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融通中外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香港全方位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發布時間:2023-08-15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大灣觀察】

  作者:謝向榮(香港能仁專(zhuan) 上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成為(wei) 香港發展的關(guan) 鍵詞之一。對香港來說,這既是重大發展機遇,也是重要時代使命。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香港任重而道遠。

  多元文化薈萃,香港優(you) 勢獨特

  香港位處祖國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與(yu) 內(nei) 地緊密相連,三麵環海,深受嶺南文化與(yu) 海洋文化的影響,長期以來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

  如今,香港作為(wei) 亞(ya) 洲國際都會(hui) ,文化活動豐(feng) 富多彩,處處體(ti) 現出中外薈萃、古今交融的獨特優(you) 勢。“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但顯示了國家對香港的期望,更充分肯定了香港曆來蓬勃發展的多元文化藝術優(you) 勢。

  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履職以來,更是銳意推動文化發展。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就列明要製定“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成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等,並特別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架構下,新成立文化體(ti) 育及旅遊局,委任楊潤雄擔任局長,專(zhuan) 責促進文化藝術創意產(chan) 業(ye) 化的發展。楊潤雄表示,香港將著力把握獨特的創意氛圍,推動文化藝術產(chan) 業(ye) 生態圈建設,做好連接祖國內(nei) 地與(yu) 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橋梁。

  緊盯目標穩步邁進,建設成果豐(feng) 碩

  過去一年,香港文化體(ti) 育及旅遊局致力加強文化、體(ti) 育、旅遊、創意產(chan) 業(ye) 等方麵的發展,製定清晰的政策且落實有力,努力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香港正朝著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硬件設施方麵,戲曲中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藝術公園等已經建成,為(wei) 大眾(zhong) 帶來嶄新的藝術體(ti) 驗。去年7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為(wei) 香港市民及全球遊客提供了一個(ge) 近距離欣賞國家珍貴文物的全新空間。此外,計劃在2023年起分階段向公眾(zhong) 開放的東(dong) 九文化中心,以及即將落成的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劇場,均將為(wei) 不同藝術家、藝術團體(ti) 及演藝機構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資源配套方麵,香港特區政府近年投放在文化藝術上的總開支均超過50億(yi) 港元,同時又向“創意智優(you) 計劃”及“電影發展基金”分別注資,用以籌辦設計營商周、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演藝博覽會(hui) 等國際活動,培育人才,開拓潛在市場。香港特區政府亦推出“串流平台內(nei) 容開發計劃”,為(wei) 創作團隊提供資金開展項目,增加香港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的機會(hui) 。此外,國家藝術基金自2021年7月起麵向港澳特區全麵開放一般項目申報,目前已有19個(ge) 香港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入圍。

  發展策略方麵,香港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融合文化與(yu) 旅遊資源和配套,加上體(ti) 育盛事,將文體(ti) 旅深度融合。除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外,香港兩(liang) 個(ge) 主題公園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le) 園也增加了新的亮點,並更新了標誌性的纜車。同時,香港特區政府亦舉(ju) 辦了多項賽事,例如國際七人橄欖球賽、國際龍舟邀請賽,以及首次舉(ju) 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等,吸引大量市民及遊客參與(yu) 。

  香港還積極支持體(ti) 藝發展,舉(ju) 辦單車、網球、排球、高爾夫球、保齡球等各項體(ti) 育活動的國際賽,培育出一批批體(ti) 壇新星,屢次在世界賽事名列前茅。今年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明年的巴黎奧運會(hui) ,以及後年香港參與(yu) 籌辦的全運會(hui) 等,香港均將派員參與(yu) 。建設中的啟德體(ti) 育園預期於(yu) 2024年落成,相信未來在體(ti) 藝發展方麵的投入將越來越多。同時,進一步拓展香港與(yu) 海外的藝術聯係,舉(ju) 辦多項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如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博物館高峰論壇、亞(ya) 洲文化合作論壇、香港藝術節等,邀請世界知名藝術家作品來港展出。

  通過上述硬件設施建設和資源配套,結合旅遊、體(ti) 育、藝術等多元結合的文化發展策略與(yu) 相應措施,香港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日千裏,業(ye) 界迎來源源不絕的發展機會(hui) ,成功舉(ju) 辦了多項大型國際活動,均取得可觀成效。

  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精粹,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有中華文化底蘊和“一國兩(liang) 製”製度優(you) 勢,在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方麵被寄予厚望。

  展望未來,香港在發揮“超級聯係人”優(you) 勢,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同時,宜進一步弘揚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精粹,堅定文化自信根基。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致力提升市民對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全盤了解。文化自信,也是推進文化交流與(yu) 合作的必要前提。

  我國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史哲藝,渾然一體(ti) 。近年來,在香港大成國學基金支持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積極開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課程與(yu) 活動,讓學生從(cong) 小成長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沃土,打牢中華文化的根基。2021年,教育部頒布《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建議采取“3+2+N”的方式,把反映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經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識、科技成就、藝術與(yu) 特色技能等內(nei) 容融入當前語文、曆史、道德與(yu) 法治(思想政治)、藝術、體(ti) 育與(yu) 健康等各個(ge) 學科,全麵複興(xing)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精髓。這都是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有益舉(ju) 措。

  從(cong) 長遠來看,香港發展文化藝術,可從(cong) 更基礎的教育層麵入手,讓新一代從(cong) 小了解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觀照古人智慧的靈光,堅定文化自信,彰顯民族精神。功不唐捐,香港民眾(zhong) 能從(cong) 生活中自然體(ti) 現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智慧與(yu) 美德,心懷自信地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揚光大。如此氛圍下發展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必將蒸蒸日上、生生不息。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12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