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產電影主題樂園前景可期

發布時間:2023-06-29 10:1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 洋(中國傳(chuan) 媒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近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正在籌建中國科幻電影樂(le) 園,將以係列國產(chan) 科幻電影IP為(wei) 核心,打造體(ti) 驗式、互動式的旅遊娛樂(le) 園區。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曾有過一陣建設熱潮,後來由於(yu) 種種原因,沉寂了一段時間。在當下國產(chan) 電影票房持續向好、優(you) 質原創IP不斷湧現的背景下,中國科幻電影樂(le) 園的籌建,不僅(jin) 被業(ye) 界視作中國電影品牌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提升的信號,也被視作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重新崛起的標誌。

  發展條件日益成熟

  在世界範圍內(nei) ,電影工業(ye) 向實景娛樂(le) 進軍(jun) 、與(yu) 旅遊業(ye) 融合已經有70多年的曆史。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出現較晚。20世紀90年代,國內(nei) 以橫店影視城為(wei) 代表的影視拍攝基地開始具備電影主題樂(le) 園的部分特征。21世紀初,隨著電影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與(yu) 國產(chan) 電影高度關(guan) 聯的主題娛樂(le) 園區紛紛湧現,長影世紀城、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方特主題樂(le) 園等不僅(jin) 成為(wei) 相關(guan) 城市的地標性建築,也帶來了不錯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收益。

  近些年,為(wei) 滿足遊客多樣化的需求、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上述主題樂(le) 園積極進行創新,開始為(wei) 遊客提供多元化服務。譬如,長影世紀城打造“非常實驗室”“華夏翱翔”等項目,讓“看電影”變得更有趣;華誼兄弟電影世界將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與(yu) 其“通天帝國”項目相結合,讓遊客的遊園體(ti) 驗更有沉浸感、參與(yu) 感。這些都為(wei) 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成功的電影主題樂(le) 園無不以厚實的電影內(nei) 容為(wei) 基礎,以知名的電影IP為(wei) 支撐。過去,一些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項目之所以折戟沉沙,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是,電影創作無法持續輸出優(you) 質內(nei) 容,導致國產(chan) 電影IP吸引力不足。如今,隨著《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滿江紅》等優(you) 質國產(chan) 電影的不斷湧現,以電影IP衍生品為(wei) 代表的電影周邊消費日益火爆,國產(chan) 電影樂(le) 園建設已經有了足夠的素材和內(nei) 容。

  此外,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發展的外在條件也逐漸成熟。因為(wei) 前期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所以隻有社會(hui) 有相當的消費能力,才能支撐得起電影主題樂(le) 園的正常運行。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萬(wan) 元,較2012年增長112.7%;人均教育文化娛樂(le) 消費支出2599元,較2012年增長105.9%。當人們(men) 的收入越來越高,當人們(men) 進行文化娛樂(le) 消費的意願越來越強烈,主打文化娛樂(le) 牌的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也就有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土壤。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

  進入電影主題樂(le) 園,就像置身於(yu) 亦幻亦真的電影空間,在那裏與(yu) 銀幕上的人物邂逅是一種奇妙的審美體(ti) 驗。電影主題樂(le) 園之所以能夠讓人“夢想成真”,是因為(wei) 它能夠以持續“在場”的狀態,將電影內(nei) 容進行實體(ti) 化延伸,而實現此目標的手段就是不斷延伸電影的產(chan) 業(ye) 鏈條。

  憑借強大的承載能力,電影主題樂(le) 園能夠為(wei) 派生出的諸多產(chan) 品、服務提供具有集群優(you) 勢、規模效益的聚攏平台。那些產(chan) 品和服務,從(cong) 廣義(yi) 上說都是電影的衍生品。因此,電影衍生品是否豐(feng) 富、是否優(you) 質,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電影主題樂(le) 園的內(nei) 在品質。如果沒有電影衍生品和服務,所謂的電影主題樂(le) 園不過是一群冰冷的建築。

  前些年,一些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項目黯然收場,其背後深層原因是國產(chan) 電影的產(chan) 業(ye) 鏈不夠完整,導致樂(le) 園內(nei) 的產(chan) 品和服務比較單一,難以持續吸引受眾(zhong) 。

  要想取得衍生品開發的成功,就需要在電影創作階段,就將衍生品開發納入其中,對電影中的核心概念、視覺形象、道具、服裝、飾品、場景等要素進行提前研究和統一規劃,從(cong) 而為(wei) 後續產(chan) 品開發奠定基礎。從(cong) 實踐中看,最近幾年,不少國產(chan) 電影出品方,已經有意識將衍生品開發工作前置,而非電影上映後才提上議事日程。比如,《流浪地球》周邊衍生品多達100多種,《流浪地球2》周邊產(chan) 品更是多達300多種,這些都是提前策劃設計的結果。

  一座電影主題樂(le) 園要想長期運營發展,必然得圍繞特定主題、IP不斷推出高質量的作品,形成穩定輸出的作品序列和話題熱度。這一方麵要求打通電影行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麵要求投資人和創作者要有戰略眼光和係統思維,在電影創作及電影主題樂(le) 園建設時,克服跟風與(yu) 盲動,提高作品和產(chan) 品的前瞻性。比如,在電影項目策劃之初就預埋適合後期實景化的場景橋段、適合開發衍生品的服裝道具等,通過流程前置強化國產(chan) 電影內(nei) 容的引領性、銀幕光影與(yu) 實景體(ti) 驗的一體(ti) 性,以便在電影主題樂(le) 園中延伸電影的產(chan) 業(ye) 鏈條,實現優(you) 質內(nei) 容的多元價(jia) 值。

  突出本土特色

  電影主題樂(le) 園,是電影主題敘事的一種延伸。從(cong) 表麵看,電影主題樂(le) 園屬於(yu) 旅遊產(chan) 業(ye) ,其實它屬於(yu) 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

  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從(cong) 來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事,要想在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隻能不斷創新求變。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正處於(yu) 崛起和探索階段,不可避免地要向外國同行學習(xi) ,但萬(wan) 萬(wan) 不可照搬照抄外國的模式和經驗。

  就硬件而言,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沒有必要建那麽(me) 多西方電影中的宮殿城堡、魔法世界,倒是可以多呈現一些中國的亭台樓閣、科幻奇觀。就軟件而言,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要想與(yu) 眾(zhong) 不同,創造或尋找到適合樂(le) 園的電影形象和情節尤為(wei) 關(guan) 鍵。如今,國產(chan) 電影年產(chan) 量達七八百部,要從(cong) 這些影片中發掘出足夠數量的係列IP來支撐樂(le) 園內(nei) 眾(zhong) 多的遊樂(le) 設施。同時,要讓電影中的人物形象與(yu) 故事情節,與(yu) 樂(le) 園內(nei) 的建築形態、場景設計、遊樂(le) 環節巧妙融為(wei) 一體(ti) 。在這方麵,如果照搬外國電影主題樂(le) 園的設計,既會(hui) 導致同質化,也可能“水土不服”。我們(men) 不妨立足本土實際,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尋找靈感。比如,借鑒《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遭受“九九八十一難”的經曆,並結合相關(guan) 電影的情節,設置闖關(guan) 冒險遊戲項目;將《紅樓夢》中的“解九連環”“鬥草簪花”“猜燈謎”等遊戲改良後,移植到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中。

  總之,國外電影主題樂(le) 園的定位是商業(ye) 綜合實體(ti) ,裏麵的文化以高垂直度的影迷文化為(wei) 主,而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既可以是展現電影文化的地方,也可以是展示中國人的浪漫與(yu) 想象、彰顯中國文化的美感和包容性的地方;既可以是影迷“圓夢”的地方,也可以是促進不同文化對話交流的地方;既可以是休閑娛樂(le) 的理想去處,也可以成為(wei)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型空間。

  《“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未來五年,要豐(feng) 富電影市場,促進電影衍生品開發及授權,推動電影與(yu) 遊戲、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以國產(chan) 電影IP為(wei) 核心的優(you) 質電影主題樂(le) 園,不僅(jin) 蘊藏著對國產(chan) 電影內(nei) 容品質的信心,也承載著人們(men) 對中國電影工業(ye) 崛起、對國產(chan) 電影社會(hui) 影響力提升的美好期許。現在,國產(chan) 電影主題樂(le) 園就像一隻學習(xi) 飛翔的雛鷹,雖然跌跌撞撞,挫折不斷,但隻要誌存高遠,終會(hui) 占有藍天。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8日 13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