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雙碳”行動成效顯著 全麵綠色轉型政策將出

發布時間:2023-08-16 10:4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我國已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推動構建煤、油、氣、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保障體(ti) 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成為(wei) 外貿增長新動能……

  一項項成果、一個(ge) 個(ge) 創新展示了自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以來,我國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多個(ge) 部門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動“雙碳”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8月15日,我國首個(ge) 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舉(ju) 行,會(hui) 上不僅(jin) 介紹了我國下一步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重點,將製定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政策舉(ju) 措;還對碳達峰碳中和的一些重要成果進行了發布。

  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高端化加速推進。“2022年,已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多領域建成45個(ge) 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主導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20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引領帶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重要力量。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加快調整優(you) 化,‘十三五’期間累計退出鋼鐵落後產(chan) 能達1.5億(yi) 噸以上,水泥過剩產(chan) 能3億(yi) 噸左右,地條鋼實現了全麵出清。2022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5.5%和31.8%,較2012年分別提高了6.1和3.6個(ge) 百分點。”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對近年“雙碳”成績如數家珍。

  能源轉型成效明顯,十年來,非化石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國家能源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何洋介紹,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從(cong) 3.3億(yi) 千瓦增長到13.8億(yi) 千瓦、增長了3.2倍,裝機占比超過一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在建核電裝機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風電光伏連續三年新增裝機超過1億(yi) 千瓦,年發電量突破1萬(wan) 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10座三峽電站發電量,今年上半年新增裝機已達1億(yi) 千瓦。能源結構進一步調整優(you) 化,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17.5%、比2012年提高近8個(ge) 百分點,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費累計實現碳減排超過70億(yi) 噸,平均每度電的含“綠”量達到36.2%、比2012年提高15個(ge) 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表示,新建綠色建築麵積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推動既有建築綠色低碳改造,節能建築占城鎮民用建築麵積比例超過65%。加快調整交通運輸結構,2022年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49.84億(yi) 噸、同比增長4.4%,水路貨運發送量85.54億(yi) 噸、同比增長3.8%。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378.8萬(wan) 輛、374.7萬(wan) 輛,同比增速均超過40%;保有量超1620萬(wan) 輛,占全球一半以上。

  雖然我國綠色發展已有顯著成就,但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久久為(wei) 功、持續發力。“要製定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政策舉(ju) 措,深入實施全麵節約戰略,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說。

  鄭柵潔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為(wei)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履行“雙碳”協調職責,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持續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係,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支持先進適用技術示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了科學反映全國及各地區工作進展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組織實施美麗(li) 中國建設第一次正式評估。(記者 鄭夢雨 王璐 梁倩)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