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關懷多一些 鴻溝淺一點

發布時間:2023-08-09 09: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手記】

  光明日報記者 邱 玥

  許多中青年一代,對於(yu) 老年人“數字鴻溝”的認知,基本限於(yu) 父母長輩在智能手機使用上向自己的求助。對年輕人來說,數字化的發展無疑意味著工作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高效。但是如果從(cong) 年長一代人的視角來看,當數字化、智能化快速發展使生活發生巨大變化,他們(men) 眼前的世界會(hui) 變得陌生,讓他們(men) 無所適從(cong) 。年青一代對數字化、智能化如此熟悉,在這樣的社會(hui) 中如魚得水之時,更需要從(cong) 他者的視角思考這樣一個(ge) 問題:切勿讓我們(men) 的父母一輩,成為(wei) 數字時代的失落者。

  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存在困難,意味著我們(men) 的適老化服務還不夠充分。老年人去醫院的概率比年輕人更高,但如今的醫院,掛號需要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App,取號、交費都要通過刷卡、掃碼,這讓很多老年人對遍布智能機器的醫院望而卻步。與(yu) 一些老人交流時,他們(men) 更希望回到能夠直接與(yu) 醫護人員交流的傳(chuan) 統模式。但毫無疑問,數字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我們(men) 能做的,是在醫院、銀行等數字化應用場景中,設置更多的導醫、誌願者、服務人員,提供更充分的適老化服務,及時幫助老年人解決(jue) 使用數字產(chan) 品時的問題。

  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存在困難,意味著我們(men) 的智能技術還不夠智能。曾經,很多老年人在麵對掃碼支付時一頭霧水,認為(wei) 不安全、也不會(hui) 用。“怎麽(me) 綁卡?到底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但如今,現金在老年人的錢包裏也慢慢消失,他們(men) 也學會(hui) 了在電商平台上領優(you) 惠券、買(mai) 打折貨,甚至在直播間裏刷得風生水起。老年人在學習(xi) ,技術也在進步。隨著數字技術越來越擬人化,刷臉、語音等人工智能技術出現之後,與(yu) 機器溝通越來越像與(yu) 真人溝通,老年人麵臨(lin) 的這種“數字鴻溝”就會(hui) 越來越淺、越來越淡化。這意味著,我們(men) 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時候,要更多考慮到老年人的視角,在追求一些高大上、酷炫產(chan) 品的同時,也要開發更多方便老年人生活的人工智能產(chan) 品。

  技術永遠在發展,而人人都會(hui) 老,每一代人都會(hui) 迎來自己的“鴻溝”。當現在的年輕人在今天的數字海洋中縱橫馳騁、恣意遨遊之時,並不意味著他們(men) 在未來技術麵前不會(hui) 一臉茫然。但是,對於(yu) 這個(ge) 問題倒不必過於(yu) 擔憂。當我們(men) 步入老年,迎來自己時代的“鴻溝”之時,也需相信,總有人正年輕,他們(men) 會(hui) 幫我們(men) 跨過去。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9日 0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