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汙水的淨化之旅——來自長江大保護一線的觀察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一滴汙水的淨化之旅——來自長江大保護一線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
初夏時節,重慶廣陽島,潺潺溪流裏魚兒(er) 戲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飛舞。
這座長江上遊麵積最大的江心生態島,在長江大保護之前曾因過度開發導致生態惡化嚴(yan) 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園風景畫在廣陽島徐徐展開。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近年來,圍繞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主旋律,長江沿岸多個(ge) 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響管網攻堅戰、汙水處理廠變為(wei) 資源工廠等,創新城市汙水治理。生態環境部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國控斷麵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長江母親(qin) 河煥發生機活力。
連日來,記者順長江而下,深入相關(guan) 省市,通過一滴汙水的淨化之旅感知長江大保護的科技含量。
在安徽六安,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環保集團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智慧調控係統大屏上不斷跳動的數據標記城市裏一滴汙水的“旅程”——
每當節假日用水量增加時,“水管家”下達調水指令,召集鄰近的自來水廠“增援”,緩解供水壓力;同時,“水管家”會(hui) 根據用水量估算排水量,如果超過片區汙水處理能力,將指揮汙水去往其他汙水處理廠,確保城市健康“代謝”。如遇降雨,“水管家”會(hui) 迅速生成降水模型,根據地表水流向預測最易積水區,提前做好預案,打開相應排澇泵,“擰鬆”城內(nei) 河道排水閥門,騰出庫容,避免內(nei) 澇。
“我們(men) 借鑒管理電力係統的方式來管理城市汙水,通過‘一張網’推動城市實現供排一體(ti) 、廠廠聯動、廠網聯動重構城市水係統,變碎片化治理為(wei) 統籌精準治水。”長江環保集團安徽區域公司執行總經理黃榮敏說。
截至4月,六安建設雨汙管網100餘(yu) 公裏,完成111個(ge) 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水體(ti) 環境正發生轉折性變化——3年間,城區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從(cong) 44.8%提升至67.72%;汙水處理能力從(cong) 18.5萬(wan) 噸/日提升至41.5萬(wan) 噸/日;14條黑臭水體(ti) 全部完成整治並通過住建部複核銷號,22個(ge) 積澇點完成整治。
針對長江沿岸城市存在的汙水收集率低,管網等基礎設施落後,汙水處理廠低效運行、廠網分離,產(chan) 業(ye) 鏈“片段化、碎片化”等問題,“我們(men) 已與(yu) 23個(ge) 長江沿岸市區縣簽訂‘水管家’合作協議,在六安、嶽陽、宜昌、仙桃、九江、蕪湖等地注冊(ce) 了‘水管家’公司,目標是‘一個(ge) 城市、一張藍圖、一個(ge) 機製、一個(ge) 管家’,從(cong) 源頭修複生態和保護環境。”長江環保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殿常說。
汙染在水裏,根源在岸上,關(guan) 鍵在管網。管網健康了,河湖才能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說,管網是城市的動脈,是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更是城鎮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的關(guan) 鍵環節和突出問題。係統化治汙思維是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點。
“我們(men) 瞄準管網這個(ge) 城市汙水治理的短板,實施以管網為(wei) 重點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將70%長江大保護相關(guan) 投資用於(yu) 廠網建設。”王殿常說。
一滴滴汙水匯入汙水處理廠,在這裏實現化濁為(wei) 清的蛻變。
在長江下遊的宜興(xing) 城郊,一片設計前衛的建築群,綠植鮮花掩映著小池塘、咖啡廳,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不時有市民來這裏散步,這不是城市公園而是我國首座城市汙水資源概念廠。
“我們(men) 試圖重新詮釋汙水廠和城市的關(guan) 係,將傳(chuan) 統汙水處理廠從(cong) 汙染物削減基本功能拓展至城市能源、水源、肥料工廠等多種應用場景,傳(chuan) 遞‘汙水是資源,汙水廠是資源工廠’的理念,融合生態、生活、生產(chan) 於(yu) 一體(ti) ,消除‘鄰避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間。”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翼飛邊介紹邊打開一瓶水廠生產(chan) 的“永續水”解渴。
“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宜興(xing) 概念水廠用一組數據詮釋了這一運營目標——每天生產(chan) 2萬(wan) 立方米再生水、0.8萬(wan) 立方米沼氣、23噸有機肥、1.8萬(wan) 千瓦時電。同時,將幹化後的沼渣用於(yu) 園林綠化、製磚用土,演繹著汙水變資源、汙泥變花海的“水魔法”。
“汙水處理廠也是實驗室,這裏有2萬(wan) 噸/日的水質淨化中心、100噸/日的有機質協同處理中心和生產(chan) 型研發中心。這裏還可以將實驗室的前沿技術直接應用於(yu) 現實場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宜興(xing) 概念水廠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成員之一的江南大學環境與(yu) 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李激說。
目前,三峽集團參與(yu) 共抓長江大保護已累計完成投資約950億(yi) 元,累計投運汙水廠325座,汙水處理規模426萬(wan) 立方米/日,建設及投運管網長度1.8萬(wan) 公裏,全麵消除試點城市合作範圍內(nei) 黑臭水體(ti) ,合作區域內(nei) 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基本消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