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迸發大能量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小巨人”迸發大能量
——青島著力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駛入發展快車道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在青島,有這樣一群企業(ye) ,它們(men) “個(ge) 頭”不大卻身懷“獨門絕技”,它們(men) 隻專(zhuan) 注並深耕產(chan) 業(ye) 鏈中的一個(ge) 環節或一項產(chan) 品,以專(zhuan) 出道、以精破局、以特逐強、以新求變;它們(men) 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質量效益雙優(you) 的排頭兵企業(ye) ,也是工業(ye) “強筋健骨”不可替代的生力軍(jun) ,它們(men) 就是青島6738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強調“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青島在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之外,大力發展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激發企業(ye) 創新創造活力,培養(yang) 企業(ye) 家首創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越來越多的“獨門絕技”和“配套專(zhuan) 家”,彌補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的技術短板,走出一條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的進擊之路。
梯度培育,厚植“專(zhuan) 精特新”成長沃土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需要良好的成長土壤。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蝶變”,便是青島近些年來厚植“專(zhuan) 精特新”成長沃土的一個(ge) 縮影。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有一家普通人所知不多,但在煤礦、油氣行業(ye) 大名鼎鼎的企業(ye) ——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僅(jin) 10年,這家企業(ye) 就由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一路成長為(wei) 隱形冠軍(jun) 、瞪羚企業(ye) 、全球獨角獸(shou) 企業(ye) 500強和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
十年“一路狂奔”,中加特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麽(me) ?
2016年,在行業(ye) 內(nei)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中加特,便將眼光投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那時候行業(ye) 內(nei) 可遵循借鑒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中加特總工程師宋承林的記憶中,三年時間他們(men) 走了很多彎路,也碰了很多釘子,“很幸運,我們(men) 乘上了西海岸新區政府數字化建設的‘列車’”。
宋承林口中的“列車”,是2019年9月青島西海岸新區出台的《關(guan) 於(yu) 促進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大數據和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若幹政策》。該文件提出“組織實施‘高端製造業(ye) +人工智能’重大示範項目,對於(yu) 申報成功的企業(ye) 最高獎補1500萬(wan) 元”,這對包括中加特在內(nei) 的很多中小企業(ye) 來說,都是一場“及時雨”。
“政策一出,感覺在單打獨鬥的路上突然找到了組織。”宋承林打趣道。最終,中加特申報的變頻一體(ti) 機產(chan) 能提升項目成功獲得新區1500萬(wan) 元資金支持,該項目後來被評為(wei) 全國十大5G全連接工廠試點示範。
除給予真金白銀的扶持,新區還為(wei) 中加特帶來了頂層設計上的啟發。“最初,我們(men) 對智能工廠的建設標準認識並不清晰,相關(guan) 部門便組織我們(men) 到西門子等先進的數字化工廠進行學習(xi) ,讓我們(men) 找到了建設方向。”宋承林說,在市、區兩(liang) 級的政策和資金加持下,未來3年,中加特給自己定下了產(chan) 值突破30億(yi) 元的目標。
“作為(wei) 製造業(ye) 強市,青島始終把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擺在優(you) 先位置,聚力落實‘培育、賦能、服務、保障’四項主責主業(ye) ,全門類、全周期、全要素鼓勵支持中小企業(ye) 發展壯大。”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郭振棟說。
據介紹,在《青島市加快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中,青島提出要聚力打造製造業(ye) 領域“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和四新經濟領域“雛鷹企業(ye) —瞪羚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兩(liang) 條梯度培育賽道。部署實施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倍增計劃,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評價(jia)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10000家以上、新培育認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2000家左右、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100家左右,新培育爭(zheng) 創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00家左右,為(wei) 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的窗口。
“卡位入鏈”,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
“卡位入鏈”是青島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的創新舉(ju) 措之一。所謂“卡位入鏈”,就是通過大中小企業(ye) 的融通創新對接,引導大企業(ye) 麵向中小企業(ye) 發布融鏈固鏈需求,促進中小企業(ye) 與(yu) 大企業(ye) 深化拓展供應鏈合作,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賦能。
青島至亞(ya) 美萊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新型膜材料製造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產(chan) 品主要應用於(yu) 軌道交通、高端建築等領域。3月10日,在圍繞氫能與(yu) 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主企業(ye) 特來電公司開展的“卡位入鏈”對接活動上,至亞(ya) 美萊公司進行了產(chan) 品路演,得到特來電的積極關(guan) 注,並現場達成合作意向。
“以前我們(men) 很難對話大企業(ye) ,現在政府組織‘卡位入鏈’對接會(hui) ,我們(men) 可以直接和鏈主企業(ye) 對接,獲取市場的機會(hui) 大大增加,現在已開拓了家電、汽車等民用領域功能薄膜市場,預計今年上半年便會(hui) 產(chan) 生效益。”至亞(ya) 美萊公司總經理丁肇聚表示。
與(yu) 至亞(ya) 美萊同樣受益的,還有位於(yu) 上合示範區的青島能蜂電氣有限公司。兩(liang) 年前,能蜂電氣因為(wei) 資金、人才問題,產(chan) 品研發一度遇到瓶頸。緊要關(guan) 頭,政府依托設立的“人才貸”金融產(chan) 品,為(wei) 能蜂電氣爭(zheng) 取到1000萬(wan) 元貸款,同時幫助企業(ye) 與(yu) 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產(chan) 品研發迎來井噴式發展。
“政府還幫助我們(men) 參加了多場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卡位入鏈’活動,招引合作企業(ye) ,2022年下半年,我們(men) 與(yu) 海爾納暉儲(chu) 能項目達成合作,進一步提升了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能蜂電氣總經理張浩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他們(men) 的相關(guan) 設備訂單已超過5000台,同比增長10倍,公司滿負荷生產(chan) ,產(chan) 品仍供不應求。
圍繞全市24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青島以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為(wei) 突破口,通過鏈主企業(ye) 行、標杆企業(ye) 行、高校院所行、融資機構行、服務機構行等多種形式,組織鏈主企業(ye) 與(yu)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專(zhuan) 場對接交流活動,支持鼓勵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協同製造,引導鏈主企業(ye) 向中小企業(ye) 開放供應鏈、開放場景應用,輸出配套產(chan) 品標準和質量管理體(ti) 係,推動大中小企業(ye) 全麵加強合作,形成融通創新的發展生態。
郭振棟表示,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是釋放大企業(ye) 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ye) 創新潛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組織形式。
在“卡位入鏈”的同時,青島還不斷拓寬服務廣度和深度,對有潛力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實行一企一策定製化跟蹤培育,引導企業(ye) 深耕細分領域做強做精;對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實行精準推送專(zhuan) 屬服務,鼓勵企業(ye) 加大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定期組織邀請企業(ye) 、園區、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機構、高校院所、政府部門進行充分交流、各取所需,激發企業(ye) 發展活力。
金融活水,助力“專(zhuan) 精特新”變大變強變優(you)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發展潛力大,但企業(ye) 往往麵臨(lin) 輕資產(chan) 融資難的尷尬。作為(wei) 成長中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山東(dong) 格潤內(nei) 澤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就遇到過類似的難題。
位於(yu) 嶗山區創新園的格潤內(nei) 澤姆公司,是一家主要從(cong) 事大氣汙染治理、水處理的企業(ye) 。2022年年底,該公司分公司格潤內(nei) 澤姆新水務有限公司與(yu) 一家大公司簽訂了一個(ge) 化工園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合同。根據合同約定,需要格潤內(nei) 澤姆新水務先出具合同金額20%的銀行保函,後支付貨款。這可急壞了該企業(ye) 財務負責人,“因為(wei) 急著用款,如自行申請銀行保函,不僅(jin) 審批流程較長,還需要繳納保函金額10%~20%的保證金”。
了解到企業(ye) 難題後,注冊(ce) 地同為(wei) 嶗山區的青島融資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為(wei) 企業(ye) 送去了一場金融“及時雨”。“我們(men) 為(wei) 企業(ye) 提供分離式保函服務,讓企業(ye) 使用再擔保公司在銀行的授信額度,這樣可以加快企業(ye) 辦理銀行保函的進度、減少資金占用。”青島融資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業(ye) 務部經理吳佳晉告訴記者,他們(men) 5個(ge) 工作日內(nei) 便為(wei) 格潤內(nei) 澤姆新水務順利開具了銀行保函,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了用款需求。
從(cong) 普通的包裝產(chan) 品,到集30餘(yu) 項專(zhuan) 利於(yu) 一身的“多用途節能環保新型集裝箱液體(ti) 包裝袋”,再到給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配套的超純水內(nei) 襯層,青島恒信塑膠有限公司作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的進階之路,同樣有金融政策的扶持。
“我們(men) 公司主要從(cong) 事注塑件、集裝箱液體(ti) 包裝袋的生產(chan) ,集裝箱液體(ti) 包裝袋相比傳(chuan) 統運輸容器具有靈活輕便、成本較低等優(you) 勢,但在產(chan) 品拉伸度、熱合度等質量把控方麵有著非常嚴(yan) 格的要求,因此企業(ye) 研發投入壓力比較大。”公司總經理薑法宏告訴記者,即墨區工信局了解到他們(men) 的困難後,根據政策幫助他們(men) 拿到了1000多萬(wan) 元的各類扶持資金。
“專(zhuan) 項資金的注入,為(wei) 我們(men) 分階段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薑法宏說,前不久,他們(men) 成功研發出5層共聚高性能PE膜,新產(chan) 品能夠適應更為(wei) 苛刻的運輸環境,能夠裝載的液體(ti) 已經達三四百種。如今,恒信塑膠產(chan) 品已經出口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達10%以上。
金融活,經濟活。為(wei) 打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的資金堵點,青島製定了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上市培育工作三年行動方案,推動更多企業(ye) 駛入資本市場發展的快車道,同時在全省率先將北交所掛牌企業(ye) 納入上市補助政策範圍。
為(wei) 讓企業(ye) 及時、充分享受到“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青島搭建了全國一流的地方惠企利民政策平台“青島政策通”。為(wei) 鼓勵小微企業(ye) 轉型升級、增資擴產(chan) ,三年累計扶持1599個(ge) 小微企業(ye) 創新轉型項目,安排獎補資金7.55億(yi) 元。
截至目前,青島已累計認定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51家,12家企業(ye) 入選2022全球獨角獸(shou) 企業(ye) 500強榜單,數量列北方城市第二、全國第五位。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06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