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豐富“好奇心”打開方式,用心才能走“心”

發布時間:2023-08-15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正值暑期,青少年有了更多自己的閑暇時間,手機、平板不離手的現象,也著實讓家長犯難。為(wei) 什麽(me) 這塊小小的電子屏對青少年有著如此誘惑?一方麵,青少年經曆著身心的快速變化,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總想“嚐鮮”,新奇、多樣、百變的網絡遊戲自然成為(wei) 他們(men) 感興(xing) 趣的內(nei) 容;另一方麵,網絡遊戲所創設的虛擬世界能使青少年較為(wei) 容易、快速地滿足心理需要。青春期是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的階段,也是各種矛盾問題交織的時候,當在現實生活中受挫或不被理解時,青少年往往會(hui) 借助網絡滿足需求,尤其在遊戲過程中,他們(men) 往往把自己打造成具有超強本領的遊戲人物,在一項項遊戲任務的完成中獲得心理成就感。

  其實,適度的網絡遊戲有益於(yu) 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沉迷網絡遊戲無法自拔,就會(hui) 嚴(yan) 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xi) 生活和身心健康。社會(hui) 各界在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方麵采取了眾(zhong) 多舉(ju) 措,諸如“遊戲防沉迷係統”“青少年模式”“家長模式”等,這些對青少年減少上網總時長、控製上網時間段、選擇高質量網絡視聽內(nei) 容、正確對待網絡遊戲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然而,僅(jin) 僅(jin) 停留在控製青少年網絡遊戲時間層麵並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一問題,甚至還會(hui) 觸發青少年的排斥情緒和逆反心理。如何引導網絡遊戲有序發展、發揮出網絡遊戲的積極作用,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yi) 。

  如何讓青少年在有限的上網時間裏獲益?基於(yu) 對青少年的保護,網絡遊戲相關(guan) 方必須把社會(hui) 責任放在重要位置,製作有意義(yi) 的、弘揚正能量的、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網絡遊戲。青少年眼中的“好遊戲”,往往“黏性”很大。對處於(yu) 人生“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來說,遊戲開發者隻有具備更充沛的想象,才能創作出先進文化和現代科技深度交融的優(you) 質內(nei) 容。比如,可以多開發一些親(qin) 社會(hui) 性質的遊戲,因為(wei) 相對於(yu) 暴力遊戲,這種兼具娛樂(le) 性和教育性的遊戲對青少年產(chan) 生的影響是積極的,對其社交與(yu) 心理都是有利的熱身。

  現在的遊戲,不再隻是一種娛樂(le) 載體(ti) ,也成了青少年社會(hui) 交往、文化體(ti) 驗、創作表達的窗口,甚至可能是思考人生、探索世界的方式。因此,不妨嚐試打造一些中國經典IP、將中國文化元素生動融入網絡遊戲,有效滿足青少年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時,還可以嚐試打造覆蓋旅遊、演藝、閱讀、音樂(le) 等文化全門類的青少年智能係統,使青少年在主觀能動性與(yu) 創意性思維上都得到提升。

  作為(wei) 與(yu) 互聯網浪潮一同成長的“數字原住民”,如何讓當代青少年在享受網絡便利、開闊眼界的同時免受誤導、樹立正確的遊戲觀,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hui) 協同發力。

  其中,家庭是對青少年網絡遊戲監管的第一責任主體(ti) ,家庭應當在網絡遊戲的社會(hui) 性規製中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於(yu) 青少年而言,家長的陪伴、鼓勵、支持才是其成長過程的剛需,從(cong) 手機裏獲得的補償(chang) 性滿足替代不了線下真實的與(yu) 人相處所帶來的滿足,父母應經常關(guan) 注子女在網絡遊戲方麵的動向,加強對孩子的精神關(guan) 懷,了解他們(men) 的內(nei) 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給孩子更多理解與(yu) 關(guan) 懷,做到既不談“遊”色變,也不放任由之。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孩子,以遊戲為(wei) 切入點,實現興(xing) 趣到知識再到技能的轉化,還能為(wei) 孩子開啟一扇通往全新知識領域的大門。

  學校可以考慮引入網絡遊戲選修課,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網絡遊戲,了解其研發與(yu) 運作原理,使他們(men) 對網絡遊戲“知其所以然”,最終在主動探索中發掘自身技能和潛能,讓青少年能夠更加全麵客觀地認知它,並增強“觀察—識別—支持”素養(yang) 。此外,還要引導網絡遊戲行業(ye) 承擔起相應社會(hui) 責任,針對青少年的網絡遊戲消費等建立起預警機製,對青少年予以更多的關(guan) 心與(yu) 保護,為(wei) 他們(men) 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加安全、清朗的網絡生態。

  (作者:王豔芳 尚靖凱,均係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網絡空間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2CKS044〕階段性成果)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