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熱過南方係高溫集中時段不同所致
這幾天,華北、黃淮一帶高溫發展迅猛,許多地方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
持續高溫天氣成因有哪些?何時結束?北方為(wei) 何熱過南方?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芳華介紹,近期高溫天氣的成因主要是華北、黃淮等地受到較強盛的暖氣團控製,且影響時間較長,同時在高壓脊控製下,天空晴朗少雲(yun) ,太陽輻射增溫促進升溫。此外,華北、黃淮等地空氣濕度小、天氣幹燥,有利於(yu) 氣溫升高及高溫維持。
還未入伏,為(wei) 何北方就熱得這麽(me) 厲害、甚至熱過南方?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表示,我國各地高溫集中時段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南方地區通常在盛夏時段進入高溫季,而北方地區往往在初夏時段。
對華北地區來說,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易出現高溫天氣,連續數天的高溫在6月也較為(wei) 常見。這段時間主要以幹熱型高溫為(wei) 主,表現為(wei) 氣溫高、濕度小。
“進入7月後期,隨著副熱帶高壓北跳和夏季風往北推進,水汽輸送和大氣濕度增加,雲(yun) 量增多,會(hui) 出現悶熱天氣,也就是濕熱型高溫。就最高氣溫而言,前一時段氣溫最高值通常高於(yu) 後一時段。”高輝說,但體(ti) 感溫度不僅(jin) 和氣溫有關(guan) ,還受到濕度影響,往往在濕熱型高溫下,體(ti) 感溫度更高。
高輝表示,全球變暖背景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極端高溫發生的頻次都在增加。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除黑龍江中部和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0.5℃以上;部分地區將偏高1℃至2℃,高溫日數也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
專(zhuan) 家建議,遇高溫天氣,公眾(zhong) 盡量避免在午後氣溫最高的時段到戶外活動、工作,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做好防曬,並關(guan) 注體(ti) 溫變化,避免中暑或熱射病發生。(黃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