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優計劃”給教師教育帶來四大突破

發布時間:2023-08-08 09:3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7月26日,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實施國家優(you) 秀中小學教師培養(yang) 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國優(you) 計劃”),這是中國教師教育的重大事件,在推動教師教育開放化、促進高水平卓越教師培養(yang) 等方麵都是一個(ge) 重要的裏程碑,對於(yu) 實施科教強國戰略、促進國家科技創新也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意義(yi) 。

  筆者認為(wei) ,“國優(you) 計劃”對於(yu) 我國教師教育而言至少具有以下幾個(ge) 方麵的重大突破:

  第一,支持高水平大學開展教師教育,推動教師教育開放化。打破教師專(zhuan) 由師範院校培養(yang) 的傳(chuan) 統,實現教師教育開放化是世界性的趨勢,對於(yu) 豐(feng) 富教師培養(yang) 模式、擴大教師來源、提升教師整體(ti) 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yi) 。美國哈佛大學、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lun) 敦大學學院等諸多世界一流大學一直都有大量培養(yang) 中小學教師的傳(chuan) 統。在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也是多年來我國相關(guan) 政策一貫的倡導,但由於(yu) 各種原因,實質性響應的高校非常有限。此次“國優(you) 計劃”以國家重大計劃的方式大力支持“雙一流”高水平高校開展教師教育,首批30所試點高校中就包括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頂尖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這些高校盡管每年招收的“國優(you) 計劃”師範生數量非常有限(不少於(yu) 30人),卻意味著國家最高水平的高校將集體(ti) 參與(yu) 教師教育,標誌著我國教師教育全麵走向開放化,頂尖綜合性大學畢業(ye) 生走向教師崗位也將成為(wei) 常態,教師的地位、聲譽也有望因此進一步提升。

  第二,支持雙研究生學位授予,促進教師培養(yang) 質量全麵提升。在我國學曆教育中,本科階段的“雙學位”製度已經有多年的實踐,而在研究生階段開展“雙學位”教育卻幾乎沒有先例。此次“國優(you) 計劃”首次明確支持研究生在修習(xi) 第一學位的基礎上再修習(xi) 教育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畢業(ye) 時獲得“雙碩士學位”,這既是我國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製度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教師教育的一次重大創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解決(jue) “師範性”與(yu) “專(zhuan) 業(ye) 性”的矛盾,是困擾教師教育的基本難題之一。按照“國優(you) 計劃”的設計,研究生通過第一學位的培養(yang) ,將具備卓越的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同時通過教育碩士第二學位的培養(yang) ,係統修習(xi) 教師教育模塊課程、完成教育實習(xi) 實訓,將具備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從(cong) 而有效實現“專(zhuan) 業(ye) 性”與(yu) “師範性”二者兼顧。按照“國優(you) 計劃”的要求,獲得教育專(zhuan) 業(ye) 碩士需要修習(xi) 18學分的教師教育課程並完成8學分的教育實習(xi) 。從(cong) 實際操作看,通過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培養(yang) ,為(wei) 獲得推免資格的大四學生開設研究生層次教師教育先修課,再加上3年的研究生階段培養(yang) ,即實施“1+3”培養(yang) 模式,完全有可能實現“雙碩士”培養(yang) 的目標。

  第三,支持在研究生中進行“二次遴選”,有效提升師範生生源質量。生源質量是影響教師培養(yang) 質量的關(guan) 鍵因素之一,若能有效選拔出熱愛教育事業(ye) 、在品德、知識、能力等各方麵優(you) 秀且適合教師職業(ye) 的師範生,將會(hui) 使教師培養(yang) 工作事半功倍。與(yu) “公費師範生”等政策支持在高考招生中選拔師範生不同,“國優(you) 計劃”有兩(liang) 種選拔方式:一是本科階段的推免選拔,二是在讀研究生二次遴選。二者的選拔對象都是相對成熟的本科畢業(ye) 生、研究生,他們(men) 對自己的知識、能力優(you) 勢和職業(ye) 興(xing) 趣有更清晰的認識,對於(yu) 參加“國優(you) 計劃”會(hui) 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尤其是從(cong) 在讀研究生中進行二次遴選的機製,通過自主報名的“自我篩選”和招生麵試等外在選拔,可以更有效地遴選出真正樂(le) 教適教者。由於(yu) 要另外修習(xi) 26個(ge) 學分的教師教育課程,既不會(hui) 導致真正的科研人才流失,也可以有效阻止一些人的投機行為(wei) 。以往也有不少名校研究生、博士生到中小學從(cong) 教,他們(men) 不僅(jin) 沒有接受過係統的教師教育,其中還不乏找不到其他工作被迫從(cong) 教者,或以從(cong) 教作為(wei) 過度或跳板者,可謂魚龍混雜,教育教學質量也良莠不齊。而“國優(you) 計劃”的實施,就可以通過選拔和培養(yang) ,提早甄別出真正有誌於(yu) 教育事業(ye) 者,並以學位證書(shu) 的方式為(wei) 中小學招聘教師提供強有力的信號,在就業(ye) 市場產(chan) 生“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

  第四,支持以科學教師培養(yang) 重點突破,彌補教師隊伍短板。我國具有龐大的教師教育體(ti) 係,舉(ju) 辦師範類專(zhuan) 業(ye) 的院校超過700所,但研究生層次的高水平教師培養(yang) 明顯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科學教師非常短缺。這與(yu) 具有更高科研實力和良好科研訓練的高水平大學很少參與(yu) 教師教育密切相關(guan) 。在我國科技創新從(cong) 模仿、追趕逐漸走向原始創新的今天,尤其是在日益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下,培養(yang) 一大批高質量的中小學科學教師,進而培養(yang) 出一批更優(you) 秀的未來科學家,對於(yu) 科教強國、大國競爭(zheng) 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因此,“國優(you) 計劃”絕不是找一批老“學霸”來培養(yang) 新的“學霸”,以一代“做題家”培養(yang) 新的“做題家”,而是要通過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師培養(yang) 出更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這絕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一種光榮使命、艱巨挑戰。“國優(you) 計劃”對原有師範教育而言,既不是搶占工作崗位的“狼來了”,也不是要追求攪動教師教育改革的“鯰魚效應”,而是更像一支大部隊中攻堅克難的尖兵連。可見,“國優(you) 計劃”是一種戰略思考、整體(ti) 布局,在不久的將來,它的重大意義(yi) 一定會(hui) 得到更充分的展現。

  (作者為(wei)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文東(dong) 茅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