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AI模特“試衣”走紅倒逼監管升級
【閱讀提示】AI模特“試衣”商品真實嗎能買(mai) 嗎?
光明網評論員:據報道,當前不少電商采用AI代真人模特,試穿服裝展示商品,還有一些店鋪開始提供AI模特圖製作服務,如“AI繪圖模特生成”“假人換真人模特”等,引發關(guan) 注和熱議。
五官精致、身材完美、四肢纖細,模特著裝效果堪稱完美,但下單到貨後明顯貨不對版,買(mai) 家秀與(yu) 賣家秀,一個(ge) 天上一個(ge) 地下。這種尷尬,可能不是買(mai) 家身材惹的禍。這些商家采用AI模特試穿服裝展示商品,試穿服裝的模特不是真人,而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效果圖也是技術反複優(you) 化的產(chan) 物,不具備真實參考性。
毫無疑問,這種“科技狠活”締造的效果圖,再精美也隻能欣賞欣賞,不能構成下單與(yu) 否的參考。可是,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購物,不是來看美圖的,而是要通過模特試衣的效果圖,評估商品的顏色、款式、尺寸、搭配等,是否符合本人的需要。AI模特試衣的效果圖,把真實細節遮蔽了,看似完美,實則是誘導消費者消費,往嚴(yan) 重了說,還涉嫌虛假宣傳(chuan) ,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近幾年,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新技術與(yu) 傳(chuan) 統行業(ye) 也在不斷融合,形成不少新興(xing) 的創新業(ye) 態和應用場景。應當看到,技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關(guan) 鍵是要引導新技術新業(ye) 態規範發展,形成有助於(yu) 行業(ye) 良性發展的健康生態,降低行業(ye) 成本,提高社會(hui) 公共福祉。
AI模特試衣的走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這一場景中有市場需求。模特試衣是電商商家的剛需,但也成為(wei) 電商商家的成本。資料顯示,有商家采用AI模特取代真人模特後,當月就節約了模特、攝影師等工作人員費用及場地租用費用共4萬(wan) 餘(yu) 元。對於(yu) 一些小微電商來說,AI模特提供了一種成本低廉的替代方案。
不過,AI模特試衣帶來的問題更不容忽視。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現階段AI模特試衣效果圖的真實性、準確性無法保證,不能起到為(wei) 消費者提供參考的作用。這反映出現階段技術和算法還存在不小差距,難以達到與(yu) 真人模特試衣相同或相近的效果。如果後續隨著技術的進展,AI模特能夠通過算法構建與(yu) 真人模特試衣近似的效果,那這一模式才能開辟向前發展的進路。
其次,AI模特試衣必須在互聯網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從(cong) 本質上來說,AI模特試衣是一種互聯網信息的深度合成,應當遵循現有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例如,該規定明確,“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提供人臉生成、人臉替換、人臉操控、姿態操控等人物圖像、視頻生成或者顯著改變個(ge) 人身份特征的編輯服務,可能導致公眾(zhong) 混淆或者誤認的,應當在生成或者編輯的信息內(nei) 容的合理位置、區域進行顯著標識,向公眾(zhong) 提示深度合成情況。”但據調查顯示,當前AI模特試衣普遍沒有按規定進行標識,這也導致不少消費者受到誤導。
此外,AI模特試衣還應規避侵犯他人肖像權的法律風險。一些AI數據庫中包含著海量人臉數據,有些數據甚至本身就是通過非法途徑搜集,在AI模特圖生成中要防止侵犯他人肖像權。長遠來看,AI模特試衣服務提供者或可走與(yu) 真人模特合作的路徑,在獲得真人模特授權的基礎上,利用真人模特的個(ge) 人生物信息進行圖像編輯和創作。
新技術在與(yu) 傳(chuan) 統業(ye) 態的融合過程中,往往會(hui) 觸及傳(chuan) 統監管方式的邊界,在這裏老辦法不管用,而新辦法還沒有成型,迫切需要監管方式的與(yu) 時俱進與(yu) 優(you) 化創新。AI模特試衣引發的爭(zheng) 論,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新課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