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方向——
天津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這款3月底麵市的360噸重載自動導引運輸車打破了我們(men) 保持3年的負載最重國內(nei) 紀錄,主要應用於(yu) 海上風電。”廠房裏,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誌勇指著眼前的龐然大物,“去年我們(men) 營收突破1億(yi) 元,今年一季度營收已達去年的一半,全年預計實現營收3億(yi) 元。”
朗譽是天津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天津開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出台《天津市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等,堅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方向,加快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創新驅動,促進產(chan) 業(ye) 集群式發展
4月20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海底地震勘探節點采集裝備在天津實現產(chan) 業(ye) 化製造。“通過海底節點采集的信息量比傳(chuan) 統裝備提升3倍,能夠接收到比蚊子聲還小150倍的地震波,有助於(yu) 描繪高清油藏數據信息,是深海油氣勘探開發的關(guan) 鍵裝備。”中海油服物探裝備研究所首席工程師阮福明介紹。
這背後,是天津海洋工程裝備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的崛起。
日前,科技部發布2022年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名單,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洋工程裝備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濱海新區以海洋油氣裝備、高技術船舶、海水淡化裝備、港口航道工程裝備、海洋能開發利用裝備五大細分領域為(wei) 依托,集聚海洋工程裝備企業(ye) 超40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超150家,營業(ye) 收入超10億(yi) 元的企業(ye) 13家,企業(ye)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7%,50餘(yu) 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達到領先水平,2022年海洋工程裝備產(chan) 業(ye) 營收超1700億(yi) 元,成為(wei) 引領天津市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支撐海洋強國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天津市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出台,在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方麵給予諸多支持政策,讓企業(ye) “敢投資”“投好資”:對總投資5000萬(wan) 元以上、補足重點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環節短板的重大工業(ye) 項目,以及總投資1000萬(wan) 元以上的新一輪工業(ye) 技術改造投資項目,竣工投產(chan) 後按照設備、軟硬件工具等投資額的10%,給予最高5000萬(wan) 元支持;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材料、汽車與(yu) 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上企業(ye) 的發展給予最高1000萬(wan) 元專(zhuan) 屬支持;首次突破一定年產(chan) 值,或是進入國家級、市級等相關(guan) 名單,或是獲評領航企業(ye) 、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等的企業(ye) 若滿足一定條件,最高可拿到5000萬(wan) 元獎勵。
智慧賦能,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走進一汽富維本特勒汽車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廠區,一排排電焊機器人揮舞著機械手臂,弧光四射、焊花飛舞。
“我們(men) 2020年進廠服務時發現,電壓細微變化可能引起機器人等精密部件誤操作,而且焊接機器人屬於(yu) 衝(chong) 擊性負荷,極易引起廠區電壓波動。”國網天津電力工作人員楊國朝回憶,“我們(men) 從(cong) 設備負荷特性、電壓敏感度、影響損失3個(ge) 維度,為(wei) 企業(ye) 量身打造分級供電智慧用能係統,該係統能夠智能感知電壓細微變化,快速采取保護措施。”企業(ye) 設備部部長袁義(yi) 波介紹,3年來,機器人的焊接精準度提高5%,生產(chan) 線成品率接近100%,平均每年減少產(chan) 品損失約120萬(wan) 元。
智慧用能係統不僅(jin) 讓生產(chan) 更精準,還助力工廠智慧節能。廠房後院,空氣源熱泵、熱水循環泵和多功能數據采集終端組成了智慧能源微網,保證用能經濟性。“電力公司為(wei) 我們(men) 安裝了智能負荷識別裝置,跟蹤用能變化,每個(ge) 季度送來企業(ye) 用能能效賬單,幫助我們(men) 及時調整用能策略,截至目前已節省近75萬(wan) 元。”袁義(yi) 波說,企業(ye) 還成功通過了綠色工廠認證。
在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車間裏各條生產(chan) 線有條不紊地自動運轉,工人師傅隻需坐在監控大屏前,觀察設備、車輛、能耗等數據的實時變化。
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冷軋薄板有限公司數字信息化部部長孫石說:“‘5G+智慧工廠’實現了園區內(nei) 車輛、設備、能耗等各個(ge) 數據的全流程實時監控,顯著提高了工廠整體(ti) 製造和管理水平,數據利用率提升超80%,能源利用率提升15%。”去年底,“新天鋼冷軋薄板智慧園區創新應用”成功入選工信部“2022年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名單”。
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智能化發展,天津出台了《天津市促進智能製造發展條例》,設立百億(yi) 元智能製造財政專(zhuan) 項資金,累計支持8批近3000個(ge) 項目,安排市區兩(liang) 級財政資金近百億(yi) 元,創建300餘(yu) 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補助各類智能製造項目3000餘(yu) 個(ge) 。
布局未來,提升數字經濟驅動力
3月底,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騰瓏E2000芯片榮獲2023年中國IC設計成就獎。“今年,公司計劃研發投入超過10億(yi) 元,生態合作夥(huo) 伴擴充至6000家。”公司總經理竇強介紹,自2014年成立至今,飛騰公司已逐步形成四大產(chan) 品譜係,累計銷售額超過50億(yi) 元。
目前,天津市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為(wei) 引領,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為(wei) 重點,以裝備製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為(wei) 支撐的“1+3+4”現代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初步形成。“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因其先導性、創新性而成為(wei) 引領性產(chan) 業(ye) ,天津加速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賦能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天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尹繼輝說。
5月18日,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將在天津召開。7年來,天津借助這一平台,發揮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
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已實現一秒鍾內(nei) 百億(yi) 億(yi) 次的運算,每天超過1.5萬(wan) 項計算任務在這裏執行。“算力高速運行的背後,是經濟‘加速跑’的脈動。”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dang) 組書(shu) 記孟祥飛說。
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天津培育信創產(chan) 業(ye)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建設智能化應用場景。“目前我們(men) 已擁有從(cong) 中央處理器、操作係統、數據庫、應用軟件到整機終端的信創全產(chan) 品鏈條,具備信創整體(ti) 方案供給能力。”濱海新區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剛介紹。
4月20日,天津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4.5個(ge) 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33.4%,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41.9%,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7.0%,引領帶動作用明顯。
“今年,天津將培育100個(ge) 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力爭(zheng) 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jun) 10家,新增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60家以上,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500家。”尹繼輝說。(喬(qiao) 楊 龔相娟 靳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