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五一”假期中國湧現文博熱

發布時間:2023-05-06 09:5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羅鑫)今年“五一”假期,中國文旅市場湧現文博熱。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紛紛“上新”各自展陳,逛博物館、藝術館等成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度假的重要選擇。

  穿古裝和故宮古建合影、赴國博看“鎮館之寶”……從(cong) 河北來北京旅遊的董女士一家安排了一趟豐(feng) 富多彩的“博物館之旅”。她還帶孩子逛了中國鐵道博物館東(dong) 郊展館,了解中國鐵路發展的曆史,滿足了孩子與(yu) 各式機車合影的願望,買(mai) 了孩子喜愛的“列車超人”文創玩具。

  多家博物館接待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進館人數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五一”假期首日,北京遊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區(地區)就包括多個(ge) 文博景點:前門大街景區15萬(wan) 人次,頤和園7.8萬(wan) 人次,南鑼鼓巷7.5萬(wan) 人次,天壇公園7.3萬(wan) 人次,北海公園5萬(wan) 人次,圓明園4萬(wan) 人次。

  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及東(dong) 西雁翅樓展廳,“祥開萬(wan) 象——故宮與(yu) 西藏文物聯展”展出的108件(套)文物,反映元、明、清三代民族關(guan) 係史;中國美術館從(cong) 13萬(wan) 餘(yu) 件館藏中精選180餘(yu) 件勞動者題材的典藏佳作,舉(ju) 辦“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勞動題材美術作品展”;海南省博物館舉(ju) 辦“瑠光異彩——絲(si) 路上的古玻璃器藝術展”,展出曾流傳(chuan) 於(yu) 陸海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精美玻璃器325件。

  多家博物館在“五一”假期實行延時開放、夜間開放,滿足更多遊客需求。

  在北京,為(wei) 期3天的“文物·創意·生活——2023年北京博物館文創市集活動”吸引不少親(qin) 子家庭、大學生等駐足觀看和體(ti) 驗。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等40餘(yu) 家博物館和相關(guan) 文博單位均攜本館特色文創產(chan) 品亮相,聚焦文化創意、老字號創新、國風國潮等內(nei) 容,帶來充滿創新與(yu) 趣味的體(ti) 驗。

  “北京博物館資源豐(feng) 富,趁著假期和同學來‘打卡’。今天集齊了好幾個(ge) 博物館的印章,一枚印章就是一個(ge) 文化印記。”北京化工大學研二學生馬華林說。

  從(cong) 廣州來北京旅遊的鄭先生一家,在文創市集上的民航博物館展位參與(yu) 了一項有趣的互動活動——根據工作人員的描述,猜中一款飛機機型,獲得印有這張飛機漫畫的明信片。“孩子愛好研究各種飛機,恰好帶他來看看,開闊視野。”鄭先生說。

  “五一”假期,北京白塔寺內(nei) 人頭攢動,文創產(chan) 品銷售火爆。北京白塔寺管理處副主任顧瑩介紹,裝飾有白塔及相關(guan) 文化元素的冰箱貼、擺件、手賬、徽章、明信片等文創產(chan) 品深受遊客歡迎。

  “社會(hui) 現在關(guan) 注博物館,喜愛逛博物館的人群不斷擴大。”顧瑩說,博物館近年來向公眾(zhong) 推出的文化服務種類越來越豐(feng) 富,滿足了遊客多元的文化需求,比如展覽中加大對科技的運用、對沉浸式互動體(ti) 驗的設置等,這對於(yu) 有效地解讀展覽內(nei) 容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博物館文創也是吸引很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的原因之一。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白崇認為(wei) ,博物館是啟迪美好生活智慧、促進社會(hui) 福祉和構建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力量。文博熱的背後,是民眾(zhong) 對博物館曆史文化價(jia) 值的發現和認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