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誌願星光點亮社區“微治理”

發布時間:2023-06-05 10: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武鷺帥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yu) 江蘇無錫空港經開區(碩放街道)的南三社區,聽到一陣鏗鏘有力、清脆明朗的鼓點聲。“這是我們(men) 社區文藝隊正在為(wei) 居民們(men) 排演鼓樂(le) 。”南三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楊勇告訴記者。

  白菊娣是文藝隊的核心成員,年近七旬的她為(wei) 人熱心善良,在鄰裏間威望很高。“通常隻要我們(men) 提需求,社區都會(hui) 想方設法滿足我們(men) 。”白菊娣笑盈盈地說。楊勇介紹,目前南三社區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需要更大程度地調動群眾(zhong) 積極性來創新社區管理。

  記者跟隨楊勇來到社區南星苑256號樓,頓覺眼前一亮。隻見整潔的樓道兩(liang) 側(ce) ,畫滿了充溢童趣的牆繪,一隻隻小動物栩栩如生。“我們(men) 社區都是樓梯房,之前樓道中堆積著不少雜物,不美觀而且安全隱患大,但清除雜物免不了要和居民溝通。文藝隊的叔叔阿姨們(men) 作為(wei) 誌願者,幫著去溝通協調,還聯係了周邊的學校,和孩子們(men) 共同完成了牆繪作品。”楊勇說,社區無大事,民生無小事,社區“微治理”就妙在“微”這個(ge) 字,需要居民共同參與(yu) 。

  “這些年,誌願活動無論是技術手段還是內(nei) 容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局限於(yu) 在社區內(nei) 部發揮文藝骨幹的作用,我們(men) 還希望培養(yang) 更多的誌願後備力量,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更精準、更高質量的誌願活動,實現社區‘微服務’的提升。”碩放街道社會(hui) 事業(ye) 局副局長曹石紅表示。

  為(wei) 此,在2022年年末,碩放街道推出了“時間膠囊”誌願服務智慧小程序,進一步整合、規範誌願資源,構建起一個(ge) “誌願圈”。點開小程序,社區發布的誌願活動一目了然,並在發布欄中備注了對誌願者能力的要求,同時,誌願者可根據自身實際,備注本人特長等信息。這種做法可謂“雙向發力”,提升了誌願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性和精準性。

  “借助‘時間膠囊’,誌願服務就能實現可視化,誌願者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到自己的誌願服務時長,並據此兌(dui) 換相應的禮品,這些禮品均來自我們(men) 組建的空港地區誌願商圈公益聯盟。今年,我們(men) 將在整個(ge) 新吳區實現誌願服務時長統兌(dui) 、統存、統換。”曹石紅說,截至目前,該平台已注冊(ce) 誌願者600餘(yu) 人,街道已設立了20個(ge) “時間膠囊”誌願服務創新項目積分兌(dui) 換點,“時間膠囊”公益聯盟企業(ye) 逾40家。

  除了改進參與(yu) 形式,在創新誌願活動內(nei) 容方麵,碩放街道也費了一番心思。在街道下屬的麗(li) 新社區,由於(yu) 居民不規範種植,小區環境亟待改善。“我們(men) 在周末組織了一場‘打造花海’的活動。”麗(li) 新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夏佳榕說,在愛心企業(ye) 的幫助下,社區籌集到了200株薔薇花,號召居民以家庭為(wei) 單位進行認領,對周邊綠化進行“包幹”。“我們(men) 家第一時間就認領了一株,帶著孩子一起培土澆水,既美化了社區環境,又增強了孩子的實踐能力和服務集體(ti) 的意識。”誌願者家長賴婭琪表示。

  “此外,我們(men) 社區還培養(yang) 了一支‘青鴿誌願服務隊’,這支隊伍以00後隊員為(wei) 主,根據他們(men) 的特長,我們(men) 為(wei) 其匹配誌願活動。”夏佳榕介紹,這支誌願服務隊曾用抖音現場直播的方式帶領居民參與(yu) 了一場“雲(yun) 趕集”,點讚量達5.6萬(wan) 次。

  “下一步,碩放街道將繼續引導社區從(co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大局出發,以居民需求為(wei) 導向,探索以‘五社聯動’為(wei) 載體(ti) 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促進社工、社會(hui) 組織、誌願者、社會(hui) 慈善資源各展所長,聯通聯動,做優(you) 社區治理品牌,構建完善的社會(hui) 化服務支持體(ti) 係,引導居民群眾(zhong) 共同參與(yu) ‘微治理’項目,共享‘微治理’成果。”曹石紅表示。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