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麥收時節·老王的夏收丨麥田那頭,是家

發布時間:2023-06-13 09:4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記者沈靜文 山東(dong) 台記者趙國偉(wei) 於(yu) 慧施)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幾天前,我們(men) 關(guan) 注了來自山東(dong) 的“夫妻檔”農(nong) 機手王孝濱、王愛學在河南周口的麥收。他們(men) 的下一站是山東(dong) 。特別策劃《麥收時節》持續聚焦《老王的夏收》,今天推出《麥田那頭,是家》。

  王孝濱:周口收完了啊,回山東(dong) !今天早晨走……

  收完一地、隨手發一個(ge) 小視頻,這個(ge) 習(xi) 慣,農(nong) 機手王孝濱保持多年。出發的方向,是山東(dong) 淄博,家的方向。

  到達淄博市高青縣高城鎮小王莊村是第二天上午八點半。收割機開回村裏,第一站是種植戶蔡冉普家裏的地頭,作業(ye) 前的檢查不能少。

  記者:這三圈有什麽(me) 說法嗎?

  王孝濱:轉三次以上,正常檢查不出毛病,一般情況下就不會(hui) 有毛病。

  這是王孝濱太熟悉的一塊田。一腳油門,收割機開進麥田。

  哪怕再收二三十年麥子,小王莊村的這一鐮,仍然能給王孝濱完全不同的震動。這是家鄉(xiang) 的麥子,行道樹後麵是熟悉的光景,麥田那頭,就是家。

  記者:這個(ge) 地不錯是吧?

  王孝濱:你看它麥頭都是金黃色的。盡量地割快一點,割好一點。十成熟一成丟(diu) ,八成熟十成收,它正好就是八成熟。

  麥子傾(qing) 斜而下。6畝(mu) 地,20來分鍾,這是小王莊村的主場速度。老蔡很滿意。

  老蔡:麥子收得漂亮,地裏幹淨,收了四五年。信譽很好。

  王孝濱:每年他都等我,挺有成就感,就是我幹的活。

  王孝濱的妻子王愛學沒有跟在收割機旁,而是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幫著村民送麥子。從(cong) 老蔡的麥田上來,王孝濱的收割機很快攆上了妻子開的拖拉機。夫妻倆(lia) 直奔隔壁大蔡村的訂單而去。

  下午1點,王孝濱的母親(qin) 和表姐騎著三輪車,把午餐送到地頭。饅頭、烙餅、鬆花蛋、土豆燉排骨,還有王孝濱最愛吃的黃瓜蘸醬。這是回家才有的待遇。

  王孝濱:這才叫真正的野餐,真正的莊稼地裏麵吃飯。

  飯後的安排同樣滿滿當當。回到小王莊村,收自家的麥子。緊接著是村裏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地,200來口人、600多畝(mu) 地,成熟時間不一。麥子要收在最合適的時候,為(wei) 了這個(ge) “合適”,王孝濱說,一下午像在“打遊擊”。

  晚上7點多,收割機歸於(yu) 安靜。王孝濱又開始繞著收割機轉圈,一天下來,四根彈齒損傷(shang) ,事不過夜,他拿起扳手一一更換。

  王孝濱:這易損件。這個(ge) 彈齒,你看出來這是我自己改裝的,我每年就是收割機展會(hui) 的時候,我都去學習(xi) ,看看人家進口的有什麽(me) 優(you) 點。

  王愛學送完麥子,回來得更晚些。夫妻倆(lia) 在水龍頭前說著話,王孝濱順手幫妻子搓著手上的機油。晚風送來清涼,涼風裏全是家的味道。在家的日子其實很短,再收一天,該去河北了。

  王孝濱:我感覺今天晚上睡得應該很舒服,心情不一樣。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