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廟莊遺址考古補充完善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
中新社石家莊5月16日電 (記者李曉偉(wei) )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6日消息,該院近日組織泥河灣盆地新廟莊遺址考古發掘項目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經過曆年的考古發掘,泥河灣盆地新廟莊遺址基本構建起距今12萬(wan) 年至1萬(wan) 年間的文化序列,補充完善了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
被譽為(wei) “東(dong) 方人類的故鄉(xiang) ”的泥河灣盆地,是東(dong) 亞(ya) 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存和文化序列最為(wei) 完整的地區之一。新廟莊遺址位於(yu) 泥河灣盆地中部南側(ce) 深山,1984年被發現,1986年開展發掘,出土文化遺物豐(feng) 富,以大量兩(liang) 側(ce) 接近平行的長石片與(yu) 加工修理非常精致且數量多的刮削器、尖狀器等而被學術界熟知。有學者認為(wei) 該遺址存在石葉技術因素,是泥河灣盆地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之一。
2015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等機構在遺址周圍區域開展係統的舊石器專(zhuan) 題調查,在第二級、第三級階地內(nei) 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0餘(yu) 處,第二級階地內(nei) 發現以楔形細石核為(wei) 代表的細石葉技術遺存。
2022年,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準發掘2號地點,在兩(liang) 個(ge) 自然層內(nei) 出土石製品、動物化石等文化遺物8200餘(yu) 件。其中一自然層上部發現小石葉石核、小石葉,以及以小石葉為(wei) 毛坯加工的琢背小刀等,體(ti) 現出舊石器時代晚期較早階段的典型文化特點,這為(wei) 探索華北地區石葉、細石葉技術的起源與(yu) 擴散提供重要線索。
專(zhuan) 家們(men) 認為(wei) ,在一個(ge) 較小的區域發現如此豐(feng) 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實屬難得。該遺址的考古序列,為(wei) 探討環境變化與(yu) 人類技術和適應行為(wei) 演變的關(guan) 係提供了關(guan) 鍵資料。同時,遺址保存有距今5萬(wan) 年前後的考古層位,為(wei) 探索東(dong) 亞(ya) 北部早期現代人起源的模式和文化發展路徑提供重要材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