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周歲啦!我國首頭人工飼養雌性二代江豚“小久久”生長情況如何?
今天(27日),我國第一頭在人工飼養(yang) 環境下出生的雌性二代江豚滿周歲了,中科院水生所首次對外公布了這頭江豚的相關(guan) 情況。
我國第一頭在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雌性二代江豚出生於(yu) 2022年6月27日,它的爸爸是世界上首例在人工飼養(yang) 環境下自然繁殖成功的江豚“淘淘”,它的媽媽是從(cong) 鄱陽湖遷入的野生江豚“福久”,因此小家夥(huo) 也被科研人員親(qin) 切稱為(wei) “小久久”。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訓練主管 王超群:這頭小豚給我們(men) 最深的印象就是發育是非常快的,在四十多天時候就發現它開始追活魚了,對魚感興(xing) 趣了。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克雄:對小江豚來說,開始主動吃魚是一個(ge) 重要的生命轉折期,它的營養(yang) 就不僅(jin) 僅(jin) 來源於(yu) 母體(ti) ,還可以自己主動獲得營養(yang) 來維持自身成長,對它日後健康成長打了非常好的基礎。
雖然“小久久”今天已經滿周歲了,但仍然處於(yu) 母乳和魚料的混食階段,日進食量可以穩定在兩(liang) 公斤。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訓練主管 王超群:目前的體(ti) 重是在30公斤左右,體(ti) 長在1.1米左右。從(cong) 它的精神狀態、行為(wei) 評判,這個(ge) 江豚身體(ti) 狀況非常好,營養(yang) 狀況處於(yu) 優(you) 良狀態。
據了解,中科院水生所共飼養(yang) 有11頭長江江豚,4頭是在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這為(wei) 研究長江江豚的物種繁殖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克雄:這一頭是雌性二代,我們(men) 之前也有雄性二代,有了雌性二代和雄性二代,接下來在人工環境下的三代個(ge) 體(ti) ,就有機會(hui) 、有條件在未來出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