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博,品安溪茶香藤韻
唐代青釉雙係罐、明代安溪窯青花山水人物題詩瓶、清代安溪木雕鳳凰花卉木紋堵板、現代藤鐵工藝品雲(yun) 錦瓶……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物局聯合主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安溪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鳳鳴於(yu) 溪——安溪曆史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160餘(yu) 件(套)展品、100多幅圖片、13個(ge) 視頻亮相國博,讓觀眾(zhong) 感受安溪的發展曆程、文化底蘊和特色風物,領略安溪的城市精神和地域魅力。
安溪縣位於(yu) 福建省東(dong) 南部、晉江西溪上遊,曆史悠久,山川秀麗(li) ,湧現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為(wei) 代表的鴻儒名賢,留下了諸多人文遺跡和曆史佳話。這裏是中國烏(wu) 龍茶的發源地、名茶鐵觀音的故鄉(xiang) ,有著“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的美譽。
展覽分為(wei) “溪水流長”“茶韻香悠”“藤姿鐵藝”“民俗鄉(xiang) 情”4個(ge) 單元,精心遴選160餘(yu) 件(套)展品,涵蓋瓷器、竹器、金屬器、藤器、樂(le) 器、水晶器、服飾、書(shu) 畫、文獻等類別,並通過場景裝置和多媒體(ti) 展陳方式,帶給觀眾(zhong) 豐(feng) 富的觀展體(ti) 驗。
“溪水流長”單元展示安溪曆史影像和精品文物等,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社會(hui) 生活等方麵,講述千年古縣安溪的動人故事。
“茶韻香悠”單元展出多個(ge) 朝代、各類材質的安溪飲茶器具,介紹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並展現安溪鐵觀音獨特的製茶工藝。展廳內(nei) 可以看到“搖青”的特色工具,還能聞到淡淡的烏(wu) 龍茶香。
“藤姿鐵藝”單元甄選安溪藤鐵工藝大師的代表作品進行展出。藤鐵工藝品既有竹藤編的柔美靈巧,又有鋼鐵的堅韌耐用,造型靈動精巧,體(ti) 現了安溪藝人的匠心。
安溪地處廈門、漳州、泉州接合部,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點,民風淳厚,人文薈萃,是全國知名的僑(qiao) 鄉(xiang) 和台胞主要祖籍地。“民俗鄉(xiang) 情”單元展示安溪獨特的風土人情、豐(feng) 富的民間習(xi) 俗、閩南風格的特色建築、悠揚婉轉的戲曲鄉(xiang) 音,傳(chuan) 遞濃濃的人文情懷。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鳳鳴於(yu) 溪——安溪曆史文化展”策展人高秀清說,安溪背依鳳山,有“鳳城”之名。古時的安溪鍾靈毓秀,如今,安溪在新時代取得新的發展。展覽以“鳳鳴於(yu) 溪”為(wei) 題,既是對安溪發展、騰飛的真實寫(xie) 照,也寄寓著對安溪的美好祝福。鄒雅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