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發展文化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5-18 09:50:00來源: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文化產(chan) 業(ye) 是實現文化振興(xing) 與(yu)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是“鄉(xiang) 土中國”向“城鄉(xiang) 中國”轉變過程中實現“以城帶鄉(xiang) 、城鄉(xiang) 互促”的重要探索,也是通過盤活鄉(xiang) 村資源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舉(ju) 措。

  從(cong) 傳(chuan) 統村落、農(nong) 業(ye) 遺跡到傳(chuan) 統民俗、非遺技藝,我國鄉(xiang) 村蘊含著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托。與(yu) 此同時,城鎮居民消費需求多元化、鄉(xiang) 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數字平台迅速發展等為(wei) 激活鄉(xiang) 村沉睡的文化資源提供了契機。

  然而,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諸多挑戰。例如農(nong) 村“空心化”導致鄉(xiang) 村文化主體(ti) 缺失,麵臨(lin) 傳(chuan) 承困境;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市場發展不成熟,創新性不足、產(chan) 品單一化等問題都亟待解決(jue) 。

  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是創意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chan) 業(ye) 。特色、人才、資本是影響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變量。同時,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以及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互聯網接入程度、產(chan) 業(ye) 運作模式等也是影響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堅持文化引領、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主體(ti) 、多方參與(yu)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特色發展的基本原則。

  具體(ti) 而言,一是要充分挖掘鄉(xiang) 村文化特色,堅持把“一鄉(xiang) 一品、一村一特”作為(wei) 著力點,杜絕千篇一律、簡單複製,這就需要做好區域內(nei) 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頂層設計。二是要製定人才和資本的“雙引”政策,既要積極引智,也要重視引資,還要努力培育當地文化人才和文化企業(ye) 。三是要完善鄉(xiang) 村數字基礎設施,提升農(nong) 村居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借助數字平台擴大鄉(xiang) 村文化市場輻射範圍,既要努力將鄉(xiang) 村之外的潛在消費者“引進來”,也要努力帶領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走出去”。四是要探索“企業(ye) +農(nong) 戶”等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保證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紅利能夠為(wei) 鄉(xiang) 村居民共享。此外,發展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還要注重豐(feng) 富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積極引領鄉(xiang) 村風尚向上向美向善,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是激發鄉(xiang) 村內(nei) 生發展動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新時期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和有力支撐。發展好鄉(xiang) 村文化產(chan) 業(ye) ,將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不竭的澎湃動能。

  (作者李國正 為(wei) 北京工業(ye) 大學應用經濟學科部副主任)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