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綠色經濟——遼寧喀左縣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在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通過名單中,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以“科技支撐生態文明”主題位列其中。近年來,喀左縣利用科技助推生態發展,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去年,空氣自動監測站有效監測天數354天,其中優(you) 良天數316天,達標比例89.27%,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較為(wei) 顯著。
助力綠色企業(ye) 發展
近日,在位於(yu) 喀左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園區的遼寧海辰寵物有機食品有限公司裏,4輛卡車載著80多噸的貓糧狗糧,從(cong) 這裏運往北京、武漢、蕪湖等地。
作為(wei) 一家科技環保企業(ye) ,遼寧海辰寵物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國內(nei) 一流的工藝和設備,能夠生產(chan) 40餘(yu) 種寵物有機食品,產(chan) 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該公司副總經理餘(yu) 小傑表示:“喀左縣不僅(jin) 生態環境優(you) 質,而且還有優(you) 良的營商環境,讓我們(men) 企業(ye) 能夠更加專(zhuan) 注地搞研發、搞創新。”
隨著寵物食品市場快速發展,海辰有機公司也從(cong)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成長為(wei) 瞪羚企業(ye) 。經當地科技部門牽線搭橋,該公司與(yu) 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開展合作,共建產(chan) 學研聯合研發平台。
在海辰有機公司隔壁,遼寧禾順有機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是訂單農(nong) 業(ye) 全鏈條式運營模式的開創者之一。記者見到該公司總經理王琦時,她正在檢查車間工人將毛豆豆莢剝仁後速凍等工作。
王琦告訴記者,他們(men) 建立了具有檢測種苗、微生物、農(nong) 殘、重金屬、土壤等能力的檢測中心。有機毛豆、西蘭(lan) 花等多個(ge) 品種的速凍、保鮮蔬菜年產(chan) 銷1萬(wan) 多噸,產(chan) 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多個(ge) 國家,也上線國內(nei) 美菜網、大潤發等生鮮平台。
兩(liang) 家企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都離不開喀左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園區的扶持。近年來,園區不斷提升創新服務能力水平,引導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頭部企業(ye) 向園區集聚,著力構建專(zhuan) 業(ye) 化、數字化、智慧化功能區,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截至目前,喀左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園區轉化科技成果23項,申請專(zhuan) 利126項;在企業(ye) 品牌打造上,園區共有省著名商標3個(ge) ,省名牌產(chan) 品2個(ge) ,市知名商標3個(ge) ,綠色食品標誌認證3個(ge) 、有機標誌認證2個(ge) 。
同樣,助推科技綠色企業(ye) 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支持。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喀左支行助力生態縣建設,先後向遼寧海辰寵物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朝陽韓偉(wei) 蛋業(ye) 有限公司等科技環保企業(ye) 投放貸款3500萬(wan) 元;郵儲(chu) 銀行喀左縣支行對科技創新型企業(ye) 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通過組織送貸進園區、送貸進企業(ye) 等活動,讓企業(ye) 感受管家式、一站式服務體(ti) 驗。截至6月上旬,該行今年已累計為(wei) 生態類、科創類企業(ye) 投放貸款4817萬(wan) 元。
生態名片更加亮麗(li)
大淩河清澈通透,龍源湖波光粼粼,縣域空氣質量向好……如今的喀左生態環境質量整體(ti) 好轉,生態名片更加亮麗(li) 。
然而,在環境治理前並非如此。不少喀左人回憶,10多年前,大淩河時常斷流,河道、河水汙穢不堪,河裏的魚蝦幾乎滅跡,岸上的鳥兒(er) 無影無蹤,一到汛期就洪水泛濫。不少工廠隨意向河道傾(qing) 倒工業(ye) 廢渣,嚴(yan) 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了河岸兩(liang) 邊居民的正常生活。
10年間,變化這麽(me) 大,有啥好方法?
喀左縣水利服務中心淩河景區管理部部長張鳳來說,他們(men) 通過生物治理,放草魚吃水草,放白鰱花鰱吃水生浮遊物,以生物淨化湖水河水;在堤防方麵,以前是鋼筋混凝土,現在是生態堤防。
喀左縣水利服務中心副主任傅振久長期從(cong) 事大淩河水域生態保護工作,對科技賦能生態治理如數家珍。“我們(men) 超額完成了退田還河生態封育任務。”傅振久表示,一方麵,他們(men) 完成了封育區的實測上圖,將封育區內(nei) 在冊(ce) 耕地、非在冊(ce) 耕地、林地的登記實現了數據化管理,對封育界線的位置、坐標也做了係統登記,為(wei) 全麵管理封育區積累了一手資料。另一方麵,他們(men) 在全縣橋梁節點的上下遊,組織種植了紫花苜蓿和油菜,實施了綠化,並供以觀賞;在大淩河幹流源點工程的兩(liang) 岸堤坡組織栽種了鬆樹、楊樹、柳樹等;在封育區內(nei) 組織栽植了護岸林,綠化麵積不斷增加。
為(wei) 推進喀左縣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2021年11月,朝陽市生態環境局喀左分局委托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開展了大氣汙染物來源解析及空氣質量達標方案項目。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技支撐、精準治汙。”朝陽市副市長孫永東(dong)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幫助下,當地采用大氣環境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開展星(衛星)、空(無人機)、地(顆粒物激光雷達、VOCs質譜儀(yi) 、常規六參數等)協同遙感觀測、大氣汙染源清單編製、PM2.5與(yu) VOCs來源解析、大氣汙染物區域傳(chuan) 輸汙染分析,為(wei) 喀左縣未來大氣汙染精準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文旅科技深度融合
站在山頂俯視淩河第一灣,來到龍源湖觀看晚間音樂(le) 噴泉,在依灣農(nong) 家乘船一覽“鴿子洞”遺址……山綠、水清、景奇,美不勝收。
家住沈陽的“老喀左人”廉殿勇回到老家,對這裏生態旅遊的變化讚不絕口。
“雖然我是喀左人,但是因為(wei) 在外地16年,對家鄉(xiang) 的景點也有點陌生了。但更讓我‘陌生’的是智慧旅遊帶來的變化。”廉殿勇說,現在可以“一部手機遊喀左”,通過智能導覽,就可以自駕到各景點遊玩。
“2018年以前,在喀左縣水泉鎮南亮子村,進村的馬路上有很多大黃泥,也不平坦。一下雨,連村民的車都開不進來,更別提外麵的人了。”南亮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昌政表示,鄉(xiang) 村旅遊鋪就了村民的致富路,“現在村民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村民可以一邊種地,一邊賣大淩河鴨蛋等土特產(chan) 給外地遊客”。
為(wei) 助力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遼寧依灣農(nong) 家生態旅遊項目(遼寧依灣農(nong) 家生態旅遊公司)引進戰略合作者,與(yu) 遼寧物華天寶旅遊開發公司開展合作經營,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狀況煥然一新。
“與(yu) 物華天寶公司合作以前,景區宣傳(chuan) 形式主要有微信、朋友圈及縣域範圍內(nei) 發放宣傳(chuan) 單等,少部分通過旅行社等方式進行宣傳(chuan) 。合作經營後,通過開展抖音、快手網絡平台銷售,客源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周邊省份,門票收入也顯著提高。”水泉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宇涵表示。
為(wei) 了讓遊客乘興(xing) 而來、滿意而歸,喀左縣委、縣政府積極推動文旅科技深度融合,促使信息化和數字化成為(wei) 文旅創新的重要引擎,全力為(wei) 遊客帶來更新鮮、更智能、更有趣的體(ti) 驗和更貼心的服務。
喀左縣旅遊事務服務中心黨(dang) 組書(shu) 記馮(feng) 淑禕說,“一部手機遊喀左”智能導覽智慧語音講解服務打破了傳(chuan) 統旅遊方式,進一步實現智能化的服務與(yu) 管理,能夠更好地向遊客推出更智能、便捷實用的個(ge) 性化服務,增強遊客體(ti) 驗感,方便遊客出行。(溫濟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