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具有巨大韌性和潛力
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已被各種“壓力測試”檢驗和證明。這一點,在最近世界銀行、經合組織相繼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又一次得到體(ti) 現。盡管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又有不少新的困難挑戰,但我國經濟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複態勢,展現出抵禦短期波動、贏得長遠發展的潛力和活力、韌性和後勁。
“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時作出了明確判斷。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我國經濟逐步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綜合優(you) 勢仍然突出,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二大消費市場、製造業(ye) 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外匯儲(chu) 備第一大國的地位繼續鞏固,為(wei) 我們(men) 抵禦各種風險挑戰、躍上更高發展台階築牢了基石。
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表現在“穩”的基礎不斷加固。我們(men) 千方百計穩就業(ye) 、穩經營主體(ti) ,從(cong) 一攬子措施助企紓困、紮實穩住經濟,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階段性措施與(yu) 製度性安排結合,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靠前發力、適當加力,糧食、能源供應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得以積蓄力量,抗衝(chong) 擊能力明顯提升。
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表現在“進”的動能更加充沛。創新驅動活力奔湧,上半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2.5%,工業(ye) 互聯網全麵融入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光伏產(chan) 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開放發展空間廣闊,消博會(hui) 、廣交會(hui) 、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博覽會(hui) 等盛會(hui) 連台,更多全球商品走進中國市場。
波浪式發展,方向不改;曲折式前進,目標不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必須努力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新時代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經濟下行壓力,絕不能飲鴆止渴,走低水平重複建設和單純數量擴張的老路。隻有以質取勝,充分釋放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不斷塑造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才能支撐持續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蘊含著對“質”與(yu) “量”統籌兼顧、一體(ti) 推進的原則方法,我們(men) 要深刻理解。既要牢固樹立長期向好的發展信心決(jue) 心,也要對當前國內(nei) 需求不足、一些企業(ye) 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現實情況保持高度重視和警醒。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在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上下更大功夫,真抓實幹,務求實效,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堅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