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鳳河 新風采(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北京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
新鳳河 新風采(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賀 勇 張帥禎 楊彥帆
漫步北京南部的新鳳河畔,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水鳥或閑庭信步覓食,或掠過水麵亮出曼妙的舞姿。“現在的新鳳河變化真大!水清了、綠化好了、鳥兒(er) 也多了,出家門就是美景。”下午5點,家住北京市大興(xing) 區的宋先生像往常一樣,帶著相機來到新鳳河畔拍照。
新鳳河自西向東(dong) 貫穿大興(xing) 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州區等地,是首都重要的防洪排水河道。上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社會(hui) 加速發展,大量工業(ye) 廢水、生活汙水讓新鳳河“不堪重負”,河水變黑,蚊蠅孳生,被當地人無奈稱為(wei) “蚊子河”。據統計,流域內(nei) 共有7條黑臭水體(ti) ,其中幹流新鳳河、支流老鳳河為(wei) 生態環境部重點掛牌督辦的黑臭水體(ti) 。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是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水生態環境的殷殷期盼。為(wei) 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大興(xing) 區2017年開始啟動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治水先治汙。新鳳河項目新建汙水管線24公裏,每天截汙2.8萬(wan) 立方米,新建汙水處理站3座。河道清淤54公裏。一番整治下來,通過內(nei) 源、點源、麵源的係統治理,居民生活汙水全部直接進入汙水處理站,徹底避免汙水流入河道,全流域黑臭水體(ti) 全部消除。
“新鳳河流域麵積166平方公裏,23條支流均無自然補水,這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北京北控興(xing) 鳳水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牛奕娜介紹,在新鳳河全麵截汙的基礎上,北京市將“用生態辦法解決(jue) 生態問題”的理念貫穿到整個(ge) 水生態修複工程中,探索了北方地區再生水補給河道生態修複路徑。
新鳳河沿線新建再生水泵站3座、再生水管線23.7公裏,每天為(wei) 河流調配補水量12.7萬(wan) 立方米,有力支撐河道生態修複。在此基礎上,按照“自然恢複為(wei) 主,人為(wei) 適度幹預”的修複思路,新鳳河沿線重建深潭—淺灘棲息地10餘(yu) 處,水生態修複效果顯著,流域內(nei) 水生植物31種,除人工栽植20種外,其餘(yu) 11種均為(wei) 自然生長。
如今,新鳳河水環境質量從(cong) 治理前的地表水劣Ⅴ類提升到了Ⅳ類,大型底棲動物恢複良好,生物多樣性指數較治理前提升了5.7倍,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已達到中等至良好水平。2020年,治理後的新鳳河成功入選北京市優(you) 美河湖名單。
為(wei) 了方便周邊居民親(qin) 水、嬉水,新鳳河兩(liang) 岸鋪設了近兩(liang) 米寬的紅機磚步道,用的是拆遷騰退下來的磚塊。河岸上的健康步道,也采用了再生骨料。河中還建立了橋區、溢流堰和汀步步道,形成了小循環慢行步道,既美化了景觀,也方便居民遊玩,實現了“有河有水,可親(qin) 可憩”。
從(cong) 令人掩鼻的“蚊子河”變身綠色發展的“生態河”、城市轉型的“活力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鳳河的“蝶變”正是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優(you) 美生態環境新期待的一個(ge) 縮影。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四級調研員馮(feng) 愷介紹,10年來,北京越來越多的河湖再現清澈秀美畫卷,市民也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宜居變化。三裏河、亮馬河等河流煥發出新的風采,成為(wei) 業(ye) 態集聚、遊人打卡的“休閑廊”。截至2022年,北京全市汙水處理率達97%,消除142條段黑臭水體(ti) ,完成1000餘(yu) 條小微水體(ti) 治理,劣Ⅴ類水體(ti) 動態消除。全市一半以上河流水生態狀況達到優(you) 良水平。生態補水成果顯著,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五大主幹河流26年來首次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
不僅(jin) 是水,北京大氣治理也取得了裏程碑式突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2年,北京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連續兩(liang) 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並實現“十連降”,在近10年間下降了約60微克/立方米。同時,2022年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2013年增加了110天,重汙染天數從(cong) 2013年的58天減少到3天,降幅接近95%,空氣質量全麵大幅度改善。北京的大氣治理成效被聯合國環境署譽為(wei) “北京奇跡”。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植物紛紛用“腳”投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數據顯示,北京陸生野生動物種類已增加至608種,其中鳥類種類與(yu) 10年前相比增加了近百種,震旦鴉雀、東(dong) 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等世界瀕危珍禽頻現京城;現有維管束植物2000餘(yu) 種,百花山葡萄、大花杓蘭(lan) 、北京水毛茛等珍貴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陸續出現。根據《2022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指數提升為(wei) 71.1,實現多年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狀況優(you) 良,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13年的38.6%增加到2022年的44.8%,一個(ge)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和諧宜居之都正呈現在世人麵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