的發展前景,回鄉(xiang) 創業(ye) 。
“村裏的鄉(xiang) 言鄉(xiang) 語能讓客人就餐時覺得更有味道。”曾輝說,現在“家有囍宴”平均每月營業(ye) 額能達到18萬(wan) 元。
眼下,龍南市九連山鎮積極打造碧水閑居農(nong) 莊,楊村鎮努力完善太平古鎮風貌,關(guan) 西鎮佛仔圍加緊施工建設龍慧棲康養(yang) 村宿……更多龍南老屋等待被“喚醒”。
“今年‘五一’我們(men) 就會(hui) 開門營業(ye)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龍南觀賞圍屋建築、感受客家文化。”龍慧棲康養(yang) 村宿負責人何卓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