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區有個“生境花園”

發布時間:2023-06-14 09: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講述人:上海市長寧區新涇鎮綠園八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劉觀錫

  位於(yu) 長寧區西隅的樂(le) 頤生境花園落成兩(liang) 年多了,正如大家所預料和期盼的,開園至今吸粉無數,早已成為(wei) 源自新涇、名揚長寧、輻射全城的生物多樣性網紅打卡點,區內(nei) 外乃至外省市的參訪者絡繹不絕。一座隱藏在社區中的小小生態花園怎麽(me) 會(hui) 有如此吸引力,能讓大家蜂擁而至呢?

  樂(le) 頤生境花園位於(yu) 綠八居民區所轄的協和家園南區,732平方米的花園主體(ti) ,加上周邊500平方米的南漁浦親(qin) 水觀光帶,使其成為(wei) 目前上海最大的社區生境花園。作為(wei) 修複城市生態、協調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社區示範點位,樂(le) 頤生境花園分為(wei) 四季花園、生境驛站、蝶戀花溪、療愈花園和自然保育區五大部分。“上海最美河道”南漁浦如翡翠項鏈縱貫而過,河岸旁蛙棲鳥鳴、鷗鷺忘機,花園中魚翔淺底、蝶飛蜂舞,不時還會(hui) 有鬆鼠、小貉等動物來到鳶尾池塘飲水、玩耍。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樂(le) 頤生境花園就很好地體(ti) 現了這一點。在2021年雲(yun) 南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hui) 上,樂(le) 頤生境花園以“會(hui) 呼吸的城市社區生態係統”榮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全球案例100+”。更重要的是,花園設計、建設和運維的整個(ge) 過程,還體(ti) 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建設之初,綠八黨(dang) 總支動員各方力量,先後展開多輪次的兩(liang) 委班子、三駕馬車、四位一體(ti) 會(hui) 議等民主協商。特別是三場“諸葛亮大會(hui) ”,把社區黨(dang) 員、居民代表、周邊群眾(zhong) ,以及社區退休的動物專(zhuan) 家、園林專(zhuan) 家、工程監理等專(zhuan) 業(ye) 誌願者,與(yu) 設計方、工程方聚在一起,共同溝通協商。其間,設計方與(yu) 工程方“不厭其煩”地修改建設方案,直到實現生境花園生態功能和群眾(zhong) 需求的雙滿意,公示後動工建設。

  在建設過程中,綠八黨(dang) 總支堅持收集民意不“關(guan) 門”,收集各類建議意見和“金點子”50餘(yu) 條,梳理歸納後,采納30餘(yu) 條並付諸實施。比如在花園中增設采集自然光源的生境山房,增加木格柵采取減反光措施;改動南漁浦采水井的搖手柄設計滿足幼童身高需求;在南漁浦休閑長廊增加鳥類鏤空鋼雕科普展牌;在花園和河道周邊增添休閑椅提供“森林氧吧”等。

  優(you) 化提升過程不但彰顯了群眾(zhong) 智慧、百姓力量,更凸顯了基層民主協商的成效。樂(le) 頤生境花園最終按照老百姓的“畫像”,加上專(zhuan) 業(ye) 設計意見的巧心共同建成,得到了專(zhuan) 家和群眾(zhong) 的一致認可。

  在大樹環抱中的生境山房,兼顧了科普教育、群眾(zhong) 休閑和團隊活動的多重需求。憑著優(you) 越的自然生境和人文環境,這裏不僅(jin) 成為(wei) “生境課堂”的起航地,讓線上線下3.4萬(wan) 餘(yu) 人共賞“貉以為(wei) 家”的生物多樣性課程,還作為(wei) 自然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成百上千的青少年和外國留學生。

  運維過程中,黨(dang) 總支充分發揮社區自治與(yu) 共治的優(you) 勢,引領構建三支誌願者團隊構築“第五空間”團隊。首先是精選了四位充滿熱情、精通設施設備維護的社區居民成為(wei) 核心管理團隊;其次是邀請居住在綠八的上海動物園專(zhuan) 家、中山公園園林職工以及重大工程監理組成社區專(zhuan) 家團隊,進行花園日常專(zhuan) 業(ye) 化輔導;再次是發動黨(dang) 員骨幹、居民代表,以及有誌於(yu) 從(cong) 事生態環保的誌願者組成第三梯隊,輪流組織好花園衛生保潔、環境整治。

  通過核心引領、層層發力,“第五空間”團隊分工有序、配合默契,以主人翁的精神,始終將樂(le) 頤生境花園打理得井井有條,讓人樂(le) 在其中。大家以樸實的行動,生動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的重要理念,享受到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中國式現代化成果。

    (光明日報記者任鵬、顏維琦采訪整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