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入法 “舌尖上的美德”漸成常態
6月1日中午,市民吳女士一行五人走進全聚德和平門店,他們(men) 點了四個(ge) 菜和一份烤鴨,“點菜的時候,服務員就提示我們(men) 要適量,如果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和吳女士有同樣經曆的還有到延慶區永寧古城遊玩的王女士,中午到望香居五餅二魚吃飯,點餐時服務員第一時間提示顧客主食可以隨時添加,不用馬上就點。2020年6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文明行為(wei) 促進條例》中明確提出,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三年來,這一文明行為(wei) 的倡議逐漸成為(wei) 首都市民就餐的一種行為(wei) 自覺,這種好習(xi) 慣的養(yang) 成靠的是培養(yang) 、引導和真抓實管。
《北京市文明行為(wei) 促進條例》實施後的第一年,首都文明辦聯合市商務局等部門啟動了“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主題宣傳(chuan) 引導活動,活動以餐館酒店、單位食堂、家庭為(wei) 重點,通過三年的廣泛深入動員、實施分類引導、強化督導檢查、營造濃厚氛圍,活動的社會(hui) 覆蓋麵與(yu) 影響力不斷擴大,厲行節約、珍惜糧食的文明就餐習(xi) 慣逐步成為(wei) 首都市民的行動自覺。
市商務局牽頭會(hui) 同本市多個(ge) 部門製定發布了《“製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盤行動”指引》,《指引》涉及社會(hui) 餐飲門店經營者和消費者、各機關(guan) 食堂、學校食堂用餐的中小學校、高校食堂、醫院職工食堂和營養(yang) 食堂、星級飯店、鄉(xiang) 村民宿、集體(ti) 用餐配送單位,以及各駐京辦事處所屬賓館、大廈和招待所九大類場景。
同時,遏製舌尖上的浪費不僅(jin) 需要個(ge) 人道德約束,更需執法層麵的真抓實管,為(wei) 餐飲浪費劃實“紅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出台了多項管理措施以保證“光盤行動”順利實施。如:要求餐飲企業(ye) 店內(nei) 有製止餐飲浪費標識、有勸導員、剩菜要打包;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切實承擔起反浪費的主體(ti) 責任,呼籲行業(ye) 協會(hui) 發揮行業(ye) 引領作用,網絡供餐平台發揮好網絡優(you) 勢,多維度發力,共同製止餐飲浪費。截至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已公布了多批製止餐飲浪費典型案例,警示餐飲業(ye) 經營主體(ti) 加強防止食品浪費工作。
在依法促進市民文明行為(wei) 養(yang) 成,倡導文明行為(wei) 的推動下,三年來,北京市民悄然發現“舌尖上的美德”漸成常態。6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全聚德和平門店,不時會(hui) 看到戴著“節約監督員”胸牌的工作人員建議顧客適量點餐、剩菜打包。餐廳內(nei) 布置宣傳(chuan) 標語、易拉寶,提示用餐顧客厲行節約。“這幾年,我們(men) 全力加強服務人員培訓,增強禁止浪費監督員意識,在顧客點餐過程中做好提示,增加小份菜和‘一人食’烤鴨套餐。在後廚加工環節,設立專(zhuan) 門的加工間對原材料進行集中加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和浪費。”全聚德和平門店總經理王亞(ya) 敬介紹,正常營業(ye) 情況下,廚餘(yu) 垃圾已經從(cong) 之前的每天1200斤減少到現在不到1000斤。(文/記者王薇 李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