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獻血者日】什麽是牛奶血?獻血者關心的這些問題一段視頻講清楚
光明網記者王恩慧 董騰飛
6月14日是第20個(ge) 世界獻血者日,今年我國世界獻血者日的活動口號是“捐獻血液,分享生命”,活動主題是“匯聚青春正能量,無償(chang) 獻血傳(chuan) 愛心”。什麽(me) 是成分獻血?獻血前需要注意什麽(me) ?針對想要參與(yu) 無償(chang) 獻血的人們(men) 最關(guan) 心的問題,記者專(zhuan) 訪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亞(ya) 運花園獻血屋負責人李愛萍。
據李愛萍介紹,獻血分為(wei) 全血與(yu) 成分血。公眾(zhong) 對於(yu) 街頭獻血車上采集全血相對熟悉,而對於(yu) 成分血捐獻了解不多。“通俗來說,成分獻血就是捐獻血液中多餘(yu) 的血小板,每次采集間隔周期14天,而全血需要間隔半年。”李愛萍談到,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血液依然是不可製造的,臨(lin) 床用血完全依賴於(yu) 無償(chang) 獻血者的捐獻,血液意味著生命,“健康的血液對於(yu) 生命安全十分重要”。
李愛萍提醒健康的適齡獻血者,獻血當天空腹前往獻血點,獻血前一天保持飲食清談,不要吃肥肉、魚、油條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避免獻血時出現乳糜血”。乳糜血俗稱牛奶血,血漿呈乳白色或混濁狀,由於(yu) 人體(ti) 攝入的脂肪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後,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ti) 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ti) ,醫學上稱為(wei) 乳糜血,這種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不能捐獻給別人”。
此外,關(guan) 於(yu) 獻血後血小板是否會(hui) 影響健康問題,李愛萍說血小板是根據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來確定是否可以采集以及采集的單位數目,獻血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恢複到獻血前的百分之八、九十,兩(liang) 三天後恢複到采前水平,獻血者不必擔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