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積水避蚊咬 預防登革熱
最近廣州天氣炎熱多雨,蚊子也多了起來。廣州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提醒,草叢(cong) 、水養(yang) 花盆、飲水機儲(chu) 水槽等日常隨處可見的積水處,都可以成為(wei) 蚊子的孳生地;每年6月~10月都是廣州登革熱的高發期,而登革熱正是通過伊蚊傳(chuan) 播。要預防登革熱,除了避免蚊子叮咬,最重要的是人人動手、全麵清理蚊蟲孳生環境。
6月至10月登革熱高發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wei) 主要症狀的急性傳(chuan) 染病,由病人/隱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徑傳(chuan) 播,通常在夏秋季節高發。在廣州,6月~10月都是登革熱的高發期。
在我國,登革病毒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即廣東(dong) 俗稱的“花斑蚊”“黑斑蚊”)叮咬傳(chuan) 播。當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後,病毒隨血液進入蚊子體(ti) 內(nei) ,經過8~10天的增殖後獲得感染力。當它再次叮咬人時,即將病毒傳(chuan) 染給另一個(ge) 人。但人與(yu) 人之間不會(hui) 直接傳(chuan) 播登革熱。我國不是登革熱的流行國家,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經過3~14天的潛伏期便可能發病。
清理蚊蟲孳生環境很重要
市疾控中心介紹,預防登革熱最主要就是從(cong) 兩(liang) 方麵入手:避免成蚊叮咬,全麵清理蚊蟲孳生環境。
在室內(nei) 環境避免成蚊叮咬,建議安裝紗門紗窗,把殺蟲劑噴灑在紗窗上,效果更佳;家中可以掛上蚊帳,可在室內(nei) 使用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驅蚊產(chan) 品;使用殺蟲氣霧劑可能是滅蚊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要向床單、衣物上直接噴灑,噴灑之前收好餐具,噴灑之後關(guan) 好門窗,待1小時之後開窗通風,散盡之後再進入房間。而在公園等樹多、草叢(cong) 多、水麵多的戶外場所,應該盡量穿長袖長褲,及時噴塗驅蚊水,不給蚊子可乘之機。
預防登革熱最重要的,則是人人動手、全麵清理蚊蟲孳生環境。包括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種閑置的可積水容器,如放在戶外、陽台、天台等地不用的花盆、缸罐、輪胎、可積水的各種大大小小廢棄物等;勤給家裏養(yang) 的各種水生植物(如萬(wan) 年青、富貴竹、綠蘿、佛手等)換水,一般5~7天就要換一次水了,花盆托盤如有積水也應及時清理幹淨。當然,登革熱流行期間最好是不要養(yang) 水生植物,或是改為(wei) 泥、沙種養(yang) 。
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角落中的無用積水也要注意及時清除,如溝渠、天台、地麵凹陷處、竹根、樹洞等這些重點部位,一定要注意及時清除積水。
警惕發熱疼痛兩(liang) 大症狀
感染登革病毒後,潛伏期一般在3~14天(通常為(wei) 5~8天)。發熱是登革熱的一大特征,患者會(hui) 出現不規則發熱,或者在發熱3~5天後體(ti) 溫降至正常,1~3天後再度上升。另一特征則是“痛”,包括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關(guan) 節痛。絕大多數患者在起病後3~6天還有皮疹出現。
典型的登革熱如果對症治療,一周可康複。但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發展為(wei) 嚴(yan) 重出血、髒器損傷(shang) ,甚至休克等重症登革熱表現。
市疾控中心提醒,如果過去兩(liang) 周曾在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逗留,或自己生活與(yu) 活動的社區、街道、甚至城市範圍內(nei) 有登革熱發生,當出現突起發熱(有時可達39攝氏度),同時伴有以下症狀之一——明顯疲乏、厭食、惡心等,常伴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關(guan) 節痛,同時伴麵部、頸部、胸部潮紅等,應考慮自己有感染登革熱的可能,應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並及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診醫生自己近2周的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全媒體(ti) 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疾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