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超八成受訪職場新人坦言經曆過入職尷尬期

發布時間:2023-05-24 10: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畢業(ye) 求職季,職場新人們(men) 陸續走上工作崗位。但是麵對新的環境,很多人都感到有些“尷尬”,一些性格靦腆的小夥(huo) 伴甚至表示:非常煎熬。如何順利度過剛入職的這段尷尬期?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4名職場新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6%的受訪職場新人經曆過尷尬期。順利度過入職尷尬期,63.9%的受訪職場新人建議多向周圍人請教,多和老員工交流。49.3%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要積極主動參加入職培訓和集體(ti) 活動。

  受訪職場新人中,即將入職的占30.2%,已入職的占69.8%。

  入職尷尬期一般有多長

  “曾經到一家銀行實習(xi) ,第一天到崗後,帶教老師隻讓我看員工手冊(ce) 、熟悉業(ye) 務,沒安排實際工作。我當時沒什麽(me) 經驗,非常被動,就這樣看了3天員工手冊(ce) ,非常難受。”即將入職上海某金融公司的舒彭回憶。

  調查顯示,87.6%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初入職場時都有過尷尬期。

  去年入職北京某事業(ye) 單位的肖寧覺得,剛入職那段時間有太多的尷尬時刻,“剛開始工位還沒有安排好,我就先在其他部門一名出差員工的工位上辦公。我不太會(hui) 主動跟別人搭話,大家也非常忙碌,沒有人理我,那半個(ge) 月我幾乎沒怎麽(me) 跟同事說過話。”

  入職尷尬期一般有多長?調查中,33.7%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有一周,25.8%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是半個(ge) 月,16.3%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是一個(ge) 月。

  舒彭實習(xi) 時的尷尬期隻持續了一周,“我是實習(xi) 生,大家對我比較包容,很顧及我的感受,還會(hui) 帶著我聚餐、娛樂(le) ,也會(hui) 很耐心地教我一些東(dong) 西。”

  在重慶建築行業(ye) 從(cong) 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張雨欣說,一般新人入職的第一天都會(hui) 比較尷尬,“因為(wei) 剛到一個(ge) 新的環境,不知道能幹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時候需要主動開口去問去說”。

  1.4%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尷尬期隻有1天,10.8%的受訪者有3天。同時,5.8%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尷尬期有3個(ge) 月,2.1%的受訪者達到半年,0.4%的受訪者長達1年,2.0%的受訪者表示一直存在。

  “剛入職時,發現我跟一名老同事回家同路,並且乘坐同一趟地鐵。那段時間下班乘地鐵成了我非常尷尬的時刻,甚至想過要不要搬家。”肖寧說。

  調查中,職場新人表示,不了解公司的不成文規定(51.8%)以及和不熟的人相處(51.4%)會(hui) 讓人感到尷尬或手足無措。

  “我的工作涉及很多關(guan) 於(yu) 軟件開發、撰寫(xie) 代碼的內(nei) 容,這些對於(yu) 我來說挺陌生的,但部門的同事又很忙碌,所以我很多時候隻能悶在工位上,自己沒有方向地摸索。”目前在某科技公司生態運營崗位工作的董羽表示,剛入職那段時間時常感到很孤獨,不太適應。

  無所事事(45.5%)、對人員業(ye) 務情況不熟悉(43.7%)、一個(ge) 人吃飯(43.3%)也是令職場新人尷尬的主要原因。

  重慶某職業(ye) 院校專(zhuan) 職教師羅南思源工作快3年了。他說,對於(yu) 很多新入職的老師來說,最手足無措的就是第一堂課。“我們(men) 很多人都不是師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不知道該如何上一堂課,如何去麵對學生。這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非常大的考驗。我現在都還記得那種緊張感。”

  調查顯示,令職場新人感到尷尬的情境還有:融入不進新環境(38.3%)、被冷落(38.0%)、沒人說話(33.4%)、新工作挑戰很大(26.8%)等。

  如何順利度過入職尷尬期

  “我當時意識到,一直這樣學不到東(dong) 西,就開始主動問帶教老師和周圍的同事,是否有需要我幫忙的工作。”舒彭認為(wei) ,在職場上要學會(hui) 主動,“他們(men) 看我的態度很積極,就開始讓我從(cong) 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比如複印打印資料等,慢慢產(chan) 生了信任,讓我做一些更複雜的工作。我由此慢慢融入了進去,擺脫了尷尬期。”

  羅南思源說,入職尷尬肯定每個(ge) 人都會(hui) 有,畢竟作為(wei) 職場新人,要進入的是一個(ge) 陌生的圈子,沒有辦法快速融入很正常。他感覺,這個(ge) 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工作理順,提升能力。慢慢地,隨著同事們(men) 的認可,就會(hui) 有更多的互動交流。

  順利度過入職尷尬期,63.9%的受訪職場新人建議多向周圍人請教,多和老員工交流,55.6%的受訪職場新人建議和同期入職的新同事互相鼓勵打氣,50.1%的受訪者建議在工作中好好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可。

  肖寧覺得,在職場上有同齡人非常重要,容易聊到一起。要是跟同事年齡相差較大,大家談論的話題不同,會(hui) 比較難融入。

  “我們(men) 公司有新員工培訓,工會(hui) 還會(hui) 組織活動,給員工安排聯誼會(hui) ,或者登山、釣魚、野炊等活動。”張雨欣說,對剛步入社會(hui) 的年輕人來說,企業(ye) 這個(ge) 集體(ti) 非常重要,能幫助他們(men) 對新環境快速熟絡起來,建立安全感、歸屬感。“整個(ge) 企業(ye) 的氛圍也很重要,對待新員工要充分理解、保持尊重,給予適當的關(guan) 懷”。

  “我的上一份工作,在入職前有為(wei) 期一周的培訓,其中一天是去一個(ge) 荒島,以一種軍(jun) 事化的管理方式,讓我們(men) 體(ti) 會(hui) 吃苦耐勞。但我並不享受那一天的時光,因為(wei) 非常累。現在所在的公司每個(ge) 月都會(hui) 有一個(ge) 茶話會(hui) ,初衷是好的,希望大家能從(cong) 緊繃的工作狀態裏抽離出來,吃點東(dong) 西聊聊天,放鬆一下。但是形式太單一了,沒有人主導大家根本聊不起來,基本就是吃點東(dong) 西就離開了。”董羽建議,公司還是要用年輕人真正喜歡的活動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舒彭很羨慕同學所在公司的團建活動,“組織大家去遊樂(le) 園,或者去郊外露營,這些活動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調查中,49.3%的受訪職場新人表示要積極主動參加入職培訓和集體(ti) 活動,43.6%的受訪者建議從(cong) 小事做起,給大家留一個(ge) 好印象,38.6%的受訪者認為(wei) 可以通過聊聊趣事、八卦等,拉近同事關(guan) 係,28.9%的受訪者建議學習(xi) 一些職場社交技巧,28.6%的受訪者認為(wei) 可以不斷心理暗示,接受並認同自己的職場身份,19.5%的受訪者覺得順其自然,時間長了就好了。

  舒彭說,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可能還會(hui) 有慣性思維,什麽(me) 都等著別人來教、來指派,但其實職場中每個(ge) 人都很忙,有什麽(me) 問題最好自己先研究一下,實在不會(hui) 了再尋求別人的幫助。

  針對新人最初一段時間沒有被分配太多任務的情況,張雨欣表示,這種情況很常見,她建議這個(ge) 時候要多了解公司的企業(ye) 文化、組織架構、部門業(ye) 務等,同時查漏補缺,看看自己的技能在跟公司業(ye) 務需求對接上還存在哪些不足,盡快“打補丁”,以便更快適應工作需求。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舒彭、董羽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xi) 生 丁香雪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