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係

發布時間:2023-06-15 10: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席南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yu) 係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

  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有幾個(ge) 非科技的問題值得關(guan) 注,那就是語言體(ti) 係、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

  語言是社會(hui) 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礎工具。漢語有著極為(wei) 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和獨特的魅力,承載著博大精深的思維與(yu) 文化。

  目前的科學體(ti) 係語言和技術體(ti) 係語言仍然以西方的語言和文化為(wei) 主導,尚未建立起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ti) 係,甚至可能都沒意識到建立這個(ge) 語言體(ti) 係的重要性。而事實上,沒有漢語的科技語言體(ti) 係可能已經帶來很多隱性影響,如大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在學習(xi) 科學和技術的過程中難以體(ti) 會(hui) 其精髓和精神,形成的觀念和思維容易出現碎片化特征,進而影響對科學和技術的理解以及後麵的發展等。

  在別人的語言體(ti) 係下開展工作,猶如在別人的土地上種花栽草,成不了自己的花園。沒有自己的科技語言體(ti) 係,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就難有立足之地。因此,把西方的科技語言體(ti) 係與(yu) 中國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形成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ti) 係,對我們(men) 的科技自立自強十分必要。

  我們(men) 再來說說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的迅速發展有自己努力的因素,但毋庸諱言,彼時,我們(men) 還主要是跟隨者,重要的思想理論一般都是西方學者提出的。

  這就出現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大部分人都滿足於(yu) 做一些質量還不錯的工作,論文發到國際頂尖刊物上就已經算是有雄心的了。基本上沒有人以提出新的學術思想和理論、開創領域為(wei) 目標,仿佛這些與(yu) 我們(men) 無關(guan) 。

  與(yu) 西方學者相較,整體(ti) 而言,我們(men) 的眼界還不如他們(men) ,對科學的理解還不如他們(men) 。但當我們(men) 要做引領者的時候,這些看不見的東(dong) 西沒有準備好,心理上還是希望別人領導,是很危險的。我們(men) 必須有這樣的自信:偉(wei) 大的工作不是西方人的專(zhuan) 利,我們(men) 同樣可以做偉(wei) 大的工作。

  在構建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ti) 係、加強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方麵,華羅庚、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堪稱楷模。他們(men) 用漢語寫(xie) 的數學和力學的文章或著作,能很好地把其中的科學思想與(yu) 漢語文化結合起來,讀來感到其中的科學內(nei) 容、思想與(yu) 我們(men) 的文化毫無隔閡。他們(men) 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學術骨氣和學術自尊,在這方麵,我們(men) 需要認真向老一輩學習(xi) 。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15日 01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