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地三甲醫院招聘無人報名,吸引“鳳凰”先得“栽好梧桐樹”

發布時間:2023-05-17 09:49: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羅誌華

  5月15日,“多地三甲醫院招聘無人報名”的消息在網絡流傳(chuan) ,引發廣泛關(guan) 注。其中提到,黑龍江、江蘇、湖南、四川等地,許多招聘崗位來自當地三甲醫院。媒體(ti) 記者通過查詢相關(guan) 官方網站以及采訪多家相關(guan) 醫院發現,上述地方近期公招的確出現一些三甲醫院崗位無人報考的情況,原因多樣。

  近幾年,編製成為(wei) 職場“香餑餑”,不少人爭(zheng) 相考編。但這似乎在一些醫院失靈。報道顯示,因部分崗位無人報名或報名人數未達到開考比例,多個(ge) 醫療崗位被取消。現實中,一些醫院引進了高端醫學設備,卻始終招不到使用設備的技術人員,還有醫院發展優(you) 勢項目和推進技術改良,卻麵臨(lin) 後繼乏人的窘境。人才補給不到位,導致日常診療都大受影響,在職在崗醫生更顯得忙碌不堪。

  醫院編製對人才失去吸引力,首先與(yu) 一些客觀條件受限有關(guan) 。這些無人問津的醫院,大多是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縣城三甲醫院。與(yu) 之相比,大城市醫院占據地理優(you) 勢和經濟優(you) 勢,有財力招賢納士;當地基層醫療機構則可享受更多基層優(you) 惠政策,比如通過定向培養(yang) 、帶編入學等途徑來解決(jue) 部分人員問題。而邊遠或欠發達地區的三甲醫院,既沒有大城市醫院的吸引力,又沒有基層醫療機構的優(you) 惠政策,因此容易成為(wei) 醫學人才招聘的“夾心層”。

  醫院編製無人問津,也存在諸多人為(wei) 因素。醫院招聘是醫院與(yu) 招聘者之間的雙向選擇,當醫學人才對醫院的地理條件、生活環境、工資待遇、職業(ye) 發展前景都感到不太滿意時,選擇編製的欲望就會(hui) 銳減。更重要的是,一些醫院的報名崗位多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年齡要求多在35歲以下,有的甚至要求30歲以下。要知道,即使在其他行業(ye) ,將35歲甚至30歲作為(wei) 入職門檻也屬苛刻要求,更何況醫學人才的培訓周期更長,不少剛畢業(ye) 的碩士研究生、剛完成規培的本科生或已超齡,能達到此要求的人極少,無人問津也就不足為(wei) 奇。

  對這些醫院來說,“栽好梧桐樹,方有鳳凰棲”。科學設置招聘條件,是“栽好梧桐樹”的關(guan) 鍵。如果將年齡要求適度放寬,文憑要求適度放低,資質和工作經驗要求適當下調,通過入職門檻的人才勢必增多。人才不是一個(ge) 靜止的概念,除了一步到位引進高素質人才之外,醫院更應該動態地培養(yang) 人才,隻要將人才培養(yang) 貫穿各個(ge) 階段,入職時適度的“寬進”,並不會(hui) 降低人才素質。

  還要看到,隻有營造良好的執業(ye) 環境,才能讓人才少些顧慮。相比大城市,欠發達地區的生活條件更加艱苦,所以應該通過適當提高醫療工作者工資待遇,以及加大住房、配偶就業(ye) 、子女上學等方麵的保障力度,對人才進行適當補助。同時,不發達地區的職業(ye) 發展前景和科研環境等,都與(yu) 大城市相差很多,醫院應該營造更有利於(yu) 人才脫穎而出的科研環境,並在評定職稱、外出交流進修等方麵製定政策,讓人才在職業(ye) 發展方麵更有“奔頭”。

  縣區或內(nei) 陸不發達地區的三甲醫院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是患者從(cong) 基層和偏遠地方向上轉運、醫學技術由上向下流動的中轉站,這個(ge) 中間環節若出現“人才荒”,對於(yu) 構建整個(ge) 醫療服務體(ti) 係將產(chan) 生深遠影響。若想讓這個(ge) “中間橋梁”發揮好中堅作用,就得在招聘人才方麵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適當降低門檻、提升福利、改善環境,實現雙向選擇。隻有如此,醫院才能持續發展,編製無人問津等現象方能避免。(羅誌華)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