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昂揚蓬勃的青春氣息
作者:張維陽(沈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yu) 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老藤的長篇小說《北愛》(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shu) 評論學會(hui) 發布的“中國好書(shu) ”2023年4月推薦書(shu) 目),重點塑造了一個(ge) 新時代致力於(yu) 發展中國航空事業(ye) 的青年科學家形象。她叫苗青,畢業(ye) 於(yu) 名校,掌握著尖端技術,拒絕名利誘惑,為(wei) 了自己的航空夢奔赴東(dong) 北大地,投身中國的航空事業(ye) 。她用自己的信念、智慧和青春,在中國的航空史上,寫(xie) 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苗青是新時代傑出青年的代表。所謂傑出,不僅(jin) 在於(yu) 她擁有突出的科研水平和優(you) 異的團隊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她追求崇高正大的人生理想,將個(ge) 人的追求和國家、時代的需求相融合,不計個(ge) 人得失,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和奮鬥,最終為(wei) 國家設計出新一代的隱形戰機,為(wei) 國家的國防和航空事業(ye) 作出重要貢獻。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青年形象,肇始於(yu)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當時,富強繁榮的“現代中國”成為(wei) 國人共同的內(nei) 心呼喚,在山河破碎、民心渙散的曆史節點,梁啟超創作了《少年中國說》,一改中國風雨飄搖的形象,將中國描述成生機勃勃、未來可期的少年,將中國置於(yu) 告別傳(chuan) 統、追求現代性的路徑之上,表現了堅定的大國夢和不滅的強國心,感召國人重燃對國家和未來的希望。到了“五四”時期,對少年的想象觸發了對青年的呼喚。陳獨秀發表《敬告青年》,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價(jia) 值,並呼喚廣大青年投身民族崛起和社會(hui) 變革的偉(wei) 大事業(ye) ,為(wei) 了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前途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他看來,青年不僅(jin) 意味著擁有青春,更重要的是青年肩負著引領曆史走向的重任。此後,巴金小說中的覺慧,郭沫若詩作中吞食天地的天狗、浴火重生的鳳凰,可以視為(wei) 對青年形象的想象。《小二黑結婚》中的小二黑,《紅旗譜》中的江濤、運濤,《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創業(ye) 史》中的梁生寶,是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青年的代表。而路遙《人生》中的高加林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孫少安,則是改革開放前後對青年形象的賦形。這些青年形象表達了時代的需求與(yu) 關(guan) 切,是時代精神的具象呈現。老藤通過創作,力圖接續這樣的傳(chuan) 統,塑造回應時代命題、展現時代精神的青年形象。
苗青從(cong) 小就有著航空夢,這來自父親(qin) 的熏陶。她的父親(qin) 是個(ge) 飛機迷,航空學院畢業(ye) ,曾經立誌為(wei) 國家設計國際領先的大飛機,但工廠生產(chan) 計劃的調整讓他與(yu) 夢想失之交臂。於(yu) 是,他就盼著女兒(er) 可以為(wei) 自己完成這個(ge) 未竟的事業(ye) 。從(cong) 小學開始,苗青每年都會(hui) 收到父親(qin) 送給她的飛機模型,這些模型在苗青的心中埋下了造飛機的種子,使造飛機成了她畢生的夙願。在這裏,苗青不僅(jin) 繼承了父親(qin) 的愛好,更繼承了父親(qin) 的誌向,她不是一個(ge) 孤立和偶然的存在,而是共和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孩子,流淌著共和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血脈。她的奉獻精神和敬業(ye) 精神,不隻是其個(ge) 人的精神追求或人格修養(yang) ,而是代表了共和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工作作風和精神覺悟。可以說,老藤將苗青放置在共和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人物譜係之中進行打量。苗青的優(you) 秀品質,是共和國工業(ye) 精神文明的當代延續。
其實,苗青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戀人的離去、單位的雪藏、創業(ye) 的艱難、下屬的背叛……工作與(yu) 生活的挫折紛至遝來,讓其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考驗。她憑借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突破了人生道路上一座又一座關(guan) 卡,最終登上了事業(ye) 的高峰。苗青所遇到的困難,其中很多與(yu) 企業(ye) 的管理製度和東(dong) 北的社會(hui) 生態有關(guan) 。如何適應這樣的環境,對她這樣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是個(ge) 不小的考驗。作為(wei) 一個(ge) 外來的年輕人,苗青在很長一個(ge) 階段沒有進入核心的科研團隊,讓掌握尖端技術的她無處施展。但她沒有抱怨,沒有放棄,通過學術講座,讓同領域的民企老板發現了她的價(jia) 值,獲得到經營無人機產(chan) 品的飛鷹公司掛職鍛煉的機會(hui) ,從(cong) 而得以施展才華,後來老板把企業(ye) 完全交予苗青經營,讓她這個(ge) 科研人員成為(wei) 企業(ye) 的管理者,為(wei) 她日後成為(wei) 國有科研院所的管理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苗青接手企業(ye) 後,廠房的建設又麵臨(lin) 著層層的審批,審批流程的複雜和漫長,給企業(ye) 帶來巨大的危機。好在苗青臨(lin) 危不亂(luan) ,積極應對,最終讓審批快速通關(guan) ,讓產(chan) 品按計劃投產(chan) ,企業(ye) 得以生存和發展。
作者對東(dong) 北民營經濟的發展和營商環境的改善充滿了希望。小說中,民營企業(ye) 對市場的觀察更敏銳,用人更靈活,讓苗青這樣的人才在民企得到了培養(yang) 和鍛煉,還有民營企業(ye) 對飛機塗裝的研究和投入,日後有力地支持了苗青主持的隱形飛機項目,民企的技術為(wei) 國之重器的研製提供了重要支撐。營商環境方麵,小說裏呈現出逐漸向好的趨勢。苗青執掌飛鷹公司以來,公司的業(ye) 績顯著上升,這讓省內(nei) 的同行提振了經營的勇氣,將原來打算處理的業(ye) 務做大做強,這家東(dong) 北的民營企業(ye) 在苗青領導的飛鷹公司的帶動和激勵下,譜寫(xie) 了產(chan) 業(ye) 升級、穩健發展的新篇章。隨後,苗青的前男友江峰,在南方的房地產(chan) 領域大獲成功後,也準備攜大筆資金北上,投資飛鷹公司,他看中了飛鷹公司業(ye) 務的前景,也顯示了對東(dong) 北營商環境的信心。這樣,老藤不僅(jin) 書(shu) 寫(xie) 了苗青這個(ge) 青年科學家和創業(ye) 者的形象,也描繪了新時代東(dong) 北的新氣象,讓我們(men) 看到了“青年東(dong) 北”的樣貌。在他的筆下,苗青和東(dong) 北都充滿了昂揚蓬勃的青春氣息,煥發著時代的活力,充滿了奮進的力量,讓人們(men) 對苗青和東(dong) 北的未來都充滿了想象與(yu) 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