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雲南推進農村教育培訓工作見實效——創新培訓方式 激發幹事活力(深閱讀)

發布時間:2023-06-19 09:59:00來源: 人民日報

  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北海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楊玥總是盼望能再到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學習(xi) ,把更多好辦法好經驗帶回家鄉(xiang) 。

  2020年到2022年,楊玥先後3次到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參加培訓。每次學習(xi) 歸來,都會(hui) 為(wei) 鎮裏的發展帶來一些新變化:發動村寨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打造“十裏桃花”景點、舉(ju) 辦冬桃采摘節……

  麗(li) 江市永勝縣順州鎮新河村石榴種植帶頭人王正合參加了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培訓班,回村後引入水肥一體(ti) 機和山地運輸車,山地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已具雛形;澄江市傳(chuan) 仁水果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徐麗(li) 娟參加了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講座培訓,回去就建起了冷庫,解決(jue) 了藍莓保鮮的難題……在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類似學用結合的案例還有很多。

  近年來,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立足實際,讓教育培訓更好服務農(nong) 村幹部和鄉(xiang) 土人才成長,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願意聽、有方向——

  把準共性問題

  補齊能力短板

  楊玥來昆明參加培訓前,接到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老師的通知,讓她準備兩(liang) 個(ge) 典型案例,一個(ge) 是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一個(ge) 是工作中積累的先進經驗,在入學報到時提交。

  “本以為(wei) 隻是來上課聽講座,沒想到還沒入學,就布置了作業(ye) 。”楊玥感覺,這次的培訓有點不一樣。

  “隻有了解清楚基層工作中的難點、痛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開設課程,讓學員學有所獲。”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副主任楊金江說,基地把從(cong) 學員那裏征集到的案例梳理匯總,拿出具有典型意義(yi) 的案例在課堂上供師生討論,針對共性問題開設專(zhuan) 門課程。

  楊玥所在的北海鎮地處城鄉(xiang) 接合部,矛盾糾紛相對較多,怎樣做好群眾(zhong) 思想工作,一度讓她很困擾。楊玥把這一問題提交上去後,基地專(zhuan) 門邀請榮獲“時代楷模”稱號的調解員馬善祥做了一堂講座。“學會(hui) 和群眾(zhong) 換位思考”“探索黨(dang) 組織領導的鄉(xiang) 村治理途徑”……馬善祥的分享讓楊玥受益匪淺。

  除了麵向學員征集問題,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還堅持“走出去”,總結鄉(xiang) 村治理麵臨(lin) 的典型問題。楊金江介紹,每年基地都會(hui) 抽出1個(ge) 月左右的時間,組織工作人員和培訓老師去基層一線走訪調研,圍繞基層工作實際,摸清農(nong) 村幹部的能力短板,為(wei) 培訓課程設計做足準備。

  “以問題為(wei) 導向,做好需求調查,基層缺什麽(me) ,我們(men) 就補什麽(me) ,根據問題設置培訓專(zhuan) 題,幫助基層幹部補齊能力短板。”楊金江說。

  聽得懂、學得會(hui) ——

  既有理論授課

  又有場景還原

  來參加培訓前,王正合有些擔心:“我學曆不高,培訓能聽得懂嗎?”第一周的課上完後,王正合的擔憂一掃而空,“理論與(yu) 實際結合得很緊,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

  最讓王正合受啟發的,是楊金江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理論專(zhuan) 題輔導課。王正合種植石榴已有6年,也成立了合作社,並帶動不少村民參與(yu) 種植。但如今,產(chan) 品品質和產(chan) 量上不去,發展陷入瓶頸。

  “發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要朝著現代農(nong) 業(ye) 的方向努力。”楊金江的課,讓王正合眼前一亮:“自己過去隻管埋頭種石榴,種一季收一季,至於(yu) 發展方向,頭腦裏沒想過。”

  課堂討論環節,王正合找到楊金江,和他交流現階段發展的困難。“你的石榴種植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下一步再引入機械化和信息化設備,發展現代山地農(nong) 業(ye) ,管理水平和產(chan) 量質量一定能再上個(ge) 台階。”“把脈問診”後,楊金江給王正合開出了“藥方”。

  除了理論授課,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還綜合運用研究式教學、訪談教學、情景模擬等多元化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學員學習(xi) 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組織新任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能力提高培訓班時,基地開設“三會(hui) 一課”模擬實訓班,讓學員輪流主持,在還原基層工作的具體(ti) 場景中傳(chuan) 授知識。

  “讓學員聽得懂、學得會(hui) ,是最起碼的要求。”楊金江說,在師資選聘上,基地堅持從(cong) 理論前沿、實踐一線選聘師資,誰幹得好、講得好、組織評價(jia) 好、學員反響好,就請誰來講課。據了解,基地成立以來,已從(cong) 全國範圍內(nei) 選聘了200多名專(zhuan) 家學者、100多名領導幹部、300多名基層一線骨幹到學院授課,這些課程受到學員廣泛好評。

  用得上、幹得好——

  堅持學用結合

  做好跟蹤問效

  “學用結合樣樣行,學了不用等於(yu) 零。”在雲(yun) 南省農(nong) 村幹部培訓基地,這句話經常被師生們(men) 掛在嘴邊。

  去年10月,徐麗(li) 娟參加了基地舉(ju) 辦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學校設置了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與(yu) 市場營銷等6個(ge) 培訓專(zhuan) 題,供學員自由選擇。徐麗(li) 娟的種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便報名加入了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與(yu) 市場營銷的班級。

  培訓期間,基地組織學員去雲(yun) 南省一縣一業(ye) 數字賦能中心現場觀摩,該中心負責人白自龍聽說徐麗(li) 娟的藍莓銷售不好,好產(chan) 品賣不上好價(jia) 格,就建議她通過設計獨立包裝,打造自己的藍莓品牌,滿足年輕人的消費偏好,提升銷售競爭(zheng) 力。

  聽了白自龍的建議,徐麗(li) 娟立即找人設計了商標和兩(liang) 款獨立包裝。今年5月,藍莓集中上市,主打電商和大型商超渠道的獨立包裝藍莓賣得很好,頗受年輕人歡迎。

  為(wei) 促進“頭雁”項目培訓見實效,基地與(yu) 雲(yun) 南省一縣一業(ye) 數字賦能中心簽訂孵化合作協議,同時依托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的師資優(you) 勢,通過“頭雁+導師結對”“頭雁+團隊孵化”等方式,增強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帶領群眾(zhong) 致富的能力。

  培訓成效如何,不僅(jin) 要看一時之效,更要動態跟蹤培訓成果。“培訓前後3次,第一次聚焦理論,第二次提高能力,第三次強化運用。結業(ye) 後,基地一直關(guan) 注培訓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還向學員征集學用結合典型案例。”楊玥對此深有感觸。

  “通過教育培訓讓學員聽得懂、學得會(hui) 、用得上、幹得好,打造一支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楊金江說。(本報記者 葉傳(chuan) 增)

  本期統籌:郭 玥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