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疼 警惕是“鼻子”招的
暑假到來後,兒(er) 童患者量明顯增加。今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接診的患兒(er) 中,很多是因耳朵疼痛或聽力下降來院看診。醫生檢查後開出的藥方中常常會(hui) 有治療鼻子的藥物,甚至有時隻有鼻部藥物。此時,家長們(men) 不免會(hui) 犯嘀咕——醫生的診斷治療對嗎?不給耳朵用藥會(hui) 不會(hui) 耽誤孩子的病情?其實,醫生這樣處理是因為(wei) ——不少孩子耳朵的問題都是鼻子招來的禍!
鼻子和耳朵間有個(ge) “通道”
我們(men) 的耳朵和鼻子之間有一個(ge) 管道相通,我們(men) 稱之為(wei) “咽鼓管”,這是耳朵與(yu) 外界交通的唯一通道,通過這個(ge) 管道的不斷開放和關(guan) 閉,耳朵才能保證內(nei) 部的氣壓與(yu) 外界大氣壓一致,我們(men) 才不會(hui) 感覺到耳朵悶堵不適。正常情況下,咽鼓管的開放與(yu) 關(guan) 閉是人體(ti) 自動調節的,我們(men) 的吞咽、咀嚼等動作都可以引起咽鼓管的開放,乘飛機時空乘人員經常提醒大家耳悶不適時做吞咽、張口或打哈欠的動作來緩解就是這個(ge) 道理。
由於(yu) 咽鼓管是耳朵與(yu) 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因此一旦咽鼓管出現問題就會(hui) 引起耳朵的反應。
鼻腔炎症可致耳化膿
咽鼓管的外部出口就位於(yu) 鼻腔的後部,因此當鼻子出現阻塞、炎症等問題時,就很容易波及咽鼓管的外口,造成咽鼓管的阻塞。咽鼓管阻塞後就會(hui) 使耳朵成為(wei) 一個(ge) 密閉的空間,當內(nei) 部的空氣被吸收後就會(hui) 形成耳內(nei) 的負壓。耳內(nei) 的負壓會(hui) 造成耳部悶堵不適,隨著時間的延長,會(hui) 進一步引起周圍黏膜的炎症水腫和滲出,形成耳內(nei) 積液,從(cong) 而引起聽力的下降。
此外,當鼻腔有急性炎症時,細菌還可能通過咽鼓管逆行進入到耳朵內(nei) ,引起急性中耳炎。嚴(yan) 重時可以引起耳朵的化膿,鼓膜破裂。這些情況下,治療鼻子才能從(cong) 根本上治好耳朵。
這個(ge) 病也會(hui) “連累”耳朵
除了鼻腔炎症會(hui) 引起耳朵出現問題外,還有一個(ge) 兒(er) 童常見疾病也容易引起耳朵的問題,那就是腺樣體(ti) 肥大。腺樣體(ti) 是位於(yu) 鼻腔後部的一團淋巴組織,其作用類似於(yu) 扁桃體(ti) ,兒(er) 童時期比較發達,能夠幫助提高免疫力。但是,當腺樣體(ti) 過度肥大後就會(hui) 壓迫阻塞咽鼓管的外口,引起咽鼓管的阻塞,從(cong) 而引起耳朵的相應症狀。
此外,由於(yu) 肥大腺樣體(ti) 的阻塞,鼻腔分泌物的引流受阻,自潔能力下降,造成了鼻部炎症的發生,引起黏膜的水腫,進一步加重咽鼓管的阻塞。
值得注意的是,腺樣體(ti) 出現肥大時還會(hui) 引起兒(er) 童的睡眠打鼾、張口呼吸,也會(hui) 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及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當孩子出現反複“鼻炎”及耳悶聽力下降,或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等症狀時,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zhuan) 科檢查,及時對因治療,以免影響孩子的聽力及生長發育。
文/尹國平(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