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實融合”推動製造業提速換擋
【財經論語】
作者:劉文強(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副院長)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一個(ge) 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核心體(ti) 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曆程;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製造業(ye) 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當前,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形勢,我國新型工業(ye) 化建設正站在關(guan) 鍵路口。
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新一輪科技產(chan) 業(ye) 革命加快演進,製造業(ye) 和數字經濟加速融合,不僅(jin) 深刻改變產(chan) 業(ye) 形態邊界和企業(ye) 組織形式,也在重塑製造業(ye) 要素稟賦格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下,我國製造業(ye) 亟待升級迭代,加速構建形成現代化的製造業(ye) 體(ti) 係。我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對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要求。要看到,我國製造業(ye) 總體(ti) 上仍處於(yu) 價(jia) 值鏈中低端,產(chan) 業(ye) 大而不強、寬而不深,重點產(chan) 供鏈存在“卡點”“堵點”,企業(ye) 競爭(zheng) 實力有待提升,產(chan) 業(ye) 生態有待優(you) 化。構建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強化創新驅動、提升產(chan) 供鏈競爭(zheng) 力、實現安全可靠增強韌性,是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總體(ti) 目標、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本要求,也是製造業(ye) 實現提速換擋、提質增效繞不過去的一道“檻”。
當前,我國製造業(ye) 處於(yu) “爬坡過坎”“將強未強”的關(guan) 鍵時期,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要深刻把握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主動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新型工業(ye) 化為(wei) 引領,加快推進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建設,夯實新發展格局的產(chan) 業(ye) 基礎。
聚集產(chan) 業(ye) 、企業(ye) 和生態三方麵關(guan) 鍵領域,重在提升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在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方麵,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是構建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基礎。要推動製造業(ye) 體(ti) 係優(you) 化升級,改造優(you) 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打造結構合理、協調發展、動能持續的製造業(ye) 體(ti) 係。在企業(ye) 發展方麵,企業(ye) 是構建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主體(ti) ,企業(ye) 強,產(chan) 業(ye) 才能強。要瞄準世界500強,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e) ,大力支持發展龍頭企業(ye) ,打造一批具有產(chan) 供鏈掌控力和生態影響力的“鏈主”企業(ye) ;積極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力爭(zheng) 在細分領域湧現更多“隱形冠軍(jun) ”;支持大中小企業(ye) 強化產(chan) 供鏈合作,實現融通發展新格局。在生態發展方麵,產(chan) 業(ye) 生態是構建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土壤”。要對標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布局推進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推動更多資源向製造業(ye) 聚集、更多政策向製造業(ye) 傾(qing) 斜,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營造製造業(ye) 穩定發展的環境;要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統一大市場體(ti) 係,優(you) 化製造業(ye) 發展的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強化產(chan) 業(ye) 合作交流,積極參與(yu) 經貿新規則製定,深度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聚集創新、安全和融合三方麵核心要求,才能有效提升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競爭(zheng) 力和持續力。創新是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根本要求。要加快核心技術攻關(guan) ,強化基礎研究,力爭(zheng) 實現更多“0”到“1”的突破,確保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要進一步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堅持目標導向,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進程;要完善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提供更多關(guan) 鍵共性技術;要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安全是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根本方向。要補齊短板,圍繞集成電路等卡脖子領域,鼓勵企業(ye) 開展上下遊聯合攻關(guan) ,盡快實現產(chan) 業(ye) 化突破,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要著力鍛造長板,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動力電池、通信設備等領域打造一批“殺手鐧”產(chan) 品,豐(feng) 富我國戰略競爭(zheng) 工具;要夯實基礎,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夯實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根基,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
融合是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的根本路徑。要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深化“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製造業(ye) 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努力提升製造業(ye) 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做強做大數字經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現代服務業(ye) 同先進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強化研發設計服務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通過研發設計提升製造業(ye) 產(chan) 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品牌化發展水平。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9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