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投資約2億元建設的地鐵站為何成“孤島”?

發布時間:2023-05-23 10:4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5月23日電 題:投資約2億(yi) 元建設的地鐵站為(wei) 何成“孤島”?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平、顧小立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投資約2億(yi) 元建設的3號地鐵線一地鐵站乘客寥寥,利用率不高成“孤島”,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是什麽(me) 原因造成這一民生工程投資浪費、百姓不滿?“新華視點”記者展開追蹤調查。

  地鐵站周邊雜草叢(cong) 生,附近居民繞道而行

  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寧波市3號線一期高塘橋地鐵站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大片剛收割完的油菜地裏,周邊約有農(nong) 田60畝(mu) 。其中A、B兩(liang) 個(ge) 出口由一條便道聯通遠處的寧薑公路,目前可以通行;C、D兩(liang) 個(ge) 出口被擋牆封閉,出口大門緊閉,周圍雜草叢(cong) 生有半人高。

  正在菜地裏刨土豆的顧姓村民告訴記者,“這個(ge) 地鐵站建在農(nong) 田中間,不上不下,平時沒幾個(ge) 人坐,我可以在這裏開荒種地補貼家用。”

  居住在和順家園小區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住進小區3年多了,很少到高塘橋站坐地鐵。因為(wei) 這個(ge) 地鐵站與(yu) 和順家園小區中間隔了條河,沒有道路通行,居民需要繞行近3公裏,還不如坐公交車。

  據了解,與(yu) 高塘橋地鐵站直線距離僅(jin) 100多米的和順家園小區,居住著2500多戶3700多人。“門口有地鐵站卻坐不了,居民很不滿意,反映三年多時間了。”和順社區幹部說。

  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15年7月高塘橋站選址獲批,2017年車站出入口施工,2019年6月建成通車,整個(ge) 工程花費約2億(yi) 元。

  據《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預測,3號線一期工程2018年開通後,日均客流量為(wei) 1.13萬(wan) 人次/公裏,2021年為(wei) 1.5萬(wan) 人次/公裏。但事實上,目前日均客流量為(wei) 6000人次/公裏至7000人次/公裏,僅(jin) 為(wei) 規劃預測的一半左右。

  為(wei) 什麽(me) 投資巨大的地鐵站乘客寥寥?“因為(wei) 高塘橋站建在基本農(nong) 田裏,周邊規劃的商住項目沒建起來。連接和順小區的道路又涉及占用基本農(nong) 田問題,遲遲動不了工,導致站點日均客流量偏少。”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寧波市,高塘橋站麵臨(lin) 的困局並非個(ge) 例。例如,與(yu) 高塘橋站臨(lin) 近的句章路站同樣被農(nong) 田“包圍”,其C、D兩(liang) 個(ge) 出口大門緊閉,建而未用。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句章路站周邊300米範圍內(nei) ,有永久基本農(nong) 田約68畝(mu) 。

  “超前引領”的規劃,“先上車後買(mai) 票”的心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永久基本農(nong) 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jun) 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nong) 田,涉及農(nong) 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

  為(wei) 何明知該地為(wei) 基本農(nong) 田區域,仍將高塘橋地鐵站點布設在這裏?記者就此采訪了寧波市有關(guan) 部門和相關(guan) 專(zhuan) 家。

  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guan) 負責人稱,將站點設在基本農(nong) 田區域,主要是原城鄉(xiang) 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有局部“不合一”的情況,存在規劃先行問題。

  在2013年“寧波市鄞州區‘陳婆渡(後改為(wei) 高塘橋)—黃隘’地段控製性詳細規劃圖”上,記者看到,10年前,高塘橋站周邊的基本農(nong) 田被規劃為(wei) 商住用地,而當時的寧波市土地利用規劃還是將這片區域劃為(wei) 耕地和基本農(nong) 田。

  “為(wei) 凸顯軌道交通對城市發展的超前引領作用,原寧波市規劃局核發了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的選址。”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guan) 負責人解釋說。

  對於(yu) 這種說法,一些寧波市民並不認可。他們(men) 認為(wei) ,根據相關(guan) 國家標準,地鐵應布設在城市客運量大的主要客運通道上。地鐵線路間及地鐵與(yu) 其他交通係統間的銜接,應做到換乘安全、便捷。把地鐵站建成“孤島”,是否符合國家發展地鐵的思路,值得商榷。

  此外,地鐵站投入使用至今已近四年,為(wei) 何部分出口荒廢、配套道路“斷聯”現象遲遲未有改觀?

  當地部分幹部透露,先前的考慮是,想利用後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的窗口期,對永久基本農(nong) 田布局進行適當調整,逐步推進站點周邊道路及商品房的開發。但後續由於(yu) 機構調整等原因,現有規劃落地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難以推進。

  高塘橋站附近居民反映,從(cong) 現在的結果來看,規劃和建設並沒有起到“引領”作用,地鐵站連出口都不能完全用起來,不僅(jin) 造成國家投資浪費,也沒有給周邊群眾(zhong) 帶來交通便利。

  記者采訪的一些規劃專(zhuan) 家和基層幹部表示,高塘橋站的遭遇,折射了一些地方“先上車後補票”的發展心態,總覺得可以先把事情“張羅”起來,事後再利用國家政策調整的機會(hui) “補合規手續”。

  耕地保護“紅線”不能逾越

  寧波市相關(guan) 部門向記者反饋了一些改進問題的措施。

  “根據最新國土空間規劃,高塘橋站周邊已納入城鎮開發邊界以內(nei) ,聯通和順小區與(yu) 高塘橋站的中惠路已具備建設條件,目前該公路已完成選址預審、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工作,爭(zheng) 取在今年9月份完成土地報批、10月份開工建設,解決(jue) 高塘橋站部分出口難以通行的問題。”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汪樂(le) 軍(jun) 說。

  當地幹部表示,他們(men) 正對全市127個(ge) 已建好的地鐵站口進行摸排,全麵搞清楚哪些地鐵站口存在建好後使用效率不高、周邊群眾(zhong) 出行不方便等問題,加強聯動對接,分類分析,有效改進。

  浙江師範大學地理與(yu) 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馬遠軍(jun) 認為(wei) ,重大基礎設施布局“超前引領”的“度”如何把握,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將耕地保護、城市開發綜合考慮,一定要提高重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決(jue) 策的科學性、預見性和合規性。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蔡斐建議,要繼續深入推進土地規劃、城市規劃、交通規劃、產(chan) 業(ye) 規劃等多規合一、統籌兼顧,把“一張藍圖幹到底”落到實處。

  更重要的是,“無論出於(yu) 什麽(me) 樣的建設考慮,無論地方城市發展到了什麽(me) 階段,耕地保護這一‘紅線’始終不能逾越。”蔡斐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