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帶來“金色效益”
內(nei) 蒙古達茂旗
紅色旅遊帶來“金色效益”
金色的“鐵掃把”花開芬芳,即將出鍋的羊肉鮮香四溢……內(nei) 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滿都拉鎮北疆民俗餐廳裏,遊客正品味草原美味。2021年,北疆民俗餐廳正式開業(ye) ,在日常經營的同時,還承接了紅色旅遊團體(ti) 用餐。
“過去都是各嘎查自己組織經營紅色旅遊相關(guan) 項目,不僅(jin) 規模較小,也沒有形成體(ti) 係。現在,在達茂旗委組織部的統籌下,25家駐邊單位黨(dang) 組織共同組建了非建製性聯合黨(dang) 委。依托這一平台,達茂旗全麵梳理整合各類資源,積極爭(zheng) 取資金、啟動項目,同時聘請職業(ye) 經理人運營項目,助力抵邊嘎查集體(ti) 經濟增收,讓農(nong) 牧民生活越過越紅火。”北疆聯合黨(dang) 委書(shu) 記、滿都拉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馬治中說。
近年來,達茂旗立足紅色旅遊資源稟賦,傳(chuan) 承紅色血脈,賡續紅色基因,精心打造了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展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套馬溝田園綜合體(ti) 、北疆紅色教育基地等一批特色鮮明的黨(dang) 性教育現場教學點,形成了“黨(dang) 建+紅色旅遊”精品線路,讓紅色資源轉化為(wei) “金色效益”。
“當年因為(wei) 南方受災嚴(yan) 重,我的母親(qin) 來到達茂旗的一戶草原牧民家庭,成為(wei) ‘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故事中的一員,是草原額吉的懷抱養(yang) 育了她。如今,我要延續她的心願,用實際行動回報草原的哺育之恩。”在巴音敖包蘇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展廳中,巴音花嘎查“兩(liang) 委”委員嘎布日其其格正向前來參觀的遊客動情講述母親(qin) 的故事。
牧民其木格的牧家樂(le) 小院中,商品琳琅滿目,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油……經過特殊製作後,醇香的鮮牛奶在遊客手中“變”成了品類繁多的奶製品。其木格高興(xing) 地說:“來我們(men) 這兒(er) 的遊客不僅(jin) 可以體(ti) 驗傳(chuan) 統奶製品製作,還能選購特色商品。紅色旅遊發展起來後,遊客越來越多,我們(men) 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錢袋子一天比一天鼓哩!”
依托紅色、傳(chuan) 承紅色、發揚紅色。2022年,巴音敖包蘇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成後,不僅(jin) 讓“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的動人故事走進每一位參觀基地的遊客心中,也帶動了周邊農(nong) 牧民致富。自基地建成以來,巴音敖包蘇木集體(ti) 經濟增收11.75萬(wan) 元,有效提升了農(nong) 牧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據了解,今年以來,達茂旗各黨(dang) 性教育現場教學點累計開展各類班次及主題黨(dang) 日活動438班次,培訓1.8萬(wan) 餘(yu) 人。達茂旗把紅色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協同發展,推動紅色教育做大做強。(丁 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