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騷擾行為包裝成堅持追愛 裏麵竟有暴力驚悚色情描述 “怪怪的”兒童課外讀物令人憂
一場聚會(hui) 上,男生對女生一見鍾情,多次示愛被拒後開始對女生進行跟蹤,並騷擾其身邊人,甚至還有暴力行為(wei) ……女生不堪其擾,將其告上法庭,男生被判處緩刑。男生在法庭上高呼:“我失去的是自由,但不會(hui) 失去的是對你的愛!”聽到這話,女生的心被觸動了,終於(yu) 願意接受男生的愛。兩(liang) 人在法庭上深深相擁,從(cong) 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上述故事來自一本推薦12歲以下孩子閱讀的故事合集。故事的最後,有一道思考題“這個(ge) 故事教會(hui) 我們(men) 什麽(me) ”,書(shu) 中給出的答案是——隻要堅持,就會(hui) 取得理想的結果。
北京市朝陽區居民鄒先生在翻閱孩子的課外書(shu) 時,無意間發現了這本書(shu) ,看到這個(ge) 故事後,他第一反應是“怪怪的”:“把騷擾行為(wei) 包裝成堅持追愛,這讓不滿12歲的孩子看到,會(hui) 對他們(men) 的價(jia) 值觀造成怎樣的影響啊?”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種讓家長和孩子覺得“怪怪的”童書(shu) ,在市場上時有出現。部分圖書(shu) 中有暴力、驚悚、色情描寫(xie) ,有的兒(er) 童繪本插圖暴露、人物比例奇怪。更有甚者,有歪曲曆史、不良價(jia) 值導向的內(nei) 容。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兒(er) 童課外讀物是孩子啟蒙閱讀的基礎,優(you) 質的圖書(shu) 會(hui) 讓孩子愛上閱讀。然而,當前市場上很多良莠不齊的讀物充斥其中,一些兒(er) 童課外讀物的不良內(nei) 容甚至可能會(hui) 嚴(yan) 重傷(shang) 害兒(er) 童的身心健康,必須加以重視進行整治。
內(nei) 含暴力色情情節
侵害兒(er) 童身心健康
近日,天津市居民賴女士在網上給自己4歲的女兒(er) 選購了一本名為(wei) 《不要隨便××》的兒(er) 童繪本。然而收到書(shu) 後,賴女士隨意翻閱了幾頁,就發現整本書(shu) 充斥著不堪入目的對話。
不僅(jin) 如此,書(shu) 中的插圖也讓賴女士瞠目結舌:有男人抱著小女孩,小女孩露出底褲的畫麵,男人的手還放在女孩的隱私部位。
賴女士告訴記者,這本繪本在網上銷量可觀,宣傳(chuan) 頁麵上寫(xie) 著——獻給孩子們(men) 的性教育讀本,甚至還是不少店鋪的推薦書(shu) 籍。“打著性教育的旗號,實際卻隻談‘性’,毫無正麵教育意義(yi) 可言,難以想象孩子看完之後會(hui) 給她的價(jia) 值觀造成怎樣的影響。”
這已經不是賴女士在兒(er) 童課外讀物上踩過的第一次“坑”了。她之前買(mai) 過一本名為(wei) 《××過生日》的童書(shu) ,背景故事是小熊過生日,請來了小雞、小兔子、小老虎等動物朋友。故事乍一看很正常,結果看到後麵,大家在吃蛋糕的時候,書(shu) 上提示“少了一個(ge) 小朋友”,而桌子上卻多了一盤烤雞,之前出現過的小雞從(cong) 此不見蹤跡。
賴女士回憶說,當時是和女兒(er) 一起看的這本書(shu) ,翻到這頁時,女兒(er) 還沒反應過來,一直追著她問“到底少了哪個(ge) 小朋友”,賴女士卻不知該如何回答。“作者拿惡俗當有趣,絲(si) 毫不尊重孩子的天真和善良。”
記者近日調查采訪時也發現,一些兒(er) 童課外讀物中包含不良內(nei) 容。
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hui) 2022年5月發布的《江西省兒(er) 童課外讀物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有的兒(er) 童課外讀物存在不良行為(wei) 誘導、粗俗用語,暴力、篡改經典等問題。例如,《腦筋急轉彎——智力比拚》一書(shu) 中,呈現了“飛機從(cong) 天上掉下來沒有人受傷(shang) 的原因是全都死了”的不利於(yu) 兒(er) 童心理成長的內(nei) 容。
更有甚者,有的兒(er) 童課外讀物還出現了嚴(yan) 重的曆史常識錯誤。今年5月,係列曆史讀物《寫(xie) 給孩子看的中國史》被曝出現事實性錯誤:在講述甲午中日海戰時,書(shu) 中用了一張“丁汝昌投降圖”。而實際情況是,丁汝昌作為(wei) 北洋水師提督,率眾(zhong) 頑強抵抗日軍(jun) ,拒絕投降後英勇犧牲。事情被曝光後,該書(shu) 的出版社發布情況通報稱,該圖書(shu) 確實存在不當插圖問題。已第一時間聯係相關(guan) 單位停止銷售,全麵收回銷毀。
上海市法學會(hui) 未成年人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郗培植認為(wei) ,兒(er) 童課外讀物市場龐大且多樣化,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涉及內(nei) 容淺薄、故事情節不完整、語言表達不恰當、價(jia) 值觀扭曲等方麵,讀物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需要關(guan) 注。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hui) 對孩子的閱讀體(ti) 驗、學習(xi) 能力和道德發展產(chan) 生不良影響。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宏豔告訴記者,不良內(nei) 容可能傳(chuan) 遞錯誤的價(jia) 值觀,例如鼓勵暴力、歧視、攀比等,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道德觀念和價(jia) 值取向。同時,一些不良內(nei) 容中可能存在不適宜的行為(wei) ,如暴力、欺淩等,孩子容易模仿這些行為(wei) ,導致他們(men) 產(chan) 生不良行為(wei) 的傾(qing) 向。孩子接觸這類兒(er) 童課外讀物多了之後,可能會(hui) 習(xi) 慣這樣一種精神食糧,不願意再去欣賞一些高雅的文學,對其人格養(yang) 成非常不利。
“不準確或錯誤的信息可能對孩子的認知和知識發展產(chan) 生負麵影響,誤導他們(men) 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不良內(nei) 容可能引發孩子的恐懼、焦慮和情緒不穩定,對他們(men) 的心理健康產(chan) 生負麵影響。質量不良的兒(er) 童課外讀物可能讓孩子失去對閱讀的興(xing) 趣,影響他們(men) 的閱讀習(xi) 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ang) 。”郗培植說。
劣質盜版圖書(shu) 猖獗
影響正常出版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一本能夠問世的、來自正規出版社的童書(shu) ,往往經曆過嚴(yan) 格的把關(guan) 機製。
某出版社資深童書(shu) 編輯辛欣(化名)告訴記者,其所在出版社國內(nei) 原創和國外引進版權都有做。在一本童書(shu) 確定出版後,作為(wei) 編輯他們(men) 會(hui) 先初審文字,把關(guan) 文圖,然後給到複審、終審,根據複審、終審意見修改後,申請書(shu) 號、做封麵設計、測算成本、洽談渠道……最終定稿發文件給印廠印刷,去印廠監督印刷質量。
辛欣說,在嚴(yan) 格的把關(guan) 、審核程序之下,基本上發現有問題的內(nei) 容就會(hui) 立刻進行處理。她舉(ju) 例說:“有一套從(cong) 日本引進的性教育繪本,讀者為(wei) 13歲左右的孩子,經過種種考量,我們(men) 決(jue) 定刪去其中一幅全裸成年女性的插畫。一來是這個(ge) 插畫較為(wei) 寫(xie) 實;二來考慮到這個(ge) 年紀的女生未完成發育,可能會(hui) 給她們(men) 帶來‘身材焦慮’等問題。”
那麽(me) ,在嚴(yan) 格的編審程序下,為(wei) 何仍有不少兒(er) 童課外讀物被詬病?
“一些童書(shu) 作者、出版方在做內(nei) 容時並沒有從(cong) 服務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出發,導致童書(shu) 中出現一些不良的、粗俗的、暴力的內(nei) 容。同時,經濟利益也是一個(ge) 重要的驅動因素,為(wei) 了讓書(shu) 賣得更好,而用一些自認為(wei) ‘時尚’的內(nei) 容吸引小讀者。”孫宏豔說。
知名作家、出版人三石告訴記者,兒(er) 童課外圖書(shu) 是出版市場的重要板塊,容易急功近利,尤其是非原創作品,有拚湊、拷貝現象發生,還有些是重文輕圖,插圖的質量不高,這些都容易出現內(nei) 容質量問題,甚至不良內(nei) 容的產(chan) 生。
“現在急需嚴(yan) 格把控的是大型的網絡銷售平台和小型的民營銷售渠道。前者比較嚴(yan) 重,這對我們(men) 出版社來說是最頭疼的問題,盜版和質量低劣的兒(er) 童課外讀物嚴(yan) 重影響正常出版秩序。”三石說。
在郗培植看來,一些情況下,相關(guan) 監管機構對兒(er) 童課外圖書(shu) 的審查和監管可能存在疏漏或不完善。這可能使不適宜兒(er) 童閱讀的內(nei) 容逃脫審查和監管,進入市場。同時可能有文化差異因素影響。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一些圖書(shu) 的不良內(nei) 容可能是由於(yu) 文化差異、誤解或創作者對兒(er) 童文學的理解不準確所導致的。某些內(nei) 容在一種文化中被認為(wei) 是合適的,但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就會(hui) 被視為(wei) 不適宜兒(er) 童的。
“這些問題說明,需要對兒(er) 童課外圖書(shu) 市場和創作環境進行監管和引導。為(wei) 了確保兒(er) 童能夠接觸到適宜的、有益的圖書(shu) 內(nei) 容,需要加強對兒(er) 童課外圖書(shu) 的審查機製、行業(ye) 自律和教育引導。同時,家長和教育者也應積極參與(yu) ,培養(yang) 孩子的閱讀意識和選擇能力,幫助他們(men) 篩選和理解適合他們(men) 年齡和發展階段的圖書(shu) 作品。”郗培植說。
推廣分級閱讀標準
提高課外讀物質量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在對一些兒(er) 童課外讀物內(nei) 容是否“不良”的判定上仍存在爭(zheng) 議。有人認為(wei) 是“不良內(nei) 容”,但也有人認為(wei) 是“正常文學創作”。
例如,某號稱“多地學校推薦,暴漲知識”的漫畫中國史係列書(shu) 籍,其中出現了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朱溫“扒灰”等描寫(xie) ,有家長怒而發帖斥責:“現在的兒(er) 童課外讀物都不審核嗎?竟然還是網站推薦的兒(er) 童課外讀物。”但在帖子的評論區,也有家長認為(wei) “沒什麽(me) ”“可以讓孩子對曆史感興(xing) 趣,願意去讀曆史方麵的書(shu) 籍就挺好”。
孫宏豔認為(wei) ,之所以有“是否不良內(nei) 容”的爭(zheng) 議,正是因為(wei) 目前缺乏對兒(er) 童課外讀物的內(nei) 容標準。“判斷兒(er) 童課外讀物內(nei) 容是否不良,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不同年齡層對於(yu) 文字、圖畫的接受能力有顯著差距,年齡帶來的限製也會(hui) 影響對童書(shu) 內(nei) 容是否適宜的判斷,但目前我們(men) 缺少根據不同年齡層劃分童書(shu) 的分類標準。”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張丹丹目前正帶著團隊深研兒(er) 童繪本領域。在她看來,兒(er) 童課外讀物質量良莠不齊,就是因為(wei) 缺乏標準。
此前,我國曾在2011年公布的《中國兒(er) 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提到,要推廣麵向兒(er) 童的圖書(shu) 分級製,但綱要中並未明確指出執行的具體(ti) 時間和方案。2023年2月,《3-8歲兒(er) 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ti) 標準發布,這是我國首個(ge) 由行業(ye) 協會(hui) 正式發布的兒(er) 童分級閱讀標準,旨在規範兒(er) 童課外讀物分級特征,明確閱讀能力指導目標,填補分級閱讀指導標準的空白。
在郗培植看來,目前盡管有一些相關(guan) 規定和指導文件,但對於(yu) 整個(ge) 行業(ye) 而言,尚缺乏統一的、權威的兒(er) 童文學出版、發行和售賣標準。
為(wei) 此,他建議製定權威、科學的兒(er) 童文學標準和指導,明確兒(er) 童課外讀物的內(nei) 容、質量和適宜性要求。這樣可以提供給出版商、編輯、作家和其他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明確的參考和規範,確保出版的兒(er) 童課外讀物質量和教育價(jia) 值。
什麽(me) 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優(you) 質讀物?
張丹丹認為(wei) ,需要綜合考慮才能找到適合孩子年齡的好繪本,而優(you) 質的兒(er) 童課外讀物需要符合四方麵要求:內(nei) 容要足夠有趣,圖畫內(nei) 容要足夠美,圖文比例要適當,內(nei) 容要貼近生活。
郗培植建議,有關(guan) 部門和出版單位應對兒(er) 童課外讀物進行嚴(yan) 格審核,排除不適宜兒(er) 童閱讀的內(nei) 容,確保內(nei) 容健康、正麵和富有教育性;推廣兒(er) 童課外圖書(shu) 的分級和標識體(ti) 係,幫助家長、教育者和孩子選擇適合其年齡和閱讀能力的圖書(shu) ;促進行業(ye) 自律,鼓勵行業(ye) 組織和協會(hui) 製定自律規範,加強對兒(er) 童文學市場的自律監管。
在孫宏豔看來,無論是作者、出版商還是學校、家長,都必須要把服務未成年人放在前麵,要加強對作者和編輯的培訓。同時,加強家庭和學校的閱讀引導,推薦好書(shu) ,讓孩子們(men) 真正愛上閱讀。
作為(wei) 童書(shu) 出版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者,辛欣呼籲,家長們(men) 應盡量到官方渠道購買(mai) 正版圖書(shu) ,這樣購買(mai) 到不良內(nei) 容的兒(er) 童課外讀物的概率會(hui) 降低。如果覺得內(nei) 容實在有不妥的地方可以聯係售後客服,一般作為(wei) 童書(shu) 編輯在接到問題後都會(hui) 給予較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答複。
“如果看到很喜歡的童書(shu) 但不暢銷,請身體(ti) 力行地購買(mai) 正版支持出版社,不然市麵上的優(you) 秀兒(er) 童課外讀物可能會(hui) 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廉價(jia) 、拚湊、製作周期短的兒(er) 童課外讀物。”辛欣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