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實力派演員引領文藝新風尚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李 蕾 牛夢笛

  近日,中國電影華表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lan) 獎等獎項揭曉,實力派演員成為(wei) 最大贏家。“百姓中的演員,演員中的百姓。”“將用一生的努力,去做一個(ge) 人民喜愛的好演員。”他們(men) 的獲獎感言飽含著對表演的敬畏、對藝德的堅持、對人民的熱愛,引得各方點讚。大家都說:“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經曆了文娛領域綜合治理,文藝領域呈現出一派業(ye) 界推崇實力派,觀眾(zhong) 追捧實力派,演員爭(zheng) 當實力派的喜人景象。

  業(ye) 界推崇實力派

  最近,影視創作爆款不斷,《流浪地球2》《狂飆》《人生之路》《三體(ti) 》等優(you) 質作品領跑收視票房榜,製造了一家幾代人圍看、茶餘(yu) 飯後聊劇情的熱鬧景觀。總結這些爆款的成功經驗,一個(ge) 共同之處就是一眾(zhong) 實力派演員貢獻了高超演技而使作品熱度攀升。

  一個(ge) 實力派演員爆火或許是巧合,但一個(ge) 接一個(ge) 實力派演員接連走紅,則昭示著演員行業(ye) 乃至整個(ge) 文娛領域正在醞釀著一種變革——隨著主管部門的綜合治理和文藝市場的自我調節,演員行業(ye) 開始由流量明星當香餑餑向實力派扛起文藝旗幟迭代升級。

  電視劇《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對這一趨勢深有體(ti) 會(hui) 。他說:“選演員就兩(liang) 個(ge) 字——合適。拍曆史題材的作品,必須找形神兼備,有寶貴生活經驗和藝術功底的演員,不管名氣大小。”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覺醒年代》播出後,幾位主要演員憑借出色表現得到業(ye) 界和觀眾(zhong) 的認可。文化藝術功底和角色適配度成為(wei) 選取演員時最重要的衡量指標,越來越多實力派演員在優(you) 秀文藝作品中挑起大梁。

  豐(feng) 富的生活閱曆,淵博的知識修養(yang) ,嫻熟的表演技巧和充沛的創造精力,成為(wei) 演員行業(ye) 的風向標。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yu) 傳(chuan) 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分析道,隨著一大批優(you) 質現實主義(yi) 作品獲得市場和口碑雙豐(feng) 收,越來越多投資方、平台方、主創團隊看到適合出演這類作品的實力派演員身上的深厚潛力,紛紛向他們(men) 拋出橄欖枝。很多劇本創作開始摒棄為(wei) 熱搜定製話題的創作方向,壓縮懸浮的氣泡,為(wei) 有生活積澱和業(ye) 務能力的演員提供更多發揮空間。近期開拍的影視作品的演員陣容中,實力派演員人數占比越來越大。從(cong) 以往在大製作中為(wei) “流量明星”做綠葉,到現在在現實題材、曆史題材劇集中擔綱主演,他們(men) 所飾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僅(jin) 如此,還有越來越多的實力派演員在活動、采訪中站到了“C位”。

  觀眾(zhong) 追捧實力派

  全民熱議表演已成為(wei) 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翻看熱播影視劇的彈幕評論,以往霸屏的“他好帥”“她美如天仙”,逐漸被“太傳(chuan) 神了”“演技炸裂”等話語取代。社交平台、評分網站上,關(guan) 於(yu) 演技的討論熱火朝天,一篇篇分析演技的長文有理有據、鞭辟入裏。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顧亞(ya) 奇看來,與(yu) 各項治理舉(ju) 措同步而行的,是媒體(ti) 、學界紛紛發表評論文章,剖析文娛領域亂(luan) 象,引領社會(hui) 文化思潮,引導公眾(zhong) 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在多方力量的綜合作用下,受眾(zhong) 群體(ti) 的觀賞理念得到顯著提升。

  在談論演員時,觀眾(zhong) 心中原本傾(qing) 向於(yu) 八卦、顏值的天平逐漸校準擺正。網友評論的角度越來越專(zhuan) 業(ye) ,使用的話語越來越理性,表達的觀點越來越有建設性。跟風議論者少了,慧眼識珠者多了。觀眾(zhong) 不再滿足於(yu) 消費“表演”,也不再囿於(yu) 情緒宣泄,而開始琢磨背後的“門道”。

  熱心觀眾(zhong) 楊靜雅認為(wei) ,好演員有個(ge) 特點,我們(men) 看到他時,映入腦海的不是演員本人的名字,而是他在某部劇中角色的姓名。他們(men) 不一定有超高的顏值,也未必是流量擔當,但詮釋的角色令人相信,並在相信的基礎上給人帶來感動震撼的觀賞感受。網友“衣錦夜行的燕公子”表示,欣賞文藝作品不應局限於(yu) 視覺經驗的滿足,而更應升華為(wei) 一種認知經驗。好的表演如同“人形VR設備”,讓我們(men) 跟隨著他迅速進入故事情境,以屏幕為(wei) 介質完成共通的情感體(ti) 驗,獲得新奇體(ti) 驗和深刻體(ti) 悟。

  從(cong) 隻看顏值到關(guan) 注演技,從(cong) 沉迷於(yu) 為(wei) 偶像打榜控評,到和所喜歡的演員一起努力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粉絲(si) 吳女士的變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說:“以前一起追星的幾個(ge) 小姐妹最近不約而同地對一位‘老戲骨’產(chan) 生了濃厚興(xing) 趣。我們(men) 為(wei) 了研究他飾演的人物和表演的風格,惡補了不少理論知識。”觀眾(zhong) 對“好演員”“好表演”等概念和其與(yu) “觀看行為(wei) ”之間的關(guan) 係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整個(ge) 輿論環境逐漸從(cong) 原來的“內(nei) 行不說話,外行看熱鬧”轉變成如今的“讓內(nei) 行說出門道,讓外行看出門道”。

  演員爭(zheng) 當實力派

  演員行業(ye) 一切以實力說話的時代正在到來,銀幕熒屏成了比拚演技的競技場。從(cong) “光字片”裏從(cong) 容麵對生活苦難,心中始終向往美好的普通老百姓,到縣委大院裏踏踏實實為(wei) 百姓謀福利的基層幹部,一個(ge) 個(ge) 真實豐(feng) 滿的典型人物應運而生,成為(wei) 萬(wan) 千觀眾(zhong) 心目中的“這一個(ge) ”,在潤物細無聲中溫暖並激勵著人們(men) 奮力前行。

  為(wei) 了和角色貼近、再貼近一點,演員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極限。在最近幾個(ge) 文藝大獎的獲獎演員中,有的為(wei) 了接近人物原型皮膚粗糙黑紅的形象,每天在海邊風吹日曬,皮膚數度灼傷(shang) 紅腫,脫了幾層皮;有的為(wei) 了拍打鬥戲,甚至因受傷(shang) 入院;還有的為(wei) 了找感覺,去鄉(xiang) 下體(ti) 驗生活,一待就是半年多。

  實力派,不僅(jin) 意味著內(nei) 心篤定而精於(yu) 細節的執著,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yu) 韌性。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屏幕上的演員吳彥姝從(cong) 藝幾十年,飾演了無數個(ge) 角色。她每次進入拍攝狀態,就如“入境”一般,一有時間就補充各方麵知識,盡可能多地揣摩角色的心理狀態。在她看來,演員就像是在黑夜中孤獨的舞者,需要強大的心理控製力和專(zhuan) 業(ye) 能力。鏡頭前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驚豔也許隻是幾秒,背後卻要付出幾百個(ge) 小時的辛勤努力。

  深諳“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道的還有演員靳東(dong) 。他在為(wei) 觀眾(zhong) 熟知之前,經過多年的積累曆練。無論角色大小,戲份多少,他都嚴(yan) 格要求自己。每場戲、每句台詞、每處細節,哪怕隻有一點點瑕疵,都要求重來,堅持得近乎執拗。他說,“擇一事,終一生。要成才成器,沒有捷徑可走”。

  台下苦練十年,一朝登台亮相,你表現誰?殫精竭慮,傾(qing) 其一生追求的藝術目標,你為(wei) 了誰?演員們(men) 用行動堅定地回答:人民是我們(men) 的情之所依,愛之所往,心之所靠。就這樣,台上台下牢記初心使命、戲裏戲外都為(wei) 心中人民。年輕演員不斷積累演出經驗,探索向實力派的進階;已具備一定實力的演員不滿足於(yu) 已有成績,不斷跨出舒適區,挑戰自我。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關(guan) 玲感慨道:“不一定每個(ge) 演員都擁有最亮眼的星光,但他們(men) 合起來,卻構成了中國文藝一片清朗璀璨的夜空。”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2日 1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