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9比1變1比9 “萬農”帶萬農——一家農業龍頭企業的轉型之路

發布時間:2023-07-12 09:2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7月11日電 題:9比1變1比9 “萬(wan) 農(nong) ”帶萬(wan) 農(nong) ——一家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的轉型之路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李思遠、田中全

  仲夏的洪湖浩渺如畫、蓮葉接天。東(dong) 南一隅的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廠區,一筐筐帶著泥水的小龍蝦被倒上傳(chuan) 送帶,經過超聲波和水浴兩(liang) 重清洗,變得腮白腹淨,隨後傳(chuan) 送入生產(chan) 車間。

  正值小龍蝦上市高峰期,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洪湖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轄區共有大小湖泊102個(ge) ,水麵百餘(yu) 萬(wan) 畝(mu) 。從(cong)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洪湖市就因地製宜發展水產(chan) 產(chan) 業(ye) ,淡水養(yang) 殖麵積和淡水產(chan) 品總量常年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

  洪湖市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食品有限公司正是在這股浪潮下應運而生,迅速成長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副董事長羅紅宇介紹,1998年,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的前身德炎水產(chan) 在取得外貿自營出口權後,便大力發展外貿業(ye) 務。“到2010年前後,公司年均出口額已發展至5000萬(wan) 美元,鮰魚、小龍蝦等暢銷美國和歐洲,外內(nei) 銷比例9比1,成為(wei) 洪湖市的外貿大戶。”

  與(yu) 許多民營企業(ye) 一樣,萬(wan) 農(nong) 的發展曆經波折。在快速發展中,企業(ye) 一度走向盲目多元擴張之路。2012年10月,德炎水產(chan) 發生的氨氣泄漏事故,成為(wei) 企業(ye) 由盛而衰的標誌性事件。

  痛定思痛,2018年,企業(ye) 引進新的資本和管理團隊,進行全麵重組,重新聚焦水產(chan) 加工主業(ye) ,才起死回生。

  最近的一次轉折發生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業(ye) 務遭遇寒冬。“銷售額一度同比下降近70%,隻能裁員、關(guan) 停部分生產(chan) 線來降低運營成本。”回憶起當時的險境,羅紅宇心有餘(yu) 悸。

  再次麵臨(lin) 困境,萬(wan) 農(nong) 通過市場分析,將目光錨定內(nei) 銷“新賽道”,一麵加大冷凍蝦等新產(chan) 品研發,一麵拓寬國內(nei) 銷售渠道。

  轉型讓萬(wan) 農(nong) 恢複了活力。數據顯示,僅(jin) 去年一年,在出口雖不足千萬(wan) 美元的情況下,國內(nei) 銷售額增長到6.5億(yi) 元,產(chan) 品賣到全國20多個(ge) 省份,成為(wei) 10多家頭部生鮮和餐飲公司深度合作夥(huo) 伴,多個(ge) 自有品牌逐步打出名氣。

  “事實證明,國內(nei) 消費能力並不比國外差。現在外內(nei) 銷比例變為(wei) 1比9。”羅紅宇感慨道。

  在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一樓展廳內(nei) ,數十種產(chan) 品琳琅滿目。其中,一款國潮風包裝的“烤鮰魚”最為(wei) 顯眼。“這是我們(men) 專(zhuan) 供給頭部生鮮公司的新產(chan) 品,打破傳(chuan) 統高油脂製作方法,同時配備調料、醬料,自助加熱即可食用,風味不輸專(zhuan) 業(ye) 飯店。”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總經理張江波說,預製菜成為(wei) 市場風口,也是公司未來發力的方向。

  重新煥發活力的萬(wan) 農(nong) ,正成為(wei) 惠農(nong) 的載體(ti) 。

  在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新建的近3萬(wan) 平方米的無菌生產(chan) 車間內(nei) ,蒸汽騰騰,1500多名工人正緊張忙碌著。“每天加工量在200噸至300噸之間,高峰期可達450噸。”羅紅宇說,今年消費持續升級,公司各項指標全麵向好,初步估計在去年銷售額增長30%的基礎上能再增長10%。

  “高峰期車間工人近2500人,其中200人是洪湖上岸漁民,一人每天收入400元到500元。”張江波說,萬(wan) 農(nong) 水產(chan) 通過“企業(ye) +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模式,以公司自有養(yang) 殖基地為(wei) 核心向周邊村鎮輻射,促進本地養(yang) 殖業(ye) 健康發展,每年可幫扶帶動數千名農(nong) 戶增收超3000萬(wan) 元。

  洪湖市委負責人表示,萬(wan) 農(nong) 已經成為(wei) 洪湖水產(chan)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接下來,洪湖市會(hui) 繼續聚焦水產(chan) 產(chan) 業(ye) ,做好規劃和引導,讓其成為(wei) 促進三產(chan) 融合、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培育新增長極的重要抓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