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文化鋪”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
服務項目化項目精品化
“銀齡文化鋪”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
大眾(zhong) 日報聊城訊“我每天下午都跟著‘柴掌櫃’在小區裏學習(xi) 養(yang) 生八段錦和太極劍,現在已經能打出一套完整的太極劍了。”5月18日,聊城市民孫來貴高興(xing) 地說。孫來貴口中的“柴掌櫃”名叫柴春蘭(lan) ,今年77歲,是東(dong) 昌府區新區街道中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銀齡文化鋪”的一名“掌櫃”。
“銀齡文化鋪”是中巨社區針對轄區退休老人多、文化需求多元的本土特點探索建設的文明實踐項目,項目通過吸納小區居民中的文藝骨幹擔任文化鋪的“掌櫃”,組織社區老年人參加舞蹈、朗誦、書(shu) 法、合唱、太極等文化活動,滿足社區老年人的文化需求。目前,小區裏除了柴春蘭(lan) 的“太極文化鋪”,還有“墨香文化鋪”“剪紙文化鋪”等多個(ge) 文化鋪。每個(ge) 文化鋪的“掌櫃”都有一本“賬本”,記錄著老人們(men) 的學習(xi) 需求和學習(xi) 情況。“這是老許已經完成的願望,他兒(er) 子前段時間結婚,他想親(qin) 自為(wei) 孩子剪上一對‘喜’字。”“剪紙文化鋪”的“賈掌櫃”翻著賬本笑著說。截至目前,“賈掌櫃”共完成了8個(ge) 居民的文化心願。
近年來,東(dong) 昌府區始終把“為(wei) 老”誌願服務作為(wei) 一項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感的有效載體(ti) ,完善“為(wei) 老”誌願服務機製,不斷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物質各方麵服務需求,為(wei) 形成愛老、敬老、助老的社會(hui) 風尚貢獻力量,打通文化服務基層的“最後一公裏”,做實做強新時代“為(wei) 老”誌願服務,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le) ,促進社會(hui) 文明風尚健康發展。
截至目前,東(dong) 昌府區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ge) 、文明實踐所14個(ge) 、實踐站219個(ge) ,誌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3個(ge) ,文明實踐基地16個(ge) ,家庭站1366個(ge) ;注冊(ce) 誌願者20.9萬(wan) 餘(yu) 人,誌願服務隊伍1200餘(yu) 支,“五為(wei) ”文明實踐誌願服務項目300餘(yu) 個(ge) ,誌願服務累計總時長達610萬(wan) 小時。
“下一步,我們(men) 將全麵推進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提質擴麵、提檔升級,策劃定製更多接地氣、冒熱氣、暖民心的誌願服務項目,實現誌願服務項目化、項目精品化,真正實現‘群眾(zhong) 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東(dong) 昌府區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蘇文萍說。(記 者 高 田 通訊員 王忠友 張曉萌 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