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動 心相通
【香江快評】
作者:陳素婷(紫荊學院二級調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hui) 會(hui) 員)
自今年年初內(nei) 地與(yu) 香港恢複正常通關(guan) 以來,兩(liang) 地人員流動頻繁。往來互動間,兩(liang) 地居民拓寬了大展宏圖的廣闊天地,助推著香港和內(nei) 地人心進一步凝聚。
政府主動對接,促進兩(liang) 地共融
為(wei) 主動對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特區政府全麵出擊。香港特首李家超今年多次帶隊赴內(nei) 地考察:2月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和“北部都會(hui) 區督導委員會(hui) ”前往廣深;3月帶領主要官員赴京洽談合作;4月率領特區政府及立法會(hui) 大灣區訪問團前往深圳、東(dong) 莞、佛山和廣州四個(ge) 大灣區城市;5月帶領工商界出席“粵港合作周”、“港 潮流”購物節等活動。香港特區政府三司十五局也紛紛行動:4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赴北京、廣州和深圳交流;5月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率隊赴京,與(yu) 相關(guan) 部門就內(nei) 地與(yu) 香港加強法律及爭(zheng) 議解決(jue) 服務的交流和合作等議題展開交流。在局署和地區層麵,香港方與(yu) 內(nei) 地部門建立恒常聯係機製,在商貿合作、生態保護、旅遊體(ti) 育、教育文化等領域進行廣泛業(ye) 務對接。
政府主動對接對促進兩(liang) 地共融具有重要意義(yi) 。一是有助於(yu) 落實特區政府主責,開拓視野格局,找準香港定位和機遇,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二是有助於(yu) 推動形成調查研究新風氣。通過廣泛調研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提升施政水平。香港特首多次帶隊考察,就是帶頭踐行調查研究,促進香港政壇樹新風、求實招。三是有利於(yu) 香港主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香港與(yu) 內(nei) 地城市互相學習(xi) 借鑒,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各界深度交融,開拓廣闊天地
除了兩(liang) 地政府間交流活躍,各界也呈現深度交融之勢。工商界、產(chan) 業(ye) 界共辦招商會(hui) 、展銷會(hui) 、博覽會(hui) ,尋商機、找項目、攬訂單;科技界成功舉(ju) 辦2023數字經濟峰會(hui) 、香港國際創科展、香港Web3嘉年華等係列活動,推進兩(liang) 地科技合作;醫學界通過“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加強學術交流,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基礎教育界積極與(yu) 內(nei) 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以公民與(yu) 社會(hui) 發展科社會(hui) 實踐的模式,組織學生赴內(nei) 地研習(xi) ;高等教育界合作光譜進一步拓寬,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hui) 日前赴京訪問北京師範大學,推動香港依托內(nei) 地資源培訓中小學師資。
此外,政府和社會(hui) 力量嚐試跨界合作,如珠海市政協港澳委聯同香港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旺角區少年警訊組織“多族裔青少年大灣區共融科創探索交流團”研學活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ju) 辦“大灣區孩子們(men) 心目中的碳中和世界”繪畫作品展,粵港澳小畫家們(men) 用畫筆勾勒大灣區城市地標,描繪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並在行走中感受江山之瑰麗(li) 、人文之富美。
人才北上南下,創造無限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日千裏,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助力打造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為(wei) 香港青年學習(xi) 、生活和就業(ye) 帶來更多選擇及更廣闊的空間。
深圳前海憑借地緣和政策優(you) 勢,吸引注冊(ce) 稅務師、注冊(ce) 會(hui) 計師、房屋經理等諸多香港專(zhuan) 業(ye) 人士來前海直接執業(ye) 。2023年“百萬(wan) 青年看祖國·千名博士神州行”等活動,促使越來越多香港青年北上,前往北京、上海、廣東(dong) 、浙江、福建等地,在交流中增進對內(nei) 地的了解和認識。
與(yu) 此同時,香港因其多元文化、國際化視野、開放理念,吸引著眾(zhong) 多內(nei) 地青年南下。香港特區政府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通過該計劃引進的人才可獲兩(liang) 年有效入境許可,並可在香港居住7年後申請永久身份證。2023年5月16日公布擴大人才清單,涵蓋專(zhuan) 業(ye) 由13項大增至51項。據香港特區政府勞福局統計,截至4月底,該計劃接獲約2.7萬(wan) 宗申請,1.7萬(wan) 餘(yu) 宗已獲批。其中內(nei) 地人才約占三分之二,其餘(yu) 的海外申請中也有不少外籍華人。
據了解,下一步,特區政府還會(hui) 采取更積極主動的“搶人才”戰略,瞄準創新科技、中外文化藝術等領域,配合國家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的戰略需要,引入高端人才,提升全球競爭(zheng) 力。
國家政策加持,心相通情更濃
今年5月15日起,內(nei) 地與(yu) 香港口岸間的快捷通關(guan) 全麵恢複,4類赴港簽注可全國通辦。在此利好消息下,內(nei) 地遊、港澳遊再度火爆。旅遊業(ye) 複蘇帶動飲食業(ye) 、酒店業(ye) 和零售業(ye) 的興(xing) 旺。用餐高峰期,有的餐廳人滿為(wei) 患,香港有旅行社安排內(nei) 地旅客乘觀光船在海上用餐,價(jia) 錢公道合理,遊客既可以舒適用餐,又可欣賞維港風光,獲得一致點讚。
6月1日起香港私家車可申請“港車北上”,獲批後在7月1日就可以經港珠澳大橋自由往來香港和廣東(dong) 。有香港市民表示,“這個(ge) 消息對於(yu) 喜歡陪同親(qin) 友‘北上’吃火鍋、喝奶茶、看牙醫的香港市民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南北互動,交流多了、了解深了,心也就更近了、共識也就多了。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處處皆是溫暖有愛的家。兩(liang) 地民眾(zhong) 心相通、情更濃,有祖國作為(wei) 堅強後盾,香港的明天必然更加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