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有“吃2粒酒場不懼”的神藥嗎?解酒藥、醒酒食物到底靠不靠譜?
對那些常出去應酬喝酒的人來說,“醒酒糖、解酒藥”在圈子裏非常流行,甚至是隨身攜帶的救命稻草。但世上真的有“吃2粒酒場不懼”、“酒後10分鍾化酒為(wei) 水”的藥物嗎?解酒藥到底靠不靠譜?
酒精在身體(ti) 內(nei) 經曆了什麽(me) ?
酒精進入消化道以後,約10%會(hui) 在胃被代謝掉,剩餘(yu) 的90%很快進入血液。除少量可以從(cong) 尿、汗液及呼氣排出外,剩下的90%以上的酒精需在肝髒中代謝。
肝髒代謝酒精主要有以下3個(ge) 步驟:
①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將酒精轉化成乙醛;
②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將乙醛轉化為(wei) 乙酸;
③通過三羧酸循環的生化反應,將乙酸轉化為(wei) 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體(ti) 外。
對我們(men) 來說,如果喝得不是太多,上麵的第①步可以很快完成,很多人其實是卡在了第②步。
因為(wei) ,不同的人體(ti) 內(nei) ,乙醛脫氫酶的含量不同。
乙醛脫氫酶相對缺乏的人,不能將乙醛繼續完全轉化為(wei) 乙酸,乙醛就會(hui) 在體(ti) 內(nei) 蓄積。
這個(ge) 東(dong) 西可比酒精毒多了,是一級致癌物,可以導致毛細血管擴張,產(chan) 生臉紅、心悸、惡心等不適。
而我們(men) 中國人裏,偏偏約40%—50%的人都天生缺乏乙醛脫氫酶!
所以那些“喝酒臉紅”的人,並不是酒量大,相反,他們(men) 體(ti) 內(nei) 的乙醛脫氫酶可能相對缺乏、更容易醉酒。
乙醛脫氫酶相對富足的人,則可以很快地將乙醛代謝為(wei) 無毒的乙酸、分解為(wei) 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ti) 外。這種人才是真的“酒量大”、不容易醉。
但如果攝入的酒精超過了肝髒的代謝能力,即使酒量再大、酒精濃度在體(ti) 內(nei) 也會(hui) 急劇升高,還是會(hui) 醉!
怎樣才能讓醉酒來得慢一些
這樣看來,要想防止醉酒,不外乎以下兩(liang) 條途徑:
⒈減少或延緩酒精在人體(ti) 的吸收
酒精分子很小、很容易穿過腸壁進入血管、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不太可能“與(yu) 其他物質結合沉澱”來減少吸收。
“延緩吸收”倒是可以做到,比如喝酒前適當吃些主食、讓酒精在胃裏多待一會(hui) 兒(er) 。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常說“墊一墊肚子不容易醉”。但這樣依然治標不治本。
⒉增加乙醛脫氫酶的量或活性,加快酒精代謝過程
人體(ti) 裏有多少乙醛脫氫酶,隻和基因有關(guan) ,理論上每個(ge) 人出生後,體(ti) 內(nei) 的酶量就已經固定了。所以“酒量”基本是天生的,不可能通過每天少量喝酒、讓乙醛脫氫酶的量發生改變。
那如果發明一種藥,專(zhuan) 門補充肝髒乙醛脫氫酶,是不是就能解酒了呢?
太天真!酶的本質是蛋白質,進入胃酸後就會(hui) 失去活性、分解成氨基酸。口服的酶根本進不到肝髒裏。
但有人說的“每天喝點小酒”,或許可以讓酒量得到部分提高。
因為(wei) 長期飲酒會(hui) 使肝髒的另外一條“解酒”途徑——微粒體(ti) 乙醇氧化係統的活性得到增強,在這個(ge) 係統中起關(guan) 鍵作用的是細胞色素P-450(CYP)2E1。這個(ge) 酶,也是我們(men) 常說的“肝髒藥物代謝酶(肝藥酶)”,可以將乙醇代謝為(wei) 乙醛,類似於(yu) 前麵所說的乙醇脫氫酶。
但是,肝藥酶仍然無法將乙醛轉化為(wei) 乙酸,所以有毒的乙醛還會(hui) 繼續在肝髒堆積,隻能等乙醛脫氫酶前來清理。
而且,代謝酒精畢竟不是肝藥酶的“正職工作”,隻是偶爾客串一下,解酒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長期喝酒能“練”出來的酒量也非常有限。
另外,肝藥酶和它的代謝產(chan) 物增加會(hui) 帶來很多危害,久而久之,反而會(hui) 給肝髒造成嚴(yan) 重損傷(shang) 。
那麽(me) 多解酒藥,有沒有有用的?
既然乙醛脫氫酶的量是天生決(jue) 定的,那能不能提高它的活性來解酒呢?還真有這麽(me) 一種藥,可以相對提高乙醛脫氫酶的活性。
研究發現,美他多辛是乙醛脫氫酶激活劑,可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乙醇脫氫酶活性下降,加速乙醇及其代謝產(chan) 物乙醛和酮體(ti) 經尿液排泄。
在健康誌願者中,美他多辛可以讓乙醇代謝的半衰期從(cong) 7小時15分鍾縮短至5小時50分鍾。
但別高興(xing) 得太早,這藥不能隨便用!美他多辛屬於(yu) 處方藥,隻用於(yu)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憑處方購買(mai) 使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他多辛可能會(hui) 引起周圍神經疾病!而且,支氣管哮喘者及兒(er) 童不能使用。
那市麵上那麽(me) 多解酒藥,就沒有有用的?
市麵上宣稱的所謂“解酒藥”,成分大多是一些植物提取物或藥食兩(liang) 用的原料,如薑黃、牡蠣提取物、梔子、枸杞、丹參、茯苓、大麥嫩苗、甲殼素等。
也有一些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某些礦物質等營養(yang) 成分,以進口膳食補充劑為(wei) 主,國產(chan) 的如果是正規保健食品,會(hui) 有“藍帽子”的標誌。但這些都屬於(yu) 食品,並不是真正的“藥”。
還有一類確實是某些化學成分如納洛酮、利尿劑等,是印有國藥準字的藥品。
納洛酮是阿片類藥物 (包含海洛因等毒品) 過量的解毒劑,也能解除酒精的中樞抑製、縮短昏迷時間。說白了,它隻能讓你變清醒,但無法加速乙醛的“解毒”過程。而且這個(ge) 藥是處方藥,不能隨便用,還可能導致躁狂。在醫院急救時一般是直接靜脈輸液,而不是舌下含服。
總之,無論是上麵哪種成分的“解酒藥”,都沒有明確研究證明能提高乙醛脫氫酶的量或活性,所以起不到真正解酒的作用!
已經醉酒了怎麽(me) 辦?
很遺憾,除了解酒藥,民間流傳(chuan) 的“解酒食物”對醉酒也沒有幫助。
蜂蜜中的果糖可以輕微提高乙醇脫氫酶的效率,但對更毒的乙醛無能為(wei) 力。濃茶咖啡利尿,可能加重脫水症狀,反而增加了體(ti) 內(nei) 酒精濃度。
醉酒的人如果還能行動,不如適當喝一些溫水、吃點水果(不是因為(wei) 果糖,主要是補充鈉鉀鎂離子、緩解脫水症狀)。如果嘔吐完症狀好轉,可以側(ce) 臥休息,但要有人陪護。
如果你的朋友或親(qin) 人已經大醉不醒了(昏迷期),記得一定要讓他側(ce) 臥,防止嘔吐物誤吸入氣道引起窒息!然後盡快撥打120送醫院吧。
最後,課代表給大家劃重點來了:
◎人體(ti) “解酒”主要靠乙醛脫氫酶,但酶的量是天生的,吃藥無法補充。隻有美他多辛可提高酶的活性,但這是處方藥,不能隨便用。
◎市麵上的“解酒藥”多是植物提取物或維生素,或是利尿劑、促醒劑等,但都無法提高乙醛脫氫酶的量或活性,並不能真正解酒。
◎如果已經醉酒,蜂蜜、濃茶和咖啡都對解酒沒有幫助,還不如喝些溫水補充水分,自然醒酒。
綜合湖北省疾控中心公眾(zhong) 號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