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燈光之外的夜經濟

發布時間:2023-07-04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學思】

  作者:厲新建、宋昌耀(分別係吉首大學湖南芙蓉學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係主任、副教授)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隨著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多個(ge) 城市陸續出台政策支持“外擺位”、支持打造“夜市經濟”,並配套一係列執法管理的要求,人們(men) 普遍為(wei) 煙火氣的回歸歡欣鼓舞。各地夜市充滿活力的表現也釋放了消費市場強勁複蘇的信號。

  其中尤以淄博夜市最為(wei) 突出。從(cong) 最初的“淄博燒烤”到海岱樓,再到八大局文創一條街,淄博不斷推出新舉(ju) 措,一個(ge) 又一個(ge) 地標性場所登上熱搜,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其中,既有當地政府的長期推動,也有各地遊客的熱情推動,還有淄博廣大市民的暖心推動,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淄博雖然主要以硬核工業(ye) 城市形象示人,但同時它也是一座全域公園城市、曆史文化名城,正是這裏精細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細致入微、貼心暖人的對客服務,底蘊深厚、曆史悠久的文化傳(chuan) 承,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人居環境,才使得淄博在麵對巨量客流時能夠從(cong) 容應對,經受住了客流峰值的考驗。

  在流量經濟時代,“成也流量、敗也流量”。相對於(yu) 安然度過流量峰值,更重要的課題其實是如何保持流量熱度,讓流動的消費能力沉澱為(wei) 當地的經濟收入,實實在在地帶動老百姓致富。隨著夜市的興(xing) 起,種種問題也不斷凸顯,比如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占道經營阻塞交通、規劃雜亂(luan) 影響市容、安全隱患較難消除等,引發了人們(men) 對夜市去與(yu) 留的討論。

  夜市未來何去何從(cong) ?這恐怕還是要看夜市的產(chan) 品品質、服務品質、環境品質和最終的體(ti) 驗品質。這也是目前積極推動夜經濟發展的城市需要麵對的問題。

  為(wei) 了更好地推動夜市規範有序發展,讓人們(men) 感受到不一樣的煙火氣,可以著重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著手。

  第一,夜市除了接地氣,還要有創意。要想夜市發展得好,就不能隻停留在傳(chuan) 統小吃或廉價(jia) 商品的階段,而是要推動夜市從(cong) 傳(chuan) 統性的1.0版本走向具有現代感的2.0版本,用更具創新性、創意性、設計性的手段和方法,推動夜市在形式、環境、秩序等方麵的調整和優(you) 化。這樣一來,夜市就既可以是生活市集,也可以是創意市集、潮玩市集。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支持夜市發展不應隻被作為(wei) 權宜之計。的確,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小小攤位可以撐起一個(ge) 個(ge) 家庭的生計,但經濟活躍後,設攤也不應該“一刀切”,因為(wei) 夜市經濟其實也可以是休閑經濟、創意經濟、快樂(le) 經濟。

  第二,夜市是靈活業(ye) 態的集聚,考驗城市規範管理水平。經營的流動性不應成為(wei) 質量可控性的障礙,缺失了規範管理、質量管控的夜市經濟長久不了。

  為(wei) 此,要注重經營攤位的形象與(yu) 其所在區域環境、周邊建築風格以及經營業(ye) 態的耦合,讓夜市成為(wei) 固定空間背景下一抹流動的亮色;要考慮組織誌願者幫助攤主改善攤位形象、優(you) 化攤位標識,增加攤位的辨識度和親(qin) 和力;要將夜市打造成供求對接的平台,讓那些民間藝術家、草根創作者的作品有更多麵向市場、麵向消費者的機會(hui) ;要積極促進科技賦能,推動攤位信息數字管理、食品安全有效監管、產(chan) 品質量有效追溯,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的經營模式,讓人們(men) 在放心、開心消費中促進夜市發展。

  城市不隻是用燈光照亮。我們(men) 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他們(men) 所期待閱讀的風景、期待享受的生活、期待尋找的意義(yi) 、期待擁有的標簽、期待遇見的人。隻有把心放進去,用心經營、用心管理夜市,才能點亮美好生活。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4日 07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