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通往“綠未來” 千餘種技術產品亮相碳博會
使用氫氣的低碳冶金技術、浸沒在液體(ti) 裏的服務器、家用級的儲(chu) 能產(chan) 品……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chan) 品與(yu) 成果博覽會(hui) ”6月11日正式舉(ju) 行,國內(nei) 外近600家企業(ye) 帶來了千餘(yu) 種技術、產(chan) 品,與(yu) 社會(hui) 各界一起“碳”索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圖景。
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承諾。做好“雙碳”工作,科技創新是重要支撐。首屆上海國際碳博會(hui) 上,從(cong) 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到低碳服務、低碳交通,中外企業(ye) 現場展示了綠色低碳技術的最新進展。
作為(wei) 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jun) ,上海臨(lin) 港集團正在打造“低碳園區”。臨(lin) 港集團旗下的20個(ge) 重點園區和100餘(yu) 家園區企業(ye) 此次組團參展,其中既有國際氫能穀這樣的產(chan) 業(ye) 新載體(ti) ,又有特斯拉這樣的知名企業(ye) 。
在特斯拉的展位上,除了中國生產(chan) 的兩(liang) 款電動汽車,企業(ye) 還重點展示了其“不止於(yu) 車”的新探索。今年4月,特斯拉儲(chu) 能超級工廠項目落戶臨(lin) 港新片區,規劃生產(chan) 超大型商用儲(chu) 能電池。碳博會(hui) 現場展出了特斯拉商用儲(chu) 能電池的模型,每台電池可以存儲(chu) 3兆瓦時的能量,滿足3600戶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需求。此外,特斯拉還首次在國內(nei) 展示了儲(chu) 能家用級產(chan) 品,包括太陽能屋頂與(yu) Powerwall電池。
如何解決(jue) 鋼鐵業(ye) 的排放問題?寶武集團在碳博會(hui) 上集中展示了碳中和冶金技術路線圖。據介紹,去年年初,寶武集團在湛江鋼鐵開工建設國內(nei) 首套百萬(wan) 噸級氫基豎爐,該項目是國內(nei) 首條集成氫氣和焦爐煤氣進行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鋼鐵生產(chan) 線。項目2023年底建成後,預計相比傳(chuan) 統工藝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萬(wan) 噸以上。
電動汽車集成了多項綠色低碳技術。上海市經信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規模超過112萬(wan) 輛,位居全球城市第一,這背後離不開充電網絡設施支撐。在國家電網的展台上,國網上海電力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麵保障電動汽車出行需求,國網上海電力積極投入充電網絡建設,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站點855座、充電設施超過12000台,形成以快充為(wei) 主的城市公共充電網絡、高速服務區全覆蓋的城際快充網絡。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火熱,帶來全社會(hui) 對算力的需求激增。如何推動各種雲(yun) 計算中心、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成為(wei) 現實問題。在網宿科技的展台上,一台台浸在液體(ti) 裏的服務器吸引了很多人駐足。網宿科技旗下雲(yun) 宿科技運維總監徐明微說,傳(chuan) 統服務器運行時會(hui) 散發大量熱量,帶來不小的能耗損失。使用新的液冷技術,IT設備運行能耗將比過去減少10%到20%。目前,這項技術已經落地上海嘉定雲(yun) 計算數據產(chan) 業(ye) 園,打造了上海第一座全浸沒的數據中心。
作為(wei) 展會(hui) 東(dong) 道主,上海正在全麵推動落實“雙碳”目標。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陳石燕表示,碳博會(hui) 一方麵促進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內(nei) 外科技合作,另一方麵也搭建公共平台,幫助企業(ye) 更好地實現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加快綠色低碳新賽道的發展壯大。(記者何欣榮、王默玲、桑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