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借“清淤工程”之名盜砂 長江流域現非法采砂新苗頭

發布時間:2023-06-06 09:3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6月5日電 題:長江流域現非法采砂新苗頭:以清淤之名盜砂、“螞蟻搬家”式偷砂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沿長江調研發現,在持續嚴(yan) 打的高壓態勢下,長江幹流采砂管理秩序持續穩定向好。但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將目光投向支流,借“清淤工程”之名行采砂之實,“螞蟻搬家”式偷砂案件呈多發態勢。

  以“清淤疏浚”之名盜采

  記者沿支流走訪時多次碰到運砂船,其采砂大都打著“清淤疏浚”“河道綜合治理”的旗號。

  “有些船表麵上看是疏浚工程船,證書(shu) 齊全,但很有可能從(cong) 事非法采砂活動,隱蔽性很強,增大了我們(men) 打擊非法采砂的難度。”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砂管局督查處處長劉平剛介紹,這種清淤疏浚的工程船,行駛時如同普通船舶,升起采砂機具即可采砂。

  “那種有6根吸砂管的盜砂船,一個(ge) 小時就能吸納約2000噸江砂,可以賣數十萬(wan) 元。”曾破獲特大盜采江砂案的辦案民警告訴記者。

  一位長期參與(yu) 水利項目評審的高校教授擔憂,一些地方為(wei) 獲取經濟利益、滿足工程建設需求,以“疏浚”為(wei) 名行采砂之實。“長江流域很多沿江區縣都在排隊申請‘疏浚’河道,對一些找我評審的‘疏浚’項目我都不敢簽字。為(wei) 了躲避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管和審批,有的地方還把所謂‘生態疏浚’項目化整為(wei) 零,把大項目切割成一個(ge) 個(ge) 小項目分段做。”

  記者調研發現,一些盜砂團夥(huo) 還通過虛開、偽(wei) 造、重複使用砂石采運管理單,將非法采砂“洗白”。2021年7月,多部門聯合執法發現一艘隱形吸砂泵船在長江中遊某水域盜采江砂。警方查獲了15張被虛開、倒賣的砂石采運管理單,每張單子賣出約10萬(wan) 元的價(jia) 格。

  “螞蟻搬家”式偷砂難防

  記者在長江一條支流走訪,沿河走不過兩(liang) 三公裏,就看到3台小型吸砂機具停在河道中。有的是小型吸砂筏,用管子在水中吸砂,一人即可操作;有的是挖掘機,直接在裸露的河床上挖砂,再用小貨車運走。記者沿河看到,因過度采砂,多處破碎的河床觸目驚心:河道布滿深坑,坑內(nei) 水成了死庫容,坑外幹枯長滿野草。

  “這裏以前有河道砂石可采區,挖了十幾年後幾乎沒有大規模開采的空間了,現已禁止采砂。”當地一名鄉(xiang) 鎮幹部說。不過,雖然明令禁止采砂,但持續不斷的“螞蟻搬家”式偷砂行為(wei) 卻屢禁不止。

  在長江中下遊走訪其他支流時,記者也發現類似情況。水利幹部和民警普遍表示,通過施行“四聯單”(砂石采運管理單,一般一式四聯)管理、借助科技手段加大巡查、頻繁跨部門聯合執法,長江幹流非法采砂案件逐年減少。但長江支流的“螞蟻搬家”式偷砂等小型化案件,成為(wei) 當前多發問題,執法難度大、成本高。

  “有的是村民偷偷采砂。我們(men) 來了他們(men) 就停下,走了他們(men) 又繼續采。我們(men) 沒有執法力量,很無奈。”一名鄉(xiang) 鎮幹部坦言,尤其是去年以來幹旱導致水位下降、河床裸露,“螞蟻搬家”式偷砂更加便利。

  去年年中,江西省永修縣偵(zhen) 破一起“螞蟻搬家”式非法采礦案,犯罪嫌疑人朱某、劉某等5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螞蟻搬家”式盜采河砂獲利數十萬(wan) 元。

  長江荊江段某縣級市因河砂優(you) 質而聞名,該地綜合執法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型化采砂案件遭遇執法難。“許多案件,盜砂少量多次,單次涉案金額常常達不到立案標準。”

  采訪中,基層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小型采砂工具價(jia) 格低廉也是案件多發原因之一。記者在電商平台搜索發現,隻需3000元左右即可購買(mai) 到安裝有消音器的小型抽砂泵。“搭配簡單浮筒即可用於(yu) 抽取河砂,每小時可抽取25噸左右。”商家告訴記者。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李建華等受訪專(zhuan) 家表示,盜采江砂會(hui) 帶來多重負麵影響:一是破壞水生生物棲息地,影響長江生態;二是可能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危及沿江群眾(zhong) 飲水安全;三是過度采砂會(hui) 大幅改變河床地貌地形,威脅堤防和船舶航行安全。

  整治非法采砂應向支流推進

  2022年,公安部組織長江流域11省(市)和長江航運公安機關(guan) 深入開展打擊長江非法采砂犯罪專(zhuan) 項行動,偵(zhen) 破此類案件270餘(yu) 起,打掉犯罪團夥(huo) 90餘(yu) 個(ge) ,查扣非法采砂、運砂船舶190餘(yu) 艘,查實涉案江砂220餘(yu) 萬(wan) 噸,涉案金額3.2億(yi) 元。

  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隨著經濟複蘇,砂石需求可能增長,需防範暴利驅使下非法采砂行為(wei) 反彈。

  2021年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對非法采砂行為(wei) 作出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用於(yu) 違法活動的船舶、設備、工具,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wan) 元的,並處二十萬(wan) 元以上二百萬(wan) 元以下罰款。

  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建議,提高對長江相關(guan) 支流及湖泊采砂管理的重視程度,盡快將長江幹流治理非法采砂的管理經驗向全流域推廣。

  首先,統籌考慮幹支流、湖泊的泥沙補給和資源分布,進一步完善疏浚砂綜合利用相關(guan) 製度和疏浚項目審批流程,製定符合各地實際的疏浚砂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同時,加快推進采砂智慧監管,以“技防”為(wei) 主,“人防”為(wei) 輔,推廣電子圍欄技術和電子計量技術,提高河道采砂監管技術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避免合法項目超時超量超範圍采砂。

  劉平剛等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繼續加強對船舶改裝的監管,從(cong) 源頭上減少偷砂船數量;加大對長江流域“螞蟻搬家”式偷采的打擊力度,定期巡查、突擊巡查相關(guan) 河段;加快統一砂石“身份證”,對砂石開采、運輸、銷售相關(guan) 票據實行閉環監管。(記者鹿澤新、董雪、李思遠、韓振)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