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長江文脈 揮毫萬裏長卷
傳(chuan) 承長江文脈 揮毫萬(wan) 裏長卷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
本報采訪組
2021年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這是繼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之後,又一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長江,與(yu) 黃河同源而殊途,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巴蜀古國、荊楚文化、良渚文明,燦爛多姿;長江,與(yu) 黃河殊途而又同歸,衣冠南渡、西學東(dong) 漸,孕育出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曆經數千年文脈傳(chuan) 承,長江已然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征。
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就是要傳(chuan) 承長江文脈、守護民族之魂,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誌。一年多來,從(cong) 搭建機製到編製規劃,從(cong) 挖掘闡釋到創新傳(chuan) 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長江文化正以更加鮮明的形象走進大眾(zhong) 視野。
保護長江 為(wei) 民族傳(chuan) 承文化瑰寶
滾滾長江奔流東(dong) 去,一路上開山劈石、蓄湖育田,造就了壯麗(li) 山川、富饒田園;煙雨長江穿越曆史,數千年中孕育文明、滄海桑田,一顆顆文明之珠鑲嵌在長江流域版圖上。
經曆數千年的積澱,目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沿線13個(ge) 省區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an)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和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4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3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841項、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465個(ge) ,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118處、國家一級博物館91家,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高度富集的區域。
作為(wei) 牽頭單位,文化和旅遊部把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係統保護、協同保護的體(ti) 製機製。在大力度的頂層推動下,各地對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更加重視,采取了務實舉(ju) 措,切實守護了長江文脈。
在長江下遊的浙江杭州,埋藏地下5000多年的良渚古城,重新進入大眾(zhong) 視野。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良渚古城發掘保護工作仍在持續,遺產(chan) 展示、價(jia) 值挖掘、活態利用、教育引導等效益持續釋放。不僅(jin) 如此,周邊鄉(xiang) 村“眾(zhong) 星拱月”,守護良渚文化生態,承接和分流大眾(zhong) 客流,形成了一個(ge) “遺產(chan) 地未來鄉(xiang) 村共同富裕示範帶”。
在長江中遊的湖南嶽陽,長江、洞庭湖生態保護牽動著百姓的心。當地大力推進長江岸線複綠、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科學統籌江、湖關(guan) 係。目前,東(dong) 洞庭湖保護區核心區濕地生態修複任務已全麵完成;長江沿線43個(ge) “綠色村莊”完成綠化麵積超百公頃,沿江4個(ge) 村莊獲國家森林鄉(xiang) 村稱號。
“生態修複為(wei)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嶽陽市文化旅遊廣電局負責人表示,啟動建設以來,嶽陽啟動了長江流域文物資源調查,由市政府研究室牽頭完成《關(guan) 於(yu)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嶽陽段)建設的調查與(yu) 思考》,對建設思路理念、現實基礎、瓶頸製約等作出了分析、提出了建議。
在長江上遊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閃耀世界。為(wei) 加強三星堆文化保護,2021年以來,四川實施了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印發了三星堆文化遺址保護利用總體(ti) 方案,為(wei) 長江文物保護利用注入力量。
解讀長江 讓大眾(zhong) 讀懂民族精神
如果把長江比作一本書(shu) ,如何讓大眾(zhong) 愛讀、讀懂這本書(shu) ?自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啟動建設以來,廣大文旅工作者積極做好長江文化的內(nei) 涵挖掘和生動闡釋,通過多種方式強化宣傳(chuan) 效果,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品牌。
文化和旅遊部製定了年度宣傳(chuan) 推廣計劃,組織專(zhuan) 題座談,指導各地加大宣傳(chuan) 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呈現長江文化。
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湖北牽頭舉(ju) 辦的“沿著長江讀懂中國——萬(wan) 裏長江行”主題宣傳(chuan) 推廣活動今年4月啟動,聯合沿線地區近百家媒體(ti) 及文化和旅遊部門,沿著長江探訪長江故事。
“活動從(cong) 更廣視角、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講好長江故事,吸引社會(hui) 各方麵廣泛參與(yu) 和支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探訪團特邀專(zhuan) 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陳樹祥說。
上海會(hui) 同江蘇、浙江、安徽推出“過江南·長三角名人故居之旅”特別節目;青海結合舉(ju) 辦三江源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節等節慶活動,廣泛宣傳(chuan) 長江文化;雲(yun) 南、貴州圍繞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作推出舞台劇《巧渡金沙江》、紅色黔劇《無字豐(feng) 碑》等。
長江安徽段被稱為(wei) 皖江,流經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走進蕪湖,繁華城市依偎著開闊江麵,夜幕降臨(lin) ,一江燈火浸、兩(liang) 岸夜潮生,吳波秋月、鏡湖細柳、蛟磯煙浪等勝景融入夜色之中。“把長江引入城市、把城市推向長江”,秉持著與(yu) 長江共生共榮的理念,蕪湖積極開拓長江夜遊、旅遊演藝、科普研學等文旅新業(ye) 態,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典範標識。
從(cong) 蕪湖順流而下,不過三四十公裏,便是馬鞍山。長江之畔的馬鞍山市長江不夜城流光溢彩、人流湧動,沉浸式演藝、光影藝術、特色美食、精品文創等從(cong) 不同角度詮釋著長江文化。“不夜城融合了長江主幹道沿線11個(ge) 省市的自然與(yu) 人文元素,構建起一街、一卷、一樂(le) 園、四廣場,整條街區成為(wei) 一座濃縮的長江文化博物館。”長江不夜城項目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長江,是具有極大曆史時空跨度的超級線性文化遺產(chan) ,要站在人類文明和中華文明的宏觀視角,深刻提煉整體(ti) 性形象和通識性符號,將長江塑造成中華文明的象征和參與(yu) 世界文明對話的超級IP。”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傅才武認為(wei) ,要依托長江幹流及重要節點,打造一係列地標,做足“水”文章。
完善機製 促公園建設有序展開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涉及13個(ge) 省區市,涵蓋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濱海文化、都市文化等。要在如此廣闊的空間、如此豐(feng) 富的文化基礎上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就要搭建起強有力的推進機製、擘畫好建設藍圖。
自部署啟動以來,文化和旅遊部牽頭建立工作機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穩步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文化和旅遊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組織召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視頻調度會(hui) ,圍繞健全體(ti) 製機製、科學謀劃布局、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麵作出詳細安排。先後赴江蘇、湖北、湖南、重慶等重點建設區開展專(zhuan) 題調研,以集中座談、實地考察、電話訪談、輿情監測等多種方式,把基本情況摸清、把困難問題找準、把解決(jue) 對策提實。
今年3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有關(guan) 調研組一行來到常德調研,實地踏訪城頭山遺址。“要在保護好獨具特色的文旅資源的同時,深刻把握長江文化的內(nei) 涵,深入挖掘古遺址的文化價(jia) 值,大力推進古遺址係統性保護;要用好用活文物和文化資源,推進優(you) 質文旅資源一體(ti) 化開發和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樣板。”調研組建議。
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文化和旅遊部牽頭製定《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實施方案》,編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今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會(hui) 同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長江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規劃》。文化和旅遊部還同步推進沿線13個(ge) 省份編製分省份規劃,著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功能銜接、開放共享的建設格局。
一年多來,長江沿線省份紛紛搭建起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推進機製,並積極謀劃建設藍圖。
江蘇建立省委書(shu) 記擔任組長、省長擔任第一副組長的領導機製,統籌推進大運河、長江兩(liang) 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江西九江市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項目建設運營工作領導小組,每周對項目建設進行調度;上海確定由市委宣傳(chuan) 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牽頭的工作機製,形成市區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重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wei) 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wei) 副組長的國家文化公園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長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
對此,南京大學文化與(yu) 自然遺產(chan) 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公園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賀雲(yun) 翱建議,各級統籌協調機構既要加強統籌又要充分尊重地域特點、鼓勵創新,真正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
大江來從(cong) 萬(wan) 山中,山勢盡與(yu) 江流東(dong) 。當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入推進,中華兒(er) 女正沿著萬(wan) 裏長江揮毫潑墨,描繪一幅新時代的千裏江山圖。(采訪組成員:李誌剛 章璿 高慧 朱文文 白驊 邰子君 執筆:李誌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