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遊熱度,如何更好嗬護
暑期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人氣高漲,預約火爆
文化出遊熱度,如何更好嗬護
核心閱讀
暑假期間,多地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人氣高漲,預約參觀常常“一票難求”。攀升的熱度折射出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對旅遊景區和文博機構的供給提質、文旅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地旅遊景區和文博機構正積極行動,多措並舉(ju)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消費需求。
幾萬(wan) 張預約門票幾乎“秒空”、場館入口處觀眾(zhong) 隊伍排成長龍……暑假期間,旅遊業(ye) 強勁複蘇,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人氣高漲,預約參觀常常“一票難求”。
“文化遊”緣何持續升溫?“一票難求”又該如何破解?記者展開了實地走訪和調查。
門票“秒空”,文化遊熱度高
炎熱的天氣擋不住遊客出行的熱情。記者近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到,還沒開館,已有大量觀眾(zhong) 在門口排隊等待,一些沒能約到門票的外地遊客則在門口拍照留念,“太火了,提前一個(ge) 星期也沒搶到,開票就秒空。”
目前,遊客需要在“故宮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實名預約,每晚8點開售一周門票,現場不售當日票。記者試著進入小程序購票,一周內(nei) 的門票已售罄。
國家博物館熱度同樣不低。遊客可通過“國家博物館”官網和微信公眾(zhong) 號、微信小程序以及官方APP等渠道預約,每天下午5點開放預約一周門票。不管是手機端還是電腦端,“卡點”搶票,門票很快就顯示售罄。
為(wei) 了預約參觀,不少觀眾(zhong) 使出“渾身解數”。“我們(men) 沒搶到票,就送孩子參加研學,讓機構帶孩子參觀。”一名在國家博物館門口等待進場的家長說。還有遊客通過搶購特展門票的方式,進館參觀。
“我們(men) 每天的接待量是1.2萬(wan) 人次,這段時間處於(yu) 滿負荷運行的狀態。”陝西曆史博物館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陝西曆史博物館門票需提前在博物館微信小程序或美團平台進行預約,開票之後很快就被一搶而空。“今年以來,谘詢電話都比2019年同期翻了一倍。”工作人員說。
不少旅遊業(ye) 從(cong) 業(ye) 者也切實感受到了出遊升溫。在故宮門口,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帶團導遊,“旅行團也要提前一周搶票,遊客太多了,我們(men) 全員出動都搶不過來。”
北京、西安、長沙、杭州、蘇州……多地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人氣高漲,折射出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人們(men) 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產(chan) 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尤其在“文博熱”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遊客選擇“文化遊”,流連於(yu) 千年文物、百年古建、古典園林,希望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化和旅遊部的一項專(zhuan) 項調查顯示,假日期間訪問文博場館、曆史文化街區,參與(yu) 各類非遺項目,參加音樂(le) 會(hui) 、演唱會(hui) 等文化活動的遊客日益增加。
需求強勁,預約搶票成“幸福的煩惱”
有旅遊平台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每到節假日,機票、酒店的搜索、預訂量高速增長。尤其暑假期間,出遊需求集中釋放,一些地方出現了預約火爆、搶票難等現象。
遊覽、參觀需求激增,對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來說既是激勵,也是挑戰。如果隻是沿用原有管理舉(ju) 措,不能及時動態調整,就會(hui) 影響遊客體(ti) 驗。
較為(wei) 繁瑣的線上預約步驟,容易築起技術“壁壘”。近年來,“無預約,不出遊”逐漸成為(wei) 主流。數字化、精細化的管理無可厚非,但簡單“一刀切”並不可取。
記者發現,旅遊景區、博物館的預約渠道、搶票時間往往不盡相同,有通過微信小程序、APP、網站的,有需要提前一天、提前三天、提前一周的,有在上午、下午、晚上的,較為(wei) 繁瑣。每到搶票高峰,不僅(jin) 考驗“手速”,還時常卡頓崩潰。這也給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ti) 帶來困擾。
“黃牛”倒票囤票,也擠占票源空間、擾亂(luan) 市場秩序。近日,溫女士與(yu) 丈夫帶著孩子到西安旅遊,陝西曆史博物館是計劃中的重要一站。“在出發前就知道門票難約,連著3天都沒有搶到。”溫女士找到幾家帶旅遊講解服務的旅行社,“他們(men) 承諾有票,一個(ge) 人就要四五百元,如果租用耳麥還需要額外掏錢。”
記者發現,陝西曆史博物館門口有“黑導遊”出沒,時不時上前詢問遊客是否需要門票。在數個(ge) 網絡平台上,也能搜索到“陝曆博門票代購”“陝曆博講解”等產(chan) 品,還有旅行社推出與(yu) 華清池等周邊景區打包的旅遊產(chan) 品。據了解,跟團旅遊產(chan) 品往往需要提前20天預約,講解服務產(chan) 品價(jia) 格在三四百元不等;打著“代購”名號的“黃牛票”則隻需提前3天下單,價(jia) 格都在百元以上。某平台上的“代購”表示:“我們(men) 是260人的‘專(zhuan) 業(ye) 團隊’,成功率在95%以上。”產(chan) 品價(jia) 格也根據熱度“浮動”,一款產(chan) 品第一天問價(jia) 是100元,第二天則變為(wei) 120元。
據了解,近年來“黃牛”從(cong) 線下轉移至線上,形成了有組織性的“產(chan) 業(ye) ”鏈條,宣傳(chuan) 、接單、分發、搶票,分工精細。他們(men) 或通過代遊客預約門票加價(jia) 倒票,或通過網絡平台代賣,招攬散客組成旅遊團,在團費中收取本該免費的博物館門票費用。專(zhuan) 家表示,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服務大眾(zhong) ,不該被鑽了漏洞,成為(wei) 一些人的“生財之道”。
優(you) 化供給,主動提質回應消費升級
“一票難求”折射了行業(ye) 回暖的良好態勢,也反映出供需矛盾、資源擠占等問題。尋找解決(jue) 之策,不僅(jin) 有利於(yu)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也能更好嗬護參觀者熱情、延續文化遊熱度,助力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專(zhuan) 家建議,動態調整存量資源,改進服務,對於(yu) 可以預見的客流高峰時期,景點、文博場所等可以靈活調整接待量、開放時間、預約政策等。還可以通過布局雲(yun) 展廳等方式,滿足遊客需求。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通知,提出通過優(you) 化預約管理、強化彈性供給、推動產(chan) 品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實施錯峰調控等舉(ju) 措,切實提升暑期旅遊景區開放管理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旅遊需求。國家文物局發布相關(guan) 通知,指出重點場館、熱門場館應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等方式,更大限度滿足公眾(zhong) 參觀需求。
麵對旅遊市場的升溫、參觀需求的增加,不少旅遊景區、文博機構調整相關(guan) 政策。例如,故宮博物院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實際接待觀眾(zhong) 數量,對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ti) 不計入每日4萬(wan) 人限額,同時簡化未成年人入院程序。國家博物館優(you) 化預約方式,延長閉館時間,同時規範館內(nei) 講解秩序。陝西曆史博物館每周周日延長開放時間,由8:30至18:00延長為(wei) 8:30至20:00(18:30停止檢票)。湖南博物院調高每日觀眾(zhong) 接待量,從(cong) 每日1.2萬(wan) 人上調至每日1.5萬(wan) 人(含臨(lin) 展),新增的名額為(wei) 旅行社團隊預約觀眾(zhong) 。北京市一些市屬公園的預約開放時間從(cong) 淩晨調整為(wei) 正常時段。上海博物館於(yu) 7月7日至8月20日的每周五增設夜場,開展“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相關(guan) 部門加強執法,維護文旅市場秩序。近期,多地加大治理力度,遏製“黃牛”。北京警方嚴(yan) 厲打擊高校、景點、國家博物館周邊一批倒票“黃牛”和“黑導”。湖南博物院發布通告,采取調整散客放票規則、團隊預約及檢票規則,停用虛擬手機號碼注冊(ce) 的賬號預約票務,設立倒賣門票專(zhuan) 用投訴郵箱,封禁違規旅行社等措施,加大打擊“黃牛”倒票行為(wei) 的力度。專(zhuan) 家表示,這需要旅遊景區、文博機構、技術平台、各相關(guan) 部門等合力施策,通過調整規則、技術手段、綜合治理等堵上漏洞、防禦打擊。
文化消費的升級、文化出遊的需求,對旅遊景區、文博機構供給提質,文旅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專(zhuan) 家認為(wei) ,旅遊景區、文博機構要主動作為(wei) ,而非被動等待,在時間、空間、產(chan) 品上尋找增量,整合資源;文旅部門也應開掘有潛力的文旅場所及產(chan) 品,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的“打卡”可選項,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記者管璿悅、王玨、潘俊強、原韜雄、申智林報道,歐歌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