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兒童文學更多可能
記者 黃敬惟
日前,以“傳(chuan) 承創新·友好童行”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瑞安)兒(er) 童文學動漫周在浙江瑞安舉(ju) 辦。多位兒(er) 童文學作家、學者和出版業(ye) 從(cong) 業(ye) 者齊聚一堂,共話兒(er) 童文學產(chan) 業(ye) 發展。瑞安立足文化優(you) 勢,致力於(yu) 推動更多兒(er) 童文學轉化為(wei) 舞台劇、動漫等形式的文化IP,推動“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融入城市發展,讓兒(er) 童文學在社會(hui) 建設中發揮更多力量。
多個(ge) 維度,拓寬行業(ye) 邊界
瑞安是聞名遐邇的寓言故事《小馬過河》作者彭文席的故鄉(xiang) ,有著“寓言大市”的美譽。
正值暑假,第二屆中國(瑞安)兒(er) 童文學動漫周吸引了眾(zhong) 多小觀眾(zhong) 。在同步開展的“築夢童趣展”現場,不少孩子圍坐在創意市集區的舞台前,期待著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展會(hui) 期間,這裏不僅(jin) 有經典兒(er) 童文學作品《小馬過河》《井底之蛙》等改編的舞台劇登台展演,也有融合多種數字技術的互動體(ti) 驗令人耳目一新。在等待演出的間隙,繪畫牆、傳(chuan) 統非遺技藝展示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注意力。從(cong) 優(you) 秀兒(er) 童文學動漫作品,到兒(er) 童文學的動漫產(chan) 業(ye) IP授權,再到相關(guan) 的周邊衍生品,這是一場屬於(yu) 孩子們(men) 的文化盛宴。
而對於(yu) 參加本次兒(er) 童文學動漫周的“大朋友”們(men) 來說,這是一場業(ye) 界交流研討的盛會(hui) 。如今兒(er) 童文學出版的現狀與(yu) 傳(chuan) 播趨勢如何?怎樣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兒(er) 童文學IP轉化?兒(er) 童文學IP轉化有哪些成功經驗?兒(er) 童動漫如何助力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承發展?一個(ge) 又一個(ge) 專(zhuan) 業(ye) 議題被擺在與(yu) 會(hui) 者麵前,來自相關(guan) 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者和專(zhuan) 家學者從(cong) 不同角度給出解答。
兒(er) 童文學作家湯素蘭(lan) 大力倡導家庭閱讀。她提出,父母要為(wei) 孩子樹立愛讀書(shu) 的榜樣並開展親(qin) 子閱讀,讓孩子多與(yu) 書(shu) 籍親(qin) 近。另外還要充分發揮圖書(shu) 館、少兒(er) 活動中心等社會(hui) 力量的作用,營造輕鬆舒適的閱讀與(yu) 學習(xi) 氛圍。她建議有關(guan) 部門加強宣傳(chuan) 引導,通過網站與(yu) 媒體(ti) 推介書(shu) 目,予以閱讀方法指導,培養(yang) 孩子良好的閱讀習(xi) 慣。
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離不開書(shu) 香。在瑞安市中心的明鏡公園裏,有一座造型別致的城市書(shu) 房——瑞安寓言館。數千冊(ce) 書(shu) 籍、雲(yun) 朵狀吊燈、長頸鹿造型的擺設、高30厘米的沙發……這是專(zhuan) 為(wei) 孩子們(men) 打造的閱讀空間。在多媒體(ti) 交互區,大屏幕上播放著《小馬過河》的寓言故事,孩子們(men) 一邊觀看,一邊聽著老師的講解。
據了解,瑞安寓言館開展了“小蜜蜂采書(shu) 蜜”“魔法寓言故事會(hui) ”等係列活動,帶領孩子們(men) 了解寓言的意義(yi) ,體(ti) 驗寓言的樂(le) 趣,讓寓言文學之路拓得更寬、走得更遠。同時,瑞安市關(guan) 注未成年群體(ti) 的閱讀需求,不斷增大少兒(er) 類圖書(shu) 資源,提升城市書(shu) 房和百姓書(shu) 屋少兒(er) 圖書(shu) 藏書(shu) 量,讓孩子們(men) 隨時隨地都能與(yu) 心愛的圖書(shu) 相伴。
結對共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耕讀傳(chuan) 家久,詩書(shu) 繼世長。如今,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人開始關(guan) 注農(nong) 村地區的文化資源建設,助推更多優(you) 質圖書(shu) 資源走進田間地頭,讓書(shu) 香洋溢在華夏大地每一個(ge) 角落。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優(you) 質兒(er) 童文學作品有助於(yu) 培養(yang) 鄉(xiang) 村兒(er) 童的審美、表達、想象等能力。在本次兒(er) 童文學動漫周期間,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hui) 與(yu) 瑞安市曹村鎮簽署了共建協議,推動開設文學專(zhuan) 題講座、建設兒(er) 童書(shu) 屋、開展文學調研走訪和寓言童話進校園等活動,力求為(wei) 地方文化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貢獻文學力量。
曹村鎮地處瑞安中南部,有“甌越糧倉(cang) 、東(dong) 南儒鄉(xiang) ”之稱,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曆史上出過80多名進士。如今,這裏的耕讀文化依然綿延不絕。走在風景如畫、阡陌縱橫的鄉(xiang) 間,一條山水田園詩路蜿蜒其中,道路兩(liang) 旁隨處可見曆代名家寄情山水田園的名篇。這裏已成為(wei) 不少人遊覽的打卡地。
在曹村鎮耕讀廣場,一個(ge) 牧童坐在牛背上讀書(shu) 的雕塑和3幢連廊互通的江南庭院建築十分醒目。這裏的文化長廊內(nei) ,設有鄉(xiang) 情展廳、東(dong) 嶴講堂、百姓舞台、視聽室、書(shu) 屋、農(nong) 產(chan) 品展示廳等十餘(yu) 個(ge) 功能場館。其中在視聽室還配置了3D影院,每天晚上分時間段播放紅色電影、喜劇片、文藝片、動畫片,可滿足村鎮居民的不同需求。
國家級的文學社團與(yu) 村鎮合作共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是鄉(xiang) 鎮教育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場“及時雨”。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我們(men) 要發揮‘文學輕騎兵’的作用和優(you) 勢,把寓言帶給孩子,讓文學變得具象,引導孩子熱愛生活,培育優(you) 秀品質。”
磨練內(nei) 功,更好走向世界
瑞安鄉(xiang) 村教師彭文席將近70年前創作的《小馬過河》,如今依然被反複提及。這篇寓言故事發表於(yu) 1956年並於(yu) 次年入選小學課文,憑借淺顯通俗的哲理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還被譯成英、法、日等10多種語言流傳(chuan) 到國外。
為(wei) 什麽(me) 《小馬過河》將近70年後依然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這篇故事讓人很感動,有人情味,充滿對生活樸素的愛。”兒(er) 童文學動漫周期間,很多文學作者道出了這篇寓言故事長期“霸屏”的重要原因。
一花獨放不是春。如今,寓言文學的種子在瑞安生根發芽。近年重新複刊的兒(er) 童文學刊物《小花朵》、每年舉(ju) 辦的兒(er) 童文學征文活動、100多位老中青少四代寓言作者組成的“作家群”、8個(ge) 寓言文學創作基地、30多部兒(er) 童文學專(zhuan) 著的出版……作者隊伍的壯大和地方文學沃土的深耕,正在瑞安達成一場兒(er) 童文學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中國兒(er) 童圖書(shu) 發展迅速,主題鮮明、風格獨特、繪製精美的圖書(shu) 不僅(jin) 為(wei) 中國兒(er) 童帶來豐(feng) 富的精神食糧,更不斷走向世界,在各大國際書(shu) 展上頻頻斬獲大獎,為(wei) 版權輸出打開了一片天地。今年6月召開的北京國際圖書(shu) 博覽會(hui) 上,多部中國童書(shu) 實現版權輸出。
在兒(er) 童文學作品中塑造一個(ge) 個(ge) 帶有中華文化特色的鮮明角色形象,讓這些可愛有趣的形象帶著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走向世界,把中國故事講給全世界的孩子們(men) 聽,這是童書(shu) 出版人的共同心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